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我终究是个外人。
作者:铁拳羞羞   奋进最新章节     
    金立仁大声说道:“请大家安静!请诸位保持肃静,切勿喧哗吵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品味入选的这五首诗作。此次评选可谓别具新意,我们仅关注诗歌的意静,而不拘泥于作者的性别、年龄、贫富状况或功名地位等因素。如此一来,方能最大程度地确保公平公正。”
    话音刚落,原本喧闹的台下瞬间变得鸦雀无声。紧接着,首位登场的正是那个不太招人喜欢的肖正远。只见他轻拂衣袖,然后高声自我介绍道:“在下肖正远,出身于书香世家,亦是书法大家。我家祖上乃当世书法宗师,而本人也自幼博览群书,学富五车。”
    我朝着那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宫殿方向遥遥拜谢,心中满怀着对皇帝陛下的无限敬意和感激之情。今日,恩科放榜,榜单之上,我的名字赫然在列——我又一次中举了!
    这不仅是我个人寒窗苦读多年的成果,更是皇帝陛下隆恩庇佑所致啊!想当年,我一介寒门学子,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坚持不懈,终于得以金榜题名。如今再次登科,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我内心澎湃的激情和壮志豪情。于是乎,我挥笔泼墨,即兴赋诗一首:
    「圣主恩泽似春雨,
    士子承恩心感恩。
    愿效犬马忠君侧,
    鞠躬尽瘁报皇恩。」
    此诗虽简,但却饱含了我对皇帝陛下的忠心耿耿以及愿意誓死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今后定当加倍努力,不辜负皇帝陛下的厚爱与期望,为国家、为百姓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在这里给大家献丑了。我这一首诗的名字叫《鸿鹄志》
    心怀壮志欲凌天,才华横溢赋诗篇。
    效忠帝王展宏图,意气风发似谪仙。
    东宫太子赵一天说:这首诗做的不错。这个人还是有些忠心的。再仔细看看吧。“欲凌天”“展宏图”等字眼表达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同时,“才华横溢”一词也说明了作者的才华。而“效忠帝王”则体现了作者的忠诚。全诗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帝王效力、一展才华、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
    在场的众人纷纷鼓掌叫好,脸上露出钦佩之色。肖正元心中更是无比得意,他挺直了身子,目光扫视着四周,仿佛在向所有人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就。
    接着,他将视线投向了一旁的李奋,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挑衅地说道:“怎么样啊?上次让你侥幸赢了一局,那只是因为本公子心情好,故意放水罢了。可这次嘛,你恐怕连获胜的机会都没有咯!”
    面对肖正元的嘲讽,李奋并没有动怒,而是淡淡地回应道:“你不过是区区一个举人而已,有何颜面在我这位会元面前嚣张跋扈?但平心而论,今日你所作之诗尚算不错,公正对仗,意境明晰,想必也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
    听到李奋竟然夸奖自己,肖正元顿时喜笑颜开,他扬起下巴,故作傲慢地说:“哼,算你这家伙有点眼光!既然如此,等有空的时候,你就乖乖来给本大爷赔个不是,那么以前的事情便一笔勾销了。”
    这时,金立仁站出来插话道:“好啦好啦,诸位请稍安勿躁!接下来,让我们有请下一位登场的才女——她可是咱们京城出了名的大家闺秀,不仅容貌出众、气质高雅,而且才华横溢,实乃难得一见的奇女子呀!”
