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司马懿的夺粮之计
作者:满地是菠萝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知道是关平前来相救,黄忠真心大喜。
    “若真是云长,恐怕又要说我:这老兵不过是老兵,还得我这断臂之人相救。”
    但马上黄忠又想到什么,猛然大惊:“你来此地,丞相谁来保护?”
    “丞相?”
    关平说道:“丞相屯兵谷城,老将军无需担忧!快快离开,由我断后!”
    “好……好吧!”
    两位年轻小将护着黄忠,撤出了城中,“汉”军又冲出两员副将,前欲阻拦!
    关平催马向前,侧身避开一人长枪的同时,横着一劈,大刀裹挟着风声,连人带马劈倒在地。
    又回身一抡,那将立枪格挡,却被大刀将长枪斩为两段,那将也被巨力掼下马来。
    待爬将起来,却见胸口铠甲被整齐切开,鲜血缓缓渗了出来。
    他口吐鲜血,栽倒在地。
    关平冷笑一声,叫道:“兄弟们,撤啦!”
    遂带残兵冲出了边城。
    ……
    一场大战,各路皆胜,诸葛亮连夺数个城池,便宜占尽。
    司马懿的“汉”军损失惨重。
    但好歹是守住了。
    又或者说,司马懿完全没有等来自己的机会。
    洛阳内城防御非常坚固,司马懿做了大将部署,等诸葛亮攻入在给其最沉重一击。
    但诸葛亮并没有打进来。
    是诸葛亮没有能力打进来?
    不!
    在司马懿看来,诸葛亮见好就收,似乎根本没有往里打得意思。
    “定是张合,定是那张合告诉了诸葛亮,我洛阳是城防机密,他才没有贸然攻入。”
    司马懿在大堂之中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复盘着整场大战。
    “这个老狐狸!真难对付也!”司马懿想了想:“此战,可曾阵斩几位敌将??”
    浑身是血的郭淮报告:“大都督,斩敌将千夫长一人,百夫长三人!”
    “千夫长一人,百夫长……三人??”
    司马懿额头青筋剧烈的跳动,愤怒的大叫:“咱们千夫长折了八人,百夫长折了十九人,还有牛金,高柔两位上将,王忠将军也被那张辽所斩!郭淮啊郭淮,你也是名将,怎么把仗打成这个样子……”
    “大都督!”
    郭淮低头拱手,不知该如何回答。
    但此时此刻,司马懿自不能将所有的罪责怪在郭淮身上。
    他的部署没错,郭淮的执行力也没有问题。
    问题就出在,对方的领兵作战者,太过于强悍,对方的运筹帷幄者,又太过于狡诈。
    他曾以为,长安之战时的刘封是他见过最为狡诈的人!
    但现在看来,诸葛亮恐怕比那时刘封还要狡诈!
    不,不仅仅狡诈!
    而且相当稳健,闹了你的钩,偷了你的饵,然后,从容撤退。
    他该怎么办?
    对峙吗?
    一直坚守城池等到秋收。
    可到那时,诸葛亮的军队可以收割周边数城粮草,他司马懿聚集在洛阳的大军,又该如何过冬?
    光靠几个郡县,不够啊!
    正这时,王双拱手出列:“大都督,有一件事,请大都督决断。”
    “何事?”
    “有数名军卒言,诸葛亮将大帐设在谷城,那里无名将防守!末将认为,可突袭之!”
    “谷城?。”
    司马懿皱眉看看地图:“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王双说道:“乃关平所言!当时黄忠相问,谁来保护诸葛丞相,关平说,丞相在谷城,相对安全!”
    司马懿坐下来,虚眯着眼睛仔细思索一阵:“哼哼,如此拙计,安能骗我?将军若去,必中伏也!”
    可郭淮说道:“可是丞相,谷城确实是最好的屯粮之地,即便不杀诸葛亮,若能烧毁谷城粮草,诸葛亮的部队也必然退出洛阳。”
    “哼哼,哪有那么容易?你还没看出来吗?那是诸葛亮下的饵,就为了钓你这条大鱼!”
    王双抱拳道:“大都督,既知粮草何处,末将愿前去,便是鱼死网破,也要烧毁谷城粮草!”
    司马懿摇摇头。
    “不在那里,关平既如此说,那他的粮草大营必然不在那里……”
    他又看向地图,口中不断的嘟哝:“因为此军乃从各地聚集,粮草大营不宜安置在边缘之地,谷城并非边缘之地,但不是在那里……”
    自从长安之战后,司马懿对绘制地图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
    他仔细的观察地图,仔细的搜寻可能屯粮的地方。
    他也明白,若能一战烧毁汉军粮草,其大军再强,也必然无法撑到秋收。
    如此,洛阳之围可解矣!
    可是,应该在哪呢?
    应该在……
    猛然间,司马懿发现了一个地方。
    洛乡……
    司马懿用手指敲了敲。
    几位将军都探头看了看,不约而同的发出“咦”的声音。
    因为这不过洛阳北面一个小乡。
    “这……”
    郭淮疑惑道:“大都督,你是说,诸葛亮会把粮草大营安置在这里?”
    司马懿点点头:“我若是诸葛亮,便会将粮草大营放在这里。”
    “为何?”
    “洛水所经过此地,西边粮草可走水路到此,运输极为方便。此乡虽地处洛阳北缘,但可通达四路,供给各路兵马,相当便利。”
    郭淮王双互相看了看,都点点头。
    郭淮说道:“是啊,这么说来,的确是屯粮佳处!”
    王双也点点头:“也比较容易防守,只需要在这两处狭道设兵,便难攻入!”
    司马懿阴冷一笑:“刚才,我说我若是那诸葛亮,便会在此地屯粮!可我……是司马仲达,不是那诸葛亮!”
    “这……”
    众将面面相觑,似乎不太懂司马懿的意思。
    “若是我司马懿……”
    司马懿嘴角抽了抽。阴冷无比道:“绝不会在那里屯粮!”
    “大都督,这又是为何?”
    司马懿伸出手指,慢慢的在地图上一划:“此地屯粮固然方便,又看似安全,但倘若能暗渡洛河,从此狭道进入石林山,并于后山潜入放火,则大事可成也!”
    众将面面相觑,他们才明白,打仗竟然可以有如此匪夷所思的战术!
    郭淮恍然大悟:
    “此狭道本无名,城中百姓所知者无几,那诸葛亮又岂会知道?大都督英明!”
    司马懿点点头:“怎么样?你们二位,谁愿意领兵成此大计?”
    郭淮王双一齐抱拳:“末将愿往!”
    司马懿想了想:“郭将军,你带两万兵马兵佯攻谷城,以吸引敌军注意!王将军,便由你带一万精兵去洛乡放火。”
    郭淮王双一起拱手道:“遵命!”
    两人领命,即出营准备。
    “慢!”
    “大都督!”
    司马懿不放心,又嘱咐了一遍。
    “那诸葛亮诡计多端,一路但有异象,立刻后撤!此战我允许你失败,但无论成功与否,务必都给我安全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