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你逼我的
作者:铁拳羞羞   奋进最新章节     
    金立仁面带微笑,语气充满期待地接着说道:“前四位的才子佳人们真可谓才华横溢啊!无论是诗词歌赋,皆让人眼前一亮、心生钦佩之情。而接下来,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今晚的最后一位才子——白天波!”
    白天波谦逊地笑了笑,缓缓起身说道:“诸位前辈谬赞了,晚辈实在不敢当。在各位前辈跟前舞文弄墨,无异于班门弄斧,但既然墨香楼的东家和在场这么多朋友盛情相邀,那这个面子自然是要给的。还望大家多多包涵。”
    紧接着,白天波又向人群中的李奋拱了拱手,继续说道:“在座的还有书法大家李奋李大人,我曾有幸拜读过他的诗作,真是自叹弗如啊!今日能与各位青年才俊共聚此地,实乃人生一大快事。那晚辈便斗胆在此献丑了。”
    只见白天波稍作停顿后,开始侃侃而谈:“我生平喜好游历名山大川,有一次途经浔阳江头,远远望见那座闻名遐迩的浔阳楼。登楼远眺,美景尽收眼底,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于是便即兴创作了这篇《浔阳楼赋》,还请诸位前辈不吝赐教,尤其是李大人,若能给予指点一二,晚辈感激不尽!”说完,他深鞠一躬,
    《浔阳楼赋》
    浔阳古楼,立于江畔。登楼远眺,山水尽览。长江浩荡,波涛汹涌;庐山巍峨,云雾缭绕。楼中宾客,络绎不绝。或吟诗作画,或把酒言欢。
    白日繁华,车水马龙;夜晚宁静,月色如水。灯火辉煌,映照江面。微风拂面,带来丝丝清凉。倚栏而望,思绪万千。忆古人之风采,感时光之匆匆。
    浔阳楼兮,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兮,深厚浓郁。诗人墨客兮,常聚于此;留下佳作兮,传颂千古。登斯楼兮,心旷神怡;望天涯兮,情思悠远。愿此楼兮,永立江畔;见证岁月兮,沧海桑田。
    随着白天波的话音落下,他缓缓地停下了笔。此时此刻,在场的众多文人墨客们纷纷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如潮水般涌动不息。各种赞美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李奋激动地说道:“白公子果真才华横溢、才思敏捷啊!仅仅四六成句,便能成就如此精妙绝伦的《浔阳楼赋》,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此赋不仅文风严谨,而且主题鲜明,堪称传世佳作,必定能够流芳百世啊!与白公子相比,在下真是自惭形秽啊。”
    白天波谦逊地回应道:“李大人您过奖了!只要没有玷污了您的双耳,在下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多谢李大人的夸奖,但实在受之有愧呀!”
    然而,就在这时,肖正远突然插话道:“虽然你这篇《浔阳楼赋》确实写得还算不错,但若要与我的诗作相较,那可还差得远呢!哼,你这个狂妄自大的李奋总算是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了吧?平常只看到你目中无人、骄傲跋扈的样子,如今总算让你见识到什么叫做‘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了!论诗歌,你比不上我;论词曲,你又不及赵姑娘;而论辞赋,你更是不如白公子!”
    你算哪根葱啊!竟然敢自称当朝第一书法家,还被尊称为书圣,简直就是厚颜无耻至极!像今天这样盛大的聚会场合,居然连一首诗都作不出来,难不成你真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吗?是觉得在座的各位都比不上你,还是压根儿瞧不上大家呢?
    白天波听后十分气愤地说道:“肖公子,请注意言辞!咱们皆是读书人,理应注重礼数才对。你如此诋毁李奋大人,恕我实在难以认同。李大人成名已久,其诗词、书法造诣堪称举世无双。倘若你们二人之间有所恩怨,也不该在此处发泄情绪吧。今日乃墨香楼诗会,京城内诸多德高望重、声名显赫之士均汇聚于此。你又何苦如此苦苦相逼呢?”
    肖正远却毫不示弱地反驳道:“哼,我就是逼他了怎样?他口口声声说自己有真本事,那为什么现在还不作诗呢?难道是看不起我们这些人,亦或是根本不屑与我辈为伍罢了!”
