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谈论驴车
作者:还是困啊   春色有点田最新章节     
    兰秋华笑着冲她招手:“二凤,快过来看,榕山家新买的驴车。”
    “啥?”她是不是听错了?
    “我说榕山家买了驴车,这驴车是他们家刚买回来。”
    王二凤震惊地望着旁边的一家四口:“这真是你们家买得?”
    季温禾笑着点头:“嗯,我们还能骗人不成。”
    沈榕山在她身边说:“我去田里看看。”
    “好,你去吧。”
    沈文山开口:“嫂子,我们也去了。”
    “好。”
    她走到驴车旁边,摸着驴耳朵。
    它很乖巧,回来到现在一声没叫。
    王二凤在一边啧啧地说道:“要不说你们小两口有本事吗,那么快就买上驴车了。”
    “哪有那么快,快一年才买上,省吃俭用存出来的,如今买了驴车,手里不剩钱了。”
    她和沈榕山商量过,别人要是问起,就是说驴车是借钱买的,和朱大年通了气。
    “为了买它,我们还找大年叔借了钱,都是为了做生意方便。”
    “往后天冷,大冬天的路上都是雪,独轮车哪里推得动,那不得处处打滑。”
    “万一不小心把米面撒翻了,救都救不回来,可不得心疼死。”
    “你说得对,做生意,是要有一辆驴车。”王二凤摸着驴脑袋,笑意盈盈,“以后咱们村也有驴车了。”
    兰秋华说道:“他们家驴车要去卖货,没法子借给村里人耕地。”
    季温禾点点头:“过两天收稻子,出去一个人卖货,进了十斤肉回来,得赶紧去村子里卖了。”
    “那我们也得早点把肉买回去,要不然卖光了。”望着从东边走过来的沈元山,“元山,快过来,婶子称三两肉。”
    “来了王婶。”
    家里买驴车的事,很快在村子里传开。
    牛桂兰知晓后,来到山脚下,望着拴在树上的驴:“你们家做生意真是赚了不少钱啊,这才多久就买驴车了,得十两吧。”
    她绕着驴车转了一圈又一圈,眼神里是止不住的羡慕。
    季温禾笑了笑:“哪有那么多钱买驴车,还找大年叔借了钱呢。”
    把之前对王二凤的说辞,也和她说了一遍。
    “你们两口子是真有本事,想当初你刚进村的时候,哪瞧着像是会赚钱的。”
    当时村里人背地里都说她不好生养,沈榕山家里已经有两个弟弟拖着他了,现在又来一个。
    牛桂兰来到她面前,神秘兮兮地问:“你做得布偶,手绳,还在卖吗?赚不赚钱?”
    “不赚钱,我那样式也是从别人那看来的,如今镇上有人做了,我做不了卖不掉。”
    “对,听我家那口子说,锦绣坊出了不少样式,好些个姑娘去她家买呢,可赚钱了。”
    “赚不赚钱跟咱们没关系。”季温禾喂着驴吃草,“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牛婶,天色晚了,可以回家做饭了。”
    “哎,成,我回去了啊。”她看了一眼驴车,说了一句,“有驴车就是好。”
    有驴车好是好,可是钱也花出去了。
    一想到十两银子没了,就感觉一阵心痛。
    十月二号。
    沈榕山驾着驴车出去卖货,两双胞胎去山上砍柴火,季温禾在棚子里缝布带。
    布袋很大,长一米五宽两米,用来铺在地上,收完稻子要打稻。
    本来是想留着做衣服的,可是地上不铺东西,稻子飞出去不好捡。
    何玉香吃着晒干的南瓜子,慢悠悠地走到她身边:“温禾,你缝那么大布干什么?”
    “我想挂在柱子上,再铺一点在地上,摔稻就不会飞出去了,在布上好捡。”
    要不是家里只剩下那么多布了,她还想做得再大点。
    她把手心里的南瓜子伸到她面前:“吃点。”
    季温禾摇头:“谢谢何婶,我不吃。”
    家里也晒了,他们都舍不得吃,说要等过年了吃。
    “我们没那么多讲究,摔地上捡呗,用筛子,不过你这个确实要省很多事,等你家用完借我用用。”
    “不好意思何婶,我们家用完要给苗婶家,苗婶家用完还要给兰婶家用。”
    “那就算了,还是让他们捡吧,省得我们家老三整日跑出去玩,不见人。”何玉香吐出嘴里的瓜子皮,“诶,你听说了吗,沈芷嫣定亲了。”
    “啊?”怎么一个个定亲都那么快,虽然知道都这样,但每次还是免不了惊讶。
    “何婶见过那人没?家里条件怎么样?”
    “没见过,听说还行,你张婶家也没好到哪里去,哪能说得上有钱人家,给了二两八聘礼。”她还是听牛桂兰说得。
    季温禾望着在南边半山腰捡柴火的沈芷嫣:“那他们家不办席面,日子定在哪天?”
    何玉香回道:“初十,十二号,说让她在家里把稻子收了,麦子种了,再让她嫁过去。”
    沈芷嫣现在嫁过去,家里只剩下三个人,少了一个劳动力。
    “早点嫁人也好,没准能跟沈孤雁一样,过上好日子,你看她在家里过的是啥日子,瞧着都可怜。”
    是啊,在家里已经过得很苦了,没准嫁出去,就能遇到好日子。
    “何婶,礼钱送不送去?”
    “不送,他们家又不是没收聘礼,收了聘礼不想办席面,省着那些钱。”她沉默了一会儿,又说道,“像你平叔家,实在拿不出钱办席面,咱们也不会斤斤计较。”
    “以后你记住,村里谁家姑娘定亲,收了聘礼不办席面的,礼钱千万别送去,家里太穷,没钱办席面的,咱们可以不用计较。”
    季温禾了然地点头。
    何玉香吃完最后一个南瓜子,拍了拍手:“咱们村子的姑娘是越来越少了,再过个两三年,村里要连着办喜事了,到时候又得花出不少礼钱。”
    村里孩子的年纪都差不了多少,三五年内,每年都会办喜事,那时才热闹。
    “行了,你忙吧,我去田地里看看,明后天能收稻子了。”
    “好,何婶慢走。”她的布袋也缝好了。
    绳子一收就能把口系起来,也能展开铺平。
    四号早上,村里人天没亮就起身,拿着镰刀去田地里割稻子。
    季温禾在家做好早饭,盛进罐子里,拎着篮子去往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