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天城诗剧
作者:鸿渐于陵   皇后别跑,寻梦三生全为卿最新章节     
    永寿宫在御花园西侧,是太妃与太后的居所。
    与凤梧宫隔了一大段距离。
    若是皇后已然入宫,彩燕彩蝶尚有陪皇后前往永寿宫的机会,她俩单独见永寿宫的人,确有几分稀罕。
    “她俩怎会与永寿宫扯上关系?”
    宁则继续追问。
    “有一次,我与她们俩一起打皇城南门口进宫,半道上遇见了太妃与太后前往御花园。当时太妃与太后已经过了,突然有位公公折返回来追上我们,叫她们俩去兰台取本书送去永寿宫。”
    小宫女想起这件事,依旧纳闷。
    其他人也是一样。
    太妃与太后要去兰台取书,可以命自己随从去拿,何必吩咐凤梧宫的宫女?
    “太后与太妃要她们取什么书?”
    皇后用字条儿问她。
    “是天城诗剧的剧本,具体叫什么名字奴婢不记得。因为没传奴婢去,奴婢只听公公提了一句。”
    兰台不仅存放各府衙记录的誊本,还收藏民间名动一时的作品,其中不乏海外异域传来的戏曲杂剧。
    “她们回来后,可有异常的举动?”
    “没有……”
    小宫女边回答边回想。
    “只彩燕姐姐说天城人的喜好奇怪,那诗剧的剧情匪夷所思,后来用到了她自己的话本里。”
    “何处?”
    皇后问她。
    “靳妃在端午宴上与皇上共演的那段。那是照天城人的诗剧改的。”
    那能活活把人气死的一段。
    “彩燕姐姐说,按天城人的故事,皇后后来宽恕了假扮成她的宫女,祝福她跟皇上的爱情。”
    “诗剧里在戏台上假扮戏中皇后的是宫女?”
    宁则比对着稿子上的剧情。
    小宫女捂了捂嘴。
    “那诗剧说的是皇帝爱上了皇后的宫女。”
    难怪彩燕要借用那部诗剧的剧情。
    殿上其余人一脸心领神会。
    “她送剧本去永寿宫,为何知道剧本内容?”
    皇后又用字条儿问话。
    “回殿下,太妃与太后留她们俩待了一会儿,命彩燕姐姐朗读诗剧里的内容。”
    “为何要她读?”
    红袖读着稿子里对王慕晖的描述直来气。
    “彩燕姐姐是龙溪长大的,知道一些天城文。那剧本上抄了原文,旁边缀以了尘寺大德的翻译。太妃命彩燕姐姐校验翻译是否有误。”
    “她有这本事,不如叫她去了尘寺翻译佛经。”
    红袖气哼哼地说。
    皇后拍了拍她手背,让她稍安勿躁。
    “再无其他事了吗?”
    宁则不放心,追问了一遍。
    小宫女努力想了想,晃了晃脑袋。
    “实在没有了,就这件事是不是算怪且说呢。说不定是永寿宫的两位一时心血来潮。那两位许是上了年纪,时不时拿不定主意,做些糊涂事。”
    “不可妄议太后太妃。”
    靳星夔一训斥,小宫女立马低下了头。
    “那两位何时做过糊涂的事?”
    与他不同,皇后继续问了下去。
    小宫女抬起脸,盯着靳星夔看了一会儿。
    “皇后命你说,你就说,怕什么?”
    红袖捅了捅她。
    “端午宴那日的事儿呗。”
    小宫女眨了眨眼睛。
    “那日兰夫人与延夫人在湖边推搡,致使延夫人落了湖。太后嫌湖边人太多,把娘娘们带的宫女遣到了园子门外。结果太妃只能亲手放河灯。”
    后来太妃吓出了心疾。
    放河灯这事儿要是假宫女之手,鬼火非在她手里燃起,不一定吓得到她。小宫女觉得这也有太后的过失。
    太妃心疾发作并非由于惊吓,而是被吊钟花的花粉诱发心疾。非她亲手接触那盏河灯,不会发病。
    宫里人不知晓这件事,只觉得太后害她接近鬼火所以出事儿。要知道她发病的原委,迫使她不得不亲手去放河灯的太后,就更显得可疑。
    不过兰夫人与延夫人非太后的人。
    尤其兰夫人,既然是太士的人,相当于是太妃的人。她怎可能与太后串通害自己靠山?
    难道只是自己想得太多?
    关翎趁宁则把稿子交给皇上前,聚精会神把它读完。
    直至天明,靳星夔与水寒江守在殿外,不发一言。
    卯时过后,宏明来到了行云殿。
    鱼楚风与诏明跟随他,前来替换靳星夔与水寒江。
    “大人恢复了几分?”
    水寒江不放心地小声问诏明。
    “调动城防不成问题。”
    水寒江仍是不太放心,诏明拍了拍他的肩膀。
    “对我有影响,对对方也有影响。他控制不了鬼神,做不到肆意妄为。”
    “太岳明楼可以在不同时间打开,连通同一日子同一时辰,小人怕幕后之人做了充裕的准备。”
    “太岳明楼开启并非不需要条件,他开得越多,越容易暴露。”
    诏明嘴上这么说,眼神却在半空里停了一会儿,似是想起什么事,问宏明。
    “皇兄今夜依旧要以神机营布防?”
    “正是。朕命冬官府送天火铳过来,日落前会到达。”
    两人间似乎完全没有发生过冲突,诏明说话时态度如常。
    他在梦境里对皇后说的话不似这般亲切。
    那句话宏明应该也心知肚明。
    他……必定清楚,所以不得不安排四皇子来皇后寝殿值守后,不顾是否会引发流言砸了他原先的算盘,亲自前来行云殿。
    宏明走到床前,小心扶着皇后的脖颈,看着她脖子上的淤痕。
    “疼吗?”
    看得出小人儿对着一屋子人紧绷神经,唯独看到他来放松了一些,眯起了眼。
    皇上顶着水寒江、鱼楚风诧异的目光,把皇后抱到自己膝上,在床沿坐下。
    宁则把那叠稿子递给宏明。
    “这是什么?”
    宏明边问边阅读。
    很快他的脸色青里发紫。
    “这是凤梧宫失踪的两位宫女所写的故事。”
    宁则低头回答,顺便把宫女所提到的几件事一并告诉他。
    “太妃与太后曾命那两人去兰台取书?”
    这件事他也是第一次听说。
    他读到了皇后指鹿为马的那一节。
    王慕晖年幼时,确实有人向王业卿献了一头鹿,这并非假事。但直至皇后提起,皇上向榆州王府的人打听才知道这件事。
    凤梧宫的宫女出身龙溪靳氏,为何对榆州王府的事知道那么详细?
    “去查清楚这件事。”
    宏明把手里的稿子扔给靳星夔。
    靳星夔领命,与水寒江一起退下。
    宏明摸了摸少女的头顶。
    “今晚朕留在这里。”
    他看了诏明一眼。
    “与四皇弟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