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割稻子
作者:还是困啊   春色有点田最新章节     
    晨间,太阳刚从东边升起,田野里金黄色的稻穗,沉甸甸地低下头。
    湛蓝的天空下,村民们弯着腰,镰刀收割着稻穗,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庆。
    村里所有在镇上做工的人全都回来了,包括里正家的两个儿子。
    今天沈元山出去卖货,另外两人在田里割稻子,家里没有多余的镰刀,不然她也能去帮忙。
    抱着陶罐,拎着篮子走在田埂上:“沈大哥,文山,先过来吃饭。”
    望着堆成一堆的稻子:“沈大哥,咱们家这块地大概能收多少斤稻子?”
    沈榕山放下手中的镰刀,转身走向她:“一百多斤吧,靠近山脚下的地收成不多。”
    他指着左边的地:“听里正说,他家这块地,丰收年也才收获两百六十多斤。”
    “兰婶家,王婶家,往年收成四百多斤,丰收年也没收到六百斤。”
    “里正家最好的几块地,丰收年收了近七百斤,也就丰收年收得多。”
    季温禾把筷子递给两人:“咱们是因为住在山里,土不太好,村外呢,最高收到多少斤?”
    沈榕山喝了一口糙米粥:“听说最高是八百多斤,咱们这里不如平原的地方,那里一亩地能收九百多斤,好的能收一千多斤呢。”
    她应道:“我觉得也跟下肥有关系,等麦子种下,鸡圈里的肥往地里下,我就不信不能把这块地养好。”
    沈文山接过话:“那得等麦子长一段时日,地里才能下鸡肥,不然会把麦种给烧死,还要等下雨之前。”
    她转头望着山脚下:“是不是跟树也有关系,菜地靠近树边的菜长得都差,阳光都被树给遮挡了,能把旁边的树给砍了吗?”
    他们家这块地还算好,不会被树荫完全遮挡,最边上的那块地,完全被遮挡住了阳光。
    “不砍也行,以后咱们不买最边上那块地,挨着的这两块地买下来。”
    沈榕山点头,吃完饭的碗放进篮子里:“温禾,一会儿你回家去,你做得布挂好,下午我们能把稻子都收了,回去摔稻。”
    “行。”季温禾看着剩下的半碗豆角烧肉,“文山,你把饭倒进去拌拌,不着急,慢慢吃。”
    她起身来到稻子旁边,拿着镰刀,割了几株稻子,慢慢找到了感觉。
    沈文山嘴里塞得满满的,转头望去:“嫂子,你放那,一会儿我来割。”
    “你先吃饭,吃完饭我再给你。”
    割稻子不是个轻松活,和插秧一样,都要一直弯着腰,一个往后退,一个往前走。
    等他吃好饭,拎着空碗回去,把晒干的冬瓜干放在水里泡着。
    布袋系在柱子上后,季温禾戴好草帽,去田地里把稻子抱回来。
    村民热火朝天的忙着,全家齐上阵。
    稻子放在棚子旁边堆好,她看了一眼,把稻子分开两边放,中间能留一个人进出,前面挂着布袋。
    这样摔得时候,稻子会被挡住,不会飞出去太远。
    村民们累了就在阴凉处歇歇,喝口水。
    沈榕山蹲在小河边洗脸,一抬头,看到朱大年从村口走过来,手里拎着一只野鸡和野兔。
    “榕山,你家稻子割得真快,我去山上抓了一只野鸡和野兔,想着过来帮你忙。”
    “师父,不用您帮忙,我和文山就行了,下午能割完。”
    他都五十多岁了,割稻子那么累,万一累到哪里可怎么办?
    季温禾抱了一趟稻子回去,往东边走去,看到朱大年站在小河边:“大年叔。”
    朱大年转头:“晌午拿回家烧了,活太累,得吃点油水的。”
    又看向沈榕山:“你把兔子皮剥了。”
    野鸡要烧开水烫,烫过才好拔毛。
    “大年叔,晌午在我家吃。”
    “不了,我想送东西过来,顺道给你家帮忙的,结果也用不上我。”
    没有镰刀,地里的稻子也都被抱回去了。
    “对了,你家有摔桶吗?”
    季温禾摇头:“没有,打算就用家里的水桶,人家有的自己要用,没法借给我们。”
    朱大年应了一声,望着田地:“你们家地少,收得快。”
    “对,大半天能忙完,大年叔,晌午在我家吃。”
    他想了一下,回:“成,你回去做饭吧。”
    “好,做好饭过来叫你们回家吃饭。”季温禾拎着地上的野鸡,还有剥好皮的兔子回家。
    沈榕山洗干净手:“师父,您去山脚下坐着。”
    朱大年摆摆手:“你去割稻子,我把稻子抱回去。”
    “师父,不用您帮忙。”
    “你快去吧,割稻子帮不上忙,这轻松的活计我还是能做得。”
    见劝不住他,也就随他去。
    季温禾回家先烧了一锅热水,水开把鸡放热水里烫着,处理兔子内脏。
    豆角炒野鸡,冬瓜干炒兔肉,早上炒得豆角烧肉还剩下一碗,肉就不做了。
    拿出小陶罐,这罐酸黄瓜吃完,还剩一罐。
    它不像豆角,放那腌着能吃一个冬天。
    糙米饭烧好,菜也差不多炒好了。
    季温禾把厨房的门关上,去田地叫他们回来吃饭。
    走到山脚下,看到朱大年正在摔稻子:“大年叔,别忙活了,回家吃饭了,我去东边把沈大哥他们叫回来,您先去。”
    “知道了,你去吧。”他回了一句,手中的活没停。
    晌午日头正盛,太阳高高悬挂在头顶。
    两人后背的衣服被汗湿,汗珠从额头顺着脸颊,滑落到下巴,滴在地上。
    “沈大哥,文山,回家吃饭了。”
    季温禾抱起一堆稻子,往前走时不忘回头看了一眼,他们也抱了一堆。
    “温禾,那么快就回家吃饭了。”
    “黄大娘,已经到晌午了,回家吃了饭歇歇,你们还不回家吃饭啊。”
    黄桂花压低草帽:“我家风遥回家做饭了,一会给我们送过来,省得我们跑回去。”
    她笑呵呵地说道:“那也成,黄大娘,我们回了。”
    “哎。”点了点头,继续弯腰割稻子,他们家三亩地,有的忙呢。
    从北往南去,旁边是沈忠家的一亩地,依次是郑柳桃家,沈平,苗招弟,王二凤,兰秋华,张秋娥,李春红,沈忠,何玉香,钱红娟,沈忠,沈大冬。
    沈大冬家的地已经卖给沈忠,现在是他们家的。
    在往南去就是吴彩凤,牛桂兰,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