    孟知雪微微垂首,朱唇轻启,声音婉转如黄莺出谷:“近些时日心境不佳,偶得一诗,愿与诸君共享,权当取乐,还望勿怪。”言罢,她轻吟道:
    深闺怨妇泪潸然,独坐窗前思万千。
    花容月貌无人赏,寂寞长夜伴绣帘。
    心中情思绕肠转,良人未归难成眠。
    遥想当年欢乐时,如今只剩忧愁缠。
    诗作既出,底下众人神色各异。有人面露讶色,轻声叹息:“姑娘呀,你正值青春年华,怎会如此哀怨?”亦有人调笑道:“姑娘莫不是思念情郎了吧?”更有甚者直言夸赞:“姑娘此诗甚妙,才情过人,只是怨念稍重了些。”
    孟知雪闻言,双颊顿时泛起一抹红霞,娇羞不已,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应对,只得匆匆垂下头去,不敢与众人对视。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金立仁站起身来,朗声道:“在座诸公皆乃博学之士,切不可行为轻浮、言语放荡,以免有损自身风度。今日咱们只论诗词,不谈他事。”
    西平王世子赵康说:大家都是读书人。不要如此语言轻率。对孟小姐这般轻浮。孟小姐也是京城有名的大家闺秀。他的父亲也是当朝四品大员。诸位小心说话。
    金立仁面带微笑地说道:“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今天的第三位才女——赵丽华!”
    只见赵丽华身披一袭轻薄如纱的白色长袍,脸上戴着一层薄薄的面纱,宛如仙子下凡一般。她轻移莲步走到众人面前,然后缓缓揭开面纱,露出了绝美的面容和温柔的笑容。
    赵丽华轻声说道:“小女子不才,已嫁作人妇。从今往后,理应尽心尽力辅佐夫君、教育子女。今日在此,特赋一词献给我如今的夫君。”说完,她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深情地望向远坐在一旁的东宫太子赵一天。
    赵一天听到自己心爱的妃子竟然要当众为他吟诗作词,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喜悦与激动之情。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赵丽华,期待着她即将吟诵出的佳作。只见赵丽华轻声开口:好的,
    《白头吟》
    执君之手,与君偕老。
    岁月长河,共度朝暮。
    红尘有你,此生足矣。
    愿君与我,相依白头。
    朱颜易逝,情却如初。
    眉眼含情,心如明镜。
    执子之手,与子同游。
    共赏繁花,岁月无忧。
    相伴此生,不离不弃。
    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琴瑟和鸣,知音相伴。
    岁月静好,与君白头。
    李奋微微颔首,轻声说道:“姑娘此词意深情真,乃是欲借此抒发愿与夫君相依相伴直至白发苍苍之情,着实精妙。由此可观,这位姑娘与其夫婿情意笃厚,实令吾等钦佩不已啊!‘执子之手,与子同游’,岁月静谧安好,愿与君子共度白首年华。如此动人心弦的山盟海誓,真真是羡煞旁人,在此衷心祝愿姑娘得偿所愿。”
    金立仁紧接着附和道:“恭贺姑娘觅得良人佳配。愿您此生美满幸福。今日小店特备下纹银三千两,权作贺礼。确属难得佳作,实在令人感佩万分。”
    西平王世子赵康亦难掩兴奋之色,赞不绝口:“这位姑娘所作之诗,当真是别出心裁、清新脱俗,令人闻之动容,堪称今日诸多诗作中的翘楚。还望姑娘莫怪小王唐突,斗胆将此诗誊抄一番,定要传扬至京城各处,以供世人品鉴。”
    面对众人的赞誉,赵丽华却始终沉默不语,宛如一朵静静绽放的莲花,遗世而独立。李奋见状,稍稍拱手,言辞恳切地表示:“诸位,于墨香楼而言,在下毕竟只是个局外人,原本不该妄加评论。然而这般绝妙好词,实乃千古传诵之作,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赵丽华心中仿佛被一根尖锐的鱼刺深深刺痛着,痛得她几乎无法呼吸。而当她再次听到李奋说出“我是一个外人”这句话时,那种痛苦更是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让她整个人都变得无比虚弱。
    她只觉得自己的身体像是瞬间被抽干了所有的力量,双腿发软,眼前的世界也开始天旋地转起来。她不禁在心中暗想:“李大哥啊,你怎能如此狠心地说出这种话来伤我的心呢?我又何尝不想与你携手共度一生、比翼双飞呢?可现实却让我们无能为力啊!”
