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这太极的圆,不是圆
作者:肉面肥龙   盗墓:失落上古文明之归藏古国最新章节     
    照理说这工地上留下来的工人是不允许进入考古现场的,但搭架子的时候人手不够,不得已之下才喊来了孙振鹏帮忙。
    孙振鹏帮忙扶着架子,另外一只手还举着工作灯,就这么对着刚刚清理过的壁刻文字瞅了那么几眼,就扑哧一乐:
    “这货可真能吹牛逼。”
    一直站在身后分配工作的位召兴一听瞬间对眼前这个黑胖子提起了兴趣:
    “你能看懂?”
    孙振鹏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
    “这有什么看不懂的,他说这人能力强大,能把天上的真神请下来帮忙修建河堤治理水患,还能……”
    孙振鹏说着又仔细瞅了瞅,嘟囔一句:
    “好像是说他没有父亲,母亲是受了神灵赐孕才生了他,我差不多也就能看懂这些,后边就有点乱了……”
    位召兴当即打断:
    “小兄弟,你对金文还有研究?”
    孙振鹏咧嘴一笑:
    “嗐,我是土木工程毕业的,那会研究什么金文银文的,这东西一看就能跟咱现在的文字联系起来,我也是乱猜。”
    位召兴则是心头一紧,如果真如这小胖子所说,他对金文的这种译制天赋完全可以上推至甲骨文。
    考古很苦,实际工作内容跟想象中的样子大相径庭,很多怀揣梦想的考古专业毕业生,真正加入考古队伍后,长则三五载,短的甚至小半年,就会离开。
    所以真正的考古队伍里人员还是非常紧缺的。
    眼前这个小黑胖子,能吃的了工地上的苦,就肯定干的了考古。
    如果培养的当,或许也能辅助自己进行年代更加久远一些的象形文字符号译制工作。
    “你这个瞎猜,都能猜对一半。”
    位召兴饶有兴致的看着他,试探道:
    “有没有兴趣进考古队伍?”
    孙振鹏闻言一愣:
    “我倒是想,到处考古肯定比满世界打灰强吧,但专业不对口,人家压根就不可能考虑我。”
    “明天把你个人简历拿来,我帮你申请就是,不过有个前提……”
    位召兴说着从公文包里随手翻了翻,拿出一张带有各种符号的骨片图样复制图:
    “一会儿架子打完,你给我翻译一下这个,准确率能达到四成,我就能保你进队。”
    孙振鹏笑了:
    “没问题!”
    最终的结果是三十二个符号,孙振鹏译对了十二个。
    严格来讲,并没有达标,但位召兴还是破格上交了社会人员纳入申请。
    因为孙振鹏并没有经过系统学习,能达到这个水平,已经是非常罕见了。
    孙振鹏也没想过就这么给人帮了个小忙,就彻底改变了人生轨迹。
    只是在后来的随队学习中,孙振鹏表现出了对盗墓这种事情的极大兴趣,发丘出身的位召兴更加庆幸。
    如果没有把孙振鹏收编,他未来保不齐会去干什么,一旦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有了这种想法,位召兴走到哪里都会带着他,一来他能在自己译制工作遇到难点的时候稍微给点灵感,二来也能看着这小子,以防他走歪路。
    稍有空闲,便会像当年墨染先生给自己出题般给孙振鹏出些个译制难题,然后加以指引,这也算是让发丘一门的悟字诀有个传承。
    孙振鹏就这么跟了位召兴四年,渐渐的适应了考古工作,跟位召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虽然考古挺枯燥,好在不论跟着位召兴走到哪里,自己这个助理都很受尊敬,不像之前在工地上,除了那些附近游荡的野狗,谁都能使唤他几句。
    啪嗒啪嗒的鼠标声响,把孙振鹏的思绪拉了回来。
    位召兴正在笔记本电脑旁细细端详着昨天专门跑去连县译制的那片龟甲照片。
    “位教授,龟甲里提到的归藏之国,会不会跟流传的归藏易有什么关系?”
    孙振鹏道出了心中疑惑,昨天他就想问这个问题,只是回来之后位召兴一直在高强度工作,他没敢打扰。
    位召兴微微直起身子:
    “世传的《归藏》,是后人利用所谓的《归藏易》重编的筮书,这种重编后的内容到底是不是原本真实面貌,需要咱们考古人不断举证推敲……”
    “王家台出土的《易占》,很有参考价值,但是这里面的内容,跟世传三坟书中的《归藏易》完全没有重合之处,所以世传《归藏易》中的内容,不建议参考。”
    孙振鹏有些不解:
    “位教授,你这说法太主观了,也可以说世传《归藏易》为真,王家台的秦简有水分啊,毕竟秦王没少烧书,他不爱咋写咋写么……“
    位召兴微微一笑:
    “振鹏,平时叫你多看书,你就在那看些杂七杂八,考古是严谨的,这可不是我的主管说法……”
    “清朝道光年间,学者马国翰倾尽毕生经历辑录编辑了《玉函山房辑佚书》,里面收录的是唐朝以前便已散亡的古籍……”
    “书中多条内容与王家台出土的《易占》内容完全相同,这就足以佐证,世传三坟书中的《归藏易》真实度存疑……”
    “至于你刚才问的,龟甲之中所说的归藏之国是否与归藏易有关,这个谁说了都不算,需要慢慢求证,才能得出定论。”
    听到这里,孙振鹏还有些不服,从裤兜里拿出一个小本子,翻开几页,边展示边讲:
    “但我觉得《归藏易》确实比周易更加严谨啊,位教授你看这卦象图,都说易学就是高级数学,这个是可以演变为二进制的……”
    “乾为111,兑为110,按照八卦顺序,巽为011,应该排在震的后面,可他一下跳到卦象图得东北方向了,这太极的圆,就不是圆了……”
    不等孙振鹏说完,位召兴哈哈大笑:
    “你小子,别的事情不用功,在这事儿上倒挺下力气,易学博大精深,连孔圣人都要给他做传,你这看点皮毛,就妄想推翻吗……”
    “如果所谓的连山易和归藏易真的存在,那也是被时代淘汰更替掉的,周易能够传世,是因为他更加完整成熟,或许传闻中的连山归藏也并未失传,只是被剔除糟粕演变成了周易罢了……”
    孙振鹏闻言沉思片刻,继续反问:
    “位教授,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所谓的世外高人寻找古墓,都是在参考周易,所以古墓的发现才只停留在了商周时期……”
    “而想要寻找更早的古墓,则需要参考那个时代人们所追寻的风水真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