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驻大明使者
作者:玖儿久酒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最新章节     
    \&陛下,陆安派人送来信道,称联合舰队已抵达汉洲。他提到郑和渴望前来蓬莱拜见陛下,但由于无权作主,故上书朝廷,恳请陛下给予明确答复。\&皇甫玉林恭敬地向赵晋鹏禀报着,并将陆安的信件呈上。
    赵晋鹏接过信后,仔细阅读完毕,陷入片刻沉思。然后缓缓说道:\&回复陆安,朕愿意见他。叫他们来吧!\&
    \&遵命陛下!\&皇甫玉林领命退下。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了公元 1407 年 5 月。经过将近两年漫长而艰辛的航程,宋明联合舰队终于从遥远的昆仑州归来。
    郑和在这次远航途中目睹了无数令人惊叹之事,心中感慨万千。原来这个世界竟是如此辽阔无边,中原以外还有着数之不尽的新奇事物。更令他惊讶的是,宋国竟然能在那么多地域建立起稳固的统治。
    这些所见所闻让郑和深感忧虑,他开始担忧起这个强大的宋国会否对大明构成威胁。毕竟,谁也无法预料未来局势的发展,而国家之间的关系往往复杂多变、充满变数。面对这样一个潜在的强敌,大明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并做好充分准备。
    然而,所有的结论都需要等待自己亲眼见到宋国的皇帝之后才能做出判断。郑和凝视着波澜壮阔的大海,心中暗自祈祷着不要让两国陷入战火之中。因为无论胜负如何,最终受苦受难的永远都是华夏大地上无辜的百姓们啊!
    时光荏苒,转眼已至七月初。经过漫长的航程,联合舰队成功穿越了前往蓬莱仙岛的海路,终于在十六日抵达了临安城畔。
    这一天晴空万里、阳光明媚,白云如絮般飘浮在湛蓝的天空之上。数百艘来自宋明两国的庞大战舰整齐地停泊在临安港外,气势恢宏壮观至极。
    东宋的丞相皇甫玉林、枢密使上官饶超以及其他诸位大臣一同来到港口,热烈欢迎郑和一行人的到来。
    随后,在大宋皇宫的勤政殿内,郑和及其随行人员恭敬地拜见了赵晋鹏陛下。双方就当前局势、贸易往来等诸多议题展开了深入而持久的探讨,这场会谈竟然持续了整整五个时辰之久。
    数日后,郑和与他的船队成员在东宋稍作停留,便再次启程踏上归途,向着遥远的大明进发。一路上风平浪静,他们带着对和平的期许渐行渐远……
    郑和站在船头,遥望着远方的海岸线,心中思绪万千。此次出使宋国,他见识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也深切感受到了大明所面临的挑战。
    回到京城后,郑和马不停蹄地赶往皇宫,向朱棣禀报他在宋国的经历和见闻。
    \&陛下,此次臣下出使宋国,收获颇丰。据臣观察,他们在海外诸多地域都建立了稳固的统治。\&郑和语气严肃地说道。
    朱棣听闻此言,不禁大吃一惊:\&竟然有此事?如此看来,这个宋国实力不容小觑啊!\&
    郑和紧接着回答道:\&陛下英明,依臣之见,宋国现今之势,实不逊色于我大明。\&
    朱棣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不会对中原毫无觊觎之心。只是目前大明国力尚盛,所以他们才不敢轻举妄动。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朱棣决定务必谨慎对待与宋国的关系,起码此刻不能轻易挑起战争,于是问道:\&你方才提及宋国欲遣常驻使者至我朝?\&
    郑和颔首回应:\&正是如此。\&
    朱棣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嗯~既然如此,朕应允了。不过,我大明也需派遣使者前往宋国,以保持双方的交流与沟通。\& 他心里清楚,只有通过相互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形势,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在得到明朝同意可以派遣长驻使节后,赵晋鹏心情愉悦地开始思考应该选派何人担任此重要职务。
    正当他陷入沉思之际,一旁的皇甫玉林恭敬地向他进言道:\&陛下,微臣有一合适人选可供推荐。\&
    赵晋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之色,连忙问道:\&哦?是何人呢?\&
    皇甫玉林微微躬身,语气坚定地回答道:\&乃是镇南将军陈用之孙陈留。此人曾随军队一同前往北明,不仅对当地情况有所了解,更在暗卫中任职过一段时间,具备卓越的才能与智慧。由他出任驻大明主使,定能胜任此职。\&
    赵晋鹏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认可,心想这个陈留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接着,他目光扫过殿内众人,开口宣布道:\&好!既然如此,便任命陈留为驻大明主使,同时任命李齐(李应文之孙)为副使,共同赴任吧!\&
    命令下达后,朝堂之上一片肃穆,众大臣纷纷低头,表示谨遵圣命。
    与此同时,大明这边的朱棣也在精心挑选着出使东宋的使者。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最终决定派遣对东宋颇为熟悉的李宣担当此重任。此外,朱棣还从锦衣卫和北镇府司中挑选了数名精明强干之人,随同李宣一同前往东宋,以确保此次外交使命能够顺利完成。
    正当东宋与大明相互派遣使节之际,遥远的西亚地区却掀起了一场风起云涌的变局。此时,黑羊王朝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展开了对周边弱小国家的征服之旅。他们的铁蹄肆虐,所到之处无不引起恐慌与战栗。
    同时,黑羊王朝毫不掩饰地向强大的马穆鲁克王朝发出了严正的战争威胁,似乎要挑战这一地区的既有秩序。
    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仍深陷于激烈的内战泥沼之中,但这场内乱已临近尾声。各方势力在历经漫长的厮杀后,逐渐疲惫不堪,都渴望着早日结束这场血腥冲突,重建和平。
    曾经辉煌一时的拜占庭帝国如今依然处于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尽管暂时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威胁,但其国内局势仍旧混乱不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等问题层出不穷,令这个古老国度的未来充满迷茫。
    然而,在此背景下,东宋的商人们却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他们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卓越的谈判技巧,成功地在西亚地区开辟出广阔的市场。不仅如此,他们的贸易路线更是一路延伸至遥远的欧洲大陆,将东方的珍宝与西方的奇货交织在一起,实现了跨越大洲的经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