    他毕竟是那高不可攀的皇权之人,我们之间有着无法跨越的鸿沟。想着这些,赵丽华的泪水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再也控制不住地顺着脸颊滑落下来。“李大哥,你为何要这般待我?如今我已身为人妻,但我对你的情意从未改变过啊!又何必如此苦苦相逼呢?难道你不知道我内心真正的想法吗?我也渴望能够与你长相厮守,不离不弃啊!只是我有太多的苦衷和无奈啊……”
    为了家族的利益,更为了保护李奋周全,赵丽华不得不舍弃自己的幸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她原以为李奋会明白她的良苦用心,会体谅她所面临的困境,然而事与愿违,得到的却是这般令人心碎的回应。此刻,她不禁感到茫然失措,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曾经的付出是否还有任何意义可言。
    赵丽华轻声说道:“诸位实在不好意思。小女子近日身体略有抱恙,难以继续相陪,还望各位海涵,就此先失陪了。”言罢,她微微躬身施礼,随后转身缓缓走下高台。与此同时,西平王世子赵康见此情形,亦紧跟着一同离去。
    此时,金立仁高声喊道:“接下来,请我们的温舒颜温先生登场!”
    温舒颜稳步走上前来,他先是向众人行了个礼,然后缓声道:“我多年来潜心求学,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其间目睹黎庶之苦、苍生之难,心中感慨万千,遂作诗一首,以表心境。”
    《苍生泪》
    闹市皆朱门,路有冻死骨。
    权贵尽锦食,黎庶空饥腹。
    农耕苦无田,织作寒无屋。
    吏胥猛于虎,苛税犹剃肉。
    苍生泪满眼,何处是归宿。
    李奋仔细品读这首诗描绘了社会的不公平,富人生活奢侈,而穷人却在街头冻死。农民辛苦劳作,却没有自己的田地,织女辛勤织布,却没有温暖的房屋。官吏如虎狼般凶残,苛捐杂税如同割肉一般。百姓们泪眼婆娑,不知何处才是他们的归宿。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民生的疾苦和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金立义听完之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钦佩之情。他暗自下定决心,日后定要努力学习,不能再整日窝在书房之中,仅仅只是听闻和阅读书籍而已,而是应当走出去,亲眼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李奋面向温舒颜,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表示敬意。他说道:“先生您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实在令晚辈深感敬佩。如今天下苍生生活困苦,我们这些读书人理当效仿先生,心怀天下。”
    温舒颜微微一笑,回应道:“承蒙先生谬赞,您有如此胸怀,实乃难得。相较于先生而言,无论是书法、文章还是才华,我都是望尘莫及啊!今日得以与先生一同登台,真真是三世修来的福分。”
    李奋摆了摆手,接着说道:“诗词写得精妙绝伦又如何?无非是用来博取众人眼球罢了。真正值得敬仰的,是那种为国为民、忧心忡忡的高尚情操。我与先生可谓是一见如故,只可惜相识太晚啊!先生所作之诗,已非单纯意义上的诗歌,分明就是一幅生动鲜活的众生乞食画卷啊!”
    温舒颜微微一笑,轻声说道:“李公子所言极是,与君相识,犹如久别重逢。你我当真是互为知音啊!待到日后闲暇之时,我定会登门拜访,向您请教学问。愿我们能共同努力,去做那些应尽之事。”
    李奋欣然回应道:“如此甚好!其实,我正有一计划,欲筹办一场道场。此道场乃是众人切磋学术之地,所涉学问并非仅局限于传统经典如四书五经、礼易春秋,更涵盖广泛领域,诸如农学、农时、水利、治河之道以及礼仪、节气等等。无论身怀何种专长,皆可在此畅所欲言,相互交流探讨。且待活动结束后,再寻人将其间所得逐一记录成册,整理成一部典籍。”
    到那时节,还需恭请您亲临现场开坛授课。万万切莫推脱啊!否则可真要伤透我的心了。
    温舒颜赶忙答道:“公子此举实乃流芳百世之壮举,小人自当竭力襄助,并深感无上荣光。必不辜负公子所托,倾尽全力而为之。公子兴举此等盛事,善莫大焉,功果无量,请受小人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