    李奋一脸严肃地看着肖公子,语气坚定地说道:“肖公子,在下对您绝无半点不敬之意。诚然,咱俩之间的确存在些许私怨,但这并非意味着我有错在先。一直以来,我都坚信自己并未犯错。其实,你我大可以寻个合适时机私下解决此事,又何必在此处当众出丑、卖弄噱头呢?”
    此时,台下一片哗然,众人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 “李大人,莫不是害怕落败吧?” “难不成你压根儿就不懂作诗?还是说你心虚胆怯了?”有人高声喊道,“不可否认,你的书法技艺的确精湛卓越,乃此次会试头筹。既然如此,何妨赋诗一首,让大伙开开眼界呢!莫非正如肖正远公子所言,你不过是空有其表,名不副实罢了。”
    金立仁转头望向李奋,面露忧色,轻声问道:“李大哥,眼下情形如何应对?要不您作首诗压阵如何?若您实在不愿作诗,也无需勉强自己。这事交予小弟处理即可。毕竟此处乃墨香楼,定不会令大哥难堪的。李大哥,请放心便是。”
    白天波看着李奋,开口说道:“李公子、李大人啊!您何不一展才情,赋诗一首呢?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只要您作诗一首,想必台下那些人自然会如鸟兽散去。”
    接着,他将目光转向台下,继续说道:“诸位在此相聚,皆乃读书人也。缘何如此失态放纵?将来诸位皆有可能入朝为官,肩负起为民请命之重任。然而今日之事,李公子已然表明无意作诗,你们却苦苦相逼,这究竟意欲何为?且不说来日同朝共事之时该如何相处,单就眼下这般行径,传扬出去岂不惹人耻笑?身为文人,当有自己的气节和风骨才是啊!”
    此时,李奋站起身来,回应道:“昨日在下误饮劣酒,至今身体仍感不适。原本今日并不想前来墨香楼,但顾及友人颜面,方才勉强至此。未曾料到竟有人如同疯犬一般对我死缠烂打。实则今日我毫无吟诗之意,并无半点轻慢诸位之心,更非不屑与各位为伍,请诸位切莫误会。况且已遴选出五首佳作,我又何必再画蛇添足,徒增笑柄呢?”
    肖正远嘴角微扬,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说道:“呵,原以为你有些许才情,如今一见却是如此平庸之辈!连区区一首诗也作不出,竟还故作姿态,实在可笑至极!你口口声声说饮下假酒导致神志不清,但此等谎言岂能瞒过在场诸位明眼之人?又以身体不适作为托词,这般牵强附会之辞未免太过拙劣!想来倒是我高估了你几分。今日便要揭开你虚伪的面纱,令你名誉扫地!且让众人瞧瞧,你究竟是空有其名,还是确有真才实学。”
    台下众人闻言,先是一阵哄堂大笑,继而纷纷附和道:“快快作诗罢!休要再惺惺作态!若果真有才情,不妨展露一番。哼,我辈何曾喝过假酒?你这等卑劣借口着实令人不齿!身为一介名人,却使出如此拙劣手段,岂不失了身份体面?老实讲,吾等皆瞧不起尔等所为!你不配称作读书之人,简直辱没斯文!”
    此时,有人高声喊道:“既有大才,何不吟诗一首,也好让我等开开眼界?枉费我先前对汝寄予厚望,本以为汝乃我大康王朝文化传承之希望所在,孰料此刻方知自己终究是所托非人啊!你算哪门子文人雅士?分明就是个招摇撞骗之徒!”
    李奋缓缓说道:“既然如此,我本不想作诗的,实在是极不情愿啊!今日在墨香楼也不过是凑凑热闹罢了,却不曾想惹怒了诸位。也罢,那我便作上一首吧。遥想去年寒冬腊月之际,我为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毅然离开故乡踏上赴京赶考之路。一路上感慨万千,遂作诗一首,今日就念给诸位听听吧。”
    言罢,李奋清了清嗓子,声情并茂地吟诵道: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李奋声情并茂地朗读完《别董大》后,并没有在意周围人的反应如何。此时此刻,整个场面异常安静,所有人仿佛都沉浸在这首诗所带来的意境之中,难以自拔。
    紧接着,李奋缓缓开口道:“想当年我埋头苦读之时,常常感到内心空虚无物。每当遭遇困境时,我便会作诗一首聊以慰藉、自我宽慰。今日在此,我也愿将这些诗作与诸位分享一二,同时更期望能与各位一同探讨切磋。要知道,世上绝无轻易得来之成功。如今你们眼中所见的我,不过被冠以‘当朝书圣’及‘诗词无双’之虚名罢了,但又有谁知,在那一个个漫长的白昼与黑夜之间,我始终手捧书卷,挑灯夜战,勤奋努力且从未停歇过啊!”
