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孙振鹏的过往
作者:肉面肥龙   盗墓:失落上古文明之归藏古国最新章节     
    与此同时,粤省,韶州市,任县,田坳村。
    位召兴和孙振鹏就坐在一间临时搭建的小帐篷里,整理着一叠叠的资料。
    田坳村支书家的二儿子到了结婚的年龄,筹备着建新房。
    新批的宅基地刚开始动工,就挖出了奇怪的瓶瓶罐罐,罐子上还有些个鬼画符般的特殊记号。
    支书觉悟很高,第一反应便是上报,由于任县附近出现过汉代古墓。
    县政府相当重视这一发现,也是第一时间继续向上汇报。
    很快便有一支专业的考古团队被派了过来,位召兴也在其中。
    专业的考古不同于盗墓,那土挖的,说的夸张一点,真的是一勺一勺往外刮。
    位召兴的文字鉴定工作也做的很快,通过跟团队内其他同事的交流,基本可以断定此墓规模并不大,所葬之人应该只是一个小部落的头领这种级别。
    只是陶器的时代,足够久远,根绝材质样式初步鉴定属于商周时期,当然不排除更早的可能,因为陶罐上的文字,比译制体系趋于成熟的甲骨文还要早,也更加晦涩难懂。
    好在位召兴这一方面极为专业,高强度译制后的结果也跟团队最初推测的差不多,译文中出现了释这个全新的年号。
    几个瓶瓶罐罐的译制工作刚刚结束,位召兴便收到了老鱼发来的那张照片,这才有了带着孙振鹏前往连县译制龟甲的事情。
    这会儿两人已经回来了,考古现场陆陆续续有古文物被发现,只是带有字符的却少之又少,所以两人暂时能稍稍松一口气。
    “位教授,那个老鱼不是个古董贩子吗,我怎么听他还喊你师兄啊?”
    孙振鹏好奇问道。
    “你听错了,我们只是旧友罢了。”
    位召兴随口搪塞。
    “嘿嘿,我看你防备他的架势,跟防盗墓贼似的……”
    孙振鹏悄悄试探。
    “振鹏,干咱们这行,走不走偏都是一念之间的事情,时刻提防别人的同时,也得注意调整自己……”
    位召兴说着放下手中资料,意味深长的看向孙振鹏,继续说道:
    “你还年轻,当年我能把你收进队伍,也是看你有些天赋,怕你走弯路。”
    孙振鹏耸耸肩:
    “我就是感兴趣而已,每发现一处新的考古点,还是挺有成就感的,只是……”
    说到这里,孙振鹏叹了口气:
    “只是每天的工作内容太枯燥了,总是找到这种小墓,一点都不刺激,好容易发现个大的吧,还千疮百孔的让人盗个一干二净,位教授,你说他们都是怎么找到的啊?”
    位召兴微微动容:
    “民间不乏有能之士,只是咱们没有机会碰上,如果能够收编进考古队伍,肯定是事半功倍,只是人为财死,他们大多只是些个爱财的短浅之辈,道不同,自然不相为谋。”
    孙振鹏闻言频频点头,不由得回想起当年被位召兴破格收编的那段过往。
    大学那会儿,孙振鹏学的是土木工程,跟考古压根就不沾边。
    毕业后便一头扎进了工地,不是扛着测量仪器满工地跑,就是嗷嗷打灰加水。
    再加上住在工地上,一天三顿饭按时按点,晚上还会跟着领导蹭些个好酒好菜。
    三年下去,愣是从一百二十多斤白白净净的小鲜肉变成一个直奔两百斤的大黑胖子。
    盗墓题材类的影视小说,是孙振鹏在工地上唯一打发时间的爱好,再加上工地上有些传闻,开工选址都是有专人给看风水的,这时间一久,孙振鹏也会抽空研究研究易学。
    理科生,严谨的同时,或多或少有点强迫症。
    周易博大精深,但孙振鹏瞧出了别的猫腻。
    就单说那个周易的卦象图。
    上下乾坤,左右离坎,四个斜角分别为兑艮巽震,这在视觉上没有任何问题,特完全符合阴阳两仪的排列方式。
    但这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个卦象的正确顺序应该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可真正顺着卦象图去念,却是乾兑离震坤艮坎巽。
    就好像一二三四,下一个本该是五,却成了八,好好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变成了一二三四八七六五。
    虽然视觉上各个方位对了,但组成圆形卦象图,就变得不完美。
    带着种种好奇,孙振鹏开始大量查询资料,在一些个乱七八糟的网站中找了暂且算是答案的说法。
    周易是有前身的,易学圈里管那个叫做归藏易。
    归藏易的卦象图,逆时针依次顺序,便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个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不仅如此,八个卦象对应的属性文字也有不同,周易八卦演变成六十四卦后,卦象便开始是混乱模糊。
    但归藏易不同,八卦卦象相对模糊,但演绎为六十四卦后,卦象豁然开朗。
    早年间有周易为周文王所着的说法,不过随着研究易学的人越来越多,这一说法也发生了改变。
    周易,只是周文王对易的重新整理,这个过程工作量极大,想必也并非周文王一人能为,或许是出于当时对周文王的尊崇,才产生了这种说法。
    依然是整理重编,在此之前,定然有原本。
    传说中,伏羲画八卦,神农炎帝做连山,轩辕黄帝做归藏,后来才有了文王的周易传世。
    而连山与归藏失传已久。
    直至1993年,鄂省王家台15号墓坑中出土了秦简《归藏》,掀起了一阵归藏易的研究热潮。
    秦简归藏所写,皆是上古时期的占卜记录。
    这里面包含了太多包括嫦娥后羿在内的神话传说,但其中出现率最高的便是夏后启,这让参与研究的学者们不得不怀疑归藏一书的起源之处。
    孙振鹏也开始跟着这些鱼龙混杂的资料开始跑偏,把之前对周易的兴趣爱好,完全转移到了归藏易上。
    当然,位召兴能看中孙振鹏,并不是因为他沉迷飘渺虚幻的问卜,而是他惊人的译制天赋。
    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因为孙振鹏所在单位新开发了一处楼盘,准备建造地下停车场的时候,挖出了明显是人为掘出的盗洞。
    考古小组入场后,因为不确定古墓规模,所以工地只能暂时停工。
    建筑方便留下了几个值班人员看管现场设备和材料,这其中就有孙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