第382章 粮草被毁
作者:明州布衣   三国:最强谋士最新章节     
    话说张飞在关前与梁兴大吵一架,亏得有赵尘及时出现拦住张飞,否则张飞便要强行攻城。
    两人争吵中无意间透露出了赵尘大军面临缺粮的问题。
    李堪匆忙请来张横和杨秋商议此事。
    三人探讨之时,北面郭嘉收到赵尘的书信便派出张合领军五千,进攻蒲津关。赵尘派出赵云领军五千,渡过风陵渡,直取蒲津关。
    一名偏将点出了赵尘此举的目的乃意在关中粮草也。
    三人这才确信,赵尘大军即将面临缺粮的困境。
    一条妙计在李堪脑海中生成。
    他自信地说道:“两位将军,且听我一言。如今我军虽有长安城为后援,但今年粮草尚未收割,即将面临与赵尘大军相同的问题。若是北面的粮草被赵尘抢了去,我军会失去坚守的机会,赵尘大军就能久立于关前,此消彼长,非我等所愿。”
    杨秋便问道:“将军的意思是要出兵北上,守住蒲津关吗?”
    李堪点了点头,说道:“我军若是能抢在赵尘大军之前,收割粮草,未来一个月,我军便可坚守潼关,让赵尘插翅难飞。另外,还可书信给梁兴将军,好言相劝,或许能将其重新说服。届时可内外呼应,来一招釜底抽薪,将赵尘大军击溃。”
    杨秋和张横听了,瞬间来了兴致。
    这几日虽说坚守潼关不出,没有让赵尘得到一丝的便宜。
    但每天都面对那些五大粗轮番的叫骂,一般人都受不了,更何况这些领军的战将,平日里都是颐指气使惯了,哪有总受别人气的时候。
    只是碍于韩遂的命令,三人都不曾出潼关半步。
    李堪提出的建议,说到了二人的心坎上。
    张横第一个提出:“若是二位将军没有意见,我便领军五千,即刻出发,先行赶到蒲津关,拦住赵尘大军。”
    李堪说道:“我现在就书信给梁将军,定能说服其回心转意。杨将军,北上收割粮草之事,还请多上心。”
    三人商议既定,各自分头行动。
    当晚,一名细作悄悄出了潼关,潜入赵尘大军营地,摸索到了梁兴的营帐。
    刚到营帐外,便听到梁兴在喊:“好你个张飞,说就说,还动手!赵尘也是,难道就因为我等是降将,就不管不顾了吗?”
    营帐外的细作听了,心中欢喜。
    他看清营帐内情况,一个闪身钻进营帐。
    梁兴听到声音,忙问道:“何人?还不报上名来。”
    细作缓缓靠近,单膝跪地回道:“将军,我乃李将军帐下,特送来李将军书信一份。李将军说,今日关前将军饱受不平,他感到十分气愤,故而希望将军能三思信中之事。”
    梁兴微微一惊,说道:“好大的胆子,就不怕我喊人将你拿下吗?”
    细作自信地回道:“若是将军想要拿下在下,又何必与在下言语,多此一举呢?既然在下能站在此地,便是知道李将军所言不错,将军在赵尘帐下待得不舒服。”
    听到此言,梁兴双眼忽然闪烁,随后一声不吭地打开李堪的书信。
    书信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同情梁兴的处境,回顾当初在韩遂帐下的时光,第二是劝说梁兴弃暗从明,重新回归韩遂帐下,第三是希望梁兴能与其里应外合,拿下赵尘。
    看到书信的内容与赵尘所料如出一辙,梁兴暗暗佩服,面上却不曾有过一丝表露。
    他收起书信,转手便扔进了一旁的火盆当中。
    “回去告诉李将军,容我三思。”
    细作见状,以为确实有机可乘,急忙催促:“李将军等着将军回话。”
    见细作不愿离去,梁兴假装沉思片刻,最终艰难决定。
    “回去告诉李将军,需要我做什么。”
    细作回道:“李将军想请梁将军烧了赵尘大军的粮草。到时候营地火起,李将军便会领军杀来,与将军里应外合,拿下赵尘。”
    梁兴内心惊喜,面上波澜不惊,回道:“我尽量,赵尘此人对粮草守护极其严格,不一定能得手。”
    “李将军说了,若是将军得手,他会在韩将军面前将击破赵尘的首功记在将军身上。”
    梁兴点了点头,回应好。
    细作转身离去。
    看着细作远去的背影,梁兴默默地感叹:“军师果然厉害,一分一毫都在军师的计划之中。”
    一日飞奔后,张横提前到达蒲津关,并在关楼上布置好了防御措施。
    得知消息的张合大军当即转向,悄悄等候在黄河边,时刻准备接应赵云大军。
    杨秋也正准备领着五千大军出潼关,前往良田收割粮草。
    此时的赵云,早已渡过黄河,潜伏在洛水东面。
    杨秋领军刚刚到达良田,还没来得及起手,赵云便领军杀来。
    他大吃一惊,着实没有料到会在此地相遇。
    两军相交,杨秋不是赵云对手,片刻功夫便败下阵来。
    蒲津关上的张横得知消息,匆忙领军来救。
    等候在黄河边多时的张合,领军突然从张横背后杀出。
    张横不及张合,约莫半个时辰,大军就开始溃败,纷纷朝着潼关撤离。
    半路上遇到了正在被赵云大军围攻的杨秋,二人合兵一处,准备就地反击。
    可赵云和张合两路人马杀来,势如破竹,二人根本无法抵挡。
    四路人马你追我赶,一直杀到了天黑。
    此刻的潼关上,李堪正在目不转睛地关注着东面赵尘大营方向。
    忽然看见远处火光窜天,又有一名斥候匆匆来报,说赵尘大营起火,营中人员混乱,隐隐听到有人喊粮草烧没了,粮草烧没了。
    李堪大喜道:“梁将军果然不负我,成功拿下赵尘大营。众将士随我一道,杀向赵尘大营,生擒赵尘。”
    潼关大门敞开,一路五千人大军杀出,领军者乃李堪也。
    大军直扑三十里地处的赵尘大营。
    可李堪大军刚刚离去,身后便有一路大军从南面的秦岭山脚下偷偷杀出。
    领军将领不是别人,正是张飞也。
    见李堪大军远去,张飞掐算着时间,趁着夜色急忙跟上李堪大军步伐,准备来一个前后包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