    言罢,李奋稍作停顿,然后轻吟出以下这首名为《破障》的诗:
    漫漫长夜独守房,
    青灯黄卷伴身旁。
    困苦难耐思无尽,
    吟诗自勉心不慌。
    字里行间意徜徉,
    墨香四溢韵悠长。
    千磨万击终有时,
    破茧成蝶任翱翔。
    奋读之路困难重,
    疑惑不解心迷蒙。
    坚持不懈寻答案,
    破除障碍见光明。
    聚精会神勤思考,
    专心用功心不摇。
    知识海洋任遨游,
    书海泛舟乐逍遥。
    过了许久,现场的人们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他们开始低声交谈,对刚才那首诗赞叹不已。显然,这个人确实才华横溢,名副其实、当之无愧。这首诗简直完美无瑕,毫无破绽可言。我们这些人自然是望尘莫及啊!真是令人钦佩至极。
    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个人,除了肖正远之外,都纷纷向李奋鞠躬行礼,表示敬意。白天波感慨地说道:“李公子的诗作堪称绝世佳作,实在令在下敬仰万分。您就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啊!唉,看来我跟您之间的差距可不止一星半点呐。能与您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既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悲哀。”
    温舒颜也不禁感叹道:“果真是会试头名,才情过人,文采斐然。如此聪慧绝伦,将来必定大有作为,前途无量啊!说得真好。你们只看到我表面上被赋予了诸多荣誉和称号,却不曾知晓我在无数个漆黑的夜晚里埋头苦读,付出了多少辛勤努力,流淌了数不尽的汗水与泪水。”
    东宫太子赵一天看着眼前的人,不禁感叹道:“此人便是李奋啊!这诗作得着实精妙无比,令人回味无穷,简直是精美绝伦、朗朗上口啊!再看这书法,笔力刚劲、龙飞凤舞,实乃佳作!‘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好句!说得真是太好了!”
    一旁的西平王世子赵康也附和着点头称是:“此人的诗的确作得不错,亦颇具才情,称得上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只不过听闻其性情略显孤僻冷漠,甚至有些桀骜不驯、自视甚高,似乎不大擅长与他人打交道。”
    东宫太子赵一天微微一笑,表示并不在意:“但凡身怀大才之人,多半会有些独特的个性。所谓恃才傲物、孤芳自赏也是在所难免之事。若本宫连如此大贤都无法包容接纳,那又怎能以德行感化众人呢?不过他所言极是,旁人只见我等风光无限、位高权重,却无从知晓我们背后所付出的诸多艰辛与困苦。这话实在深得我心,本宫感同身受啊!对于此人,还是多加关注为宜,切不可刁难打压于他,但也莫要过度纵容宠溺。“无需关照此人,任由其自然发展即可。”
    西平王世子赵康恭敬地回应道:“遵命,殿下。微臣知晓该如何处理此事,并会尽快转达相关指示。然而,据闻他与勇毅侯府关系密切,似乎有意成为侯府的成龙快婿呢。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东宫太子赵一天微微颔首,表示自己对此事亦有听闻。他接着说道:“关于他和勇毅侯府小姐的联姻之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不再是什么秘密了。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勇毅侯府,你们只需铭记一点——天下之人皆为我王之臣民,九州之地尽归我王所有。”
    此外,今日众人的表现相当出色。赵一天转头对赵康吩咐道:“稍候你去安排一下,将这五位以及墨香楼的东家和他的兄弟一同邀请过来,大家聚一聚,相互结识一番。毕竟日后还需长久共事,尤其关乎到太子妃一事,务必要慎重行事才好。”
    哦对了,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需要立刻去办。那便是将太子妃今日所作之词精心装裱起来。务必要选用最为优质的宣纸,以展现其墨香四溢、纹理细腻之美;同时,还需邀请技艺精湛的装裱师傅亲自动手,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此一来,方能不辜负这篇佳作的风采。听明白了吗?万不可有丝毫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