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拜师
作者:旧檀   古邑侠踪最新章节     
    次日晨起,周紫苏前来请安,并叫吃早餐,问他:“兄长昨晚睡得可好?可曾听见或看见什么?”
    秦时月按实说:“窗外似有声,可是风声、叶落声?但似又不像。因在你家做客,高墙深院的,觉得安全,也就没有多想,未起身一看。”
    周紫苏笑笑,说:“嗯,兄长很实诚,感觉也很灵敏。以后若是觉得有什么动静,起来看看也无妨,我们家很自由的。”说完抿嘴轻笑。
    吃完早餐,秦时月说要回去,周紫苏坚决挽留。
    时月想,团里的常规工作,其实他在与不在,也没多大区别。以前他没来,不是照常运转?
    文物案子的事,光他心急也没用。何况人家警察局都不急,保安团的庄团长也不急。
    就像“西山川”的事,他都起了很好的头了,却一点下文都没有。唉,皇帝不急太监急,总不是个事嘛。
    至于工余吃吃喝喝的事,去了伤身误时,不去伤感情得罪人。他人不在单位,反而免了诸多的麻烦,得一个清静。
    也让人家多一份清静。像他这样的,真去了,庄厚德、马有福他们反而忌讳,因为他们之间,本质上心气是不相通的。两拨人在一起,如泾河与渭河的交界、东海与黄海的交界,清浊分明。
    也罢,我且在这神仙之家再叙一日。他们身上,实在有太多吸引他的东西。
    这么一想,时月也就答应再住一晚,喜得周紫苏拍着手将身子转了好几个圈。
    当晚,时月多了个心,就寝后没有脱衣睡觉,还将窗户的插销都拔开了,便于随时开窗,并且不至于弄出声响。
    然后收拾好行李,和衣坐在床上,一边静心打坐,一边留意着窗外的动静。
    时近午夜,窗外飒飒声又起。时月悄悄起身,从窗缝里张望。
    正是月色满园,花园里的一切尽收眼底。
    有两个人影,走马灯似地在那里旋转,一会儿飞身蹿上假山与围墙,一会儿又翩然落地滚翻,但不管是上蹿还是下跳,两手似有东西飞出,击得树上果叶索索飘落。
    看得入神时,他慢慢将窗打开,忽听一声“着”,但觉鬓边凉风一掠,“嗒”的一声,窗门上已经挨了一击。
    细看却是一棵无患子果子,打扁了粘在木窗上。
    时月这才想起,这房子四周,种的可都是无患子、金桔等结果子的树,原来这些果子可以用来当飞镖的呢。
    再看下面,已人影全无,刚把窗关上,打开房门,眼前已站了两个人,却是周紫苏和他爷爷。
    时月几乎就没有多想,“扑通”一声跪在楼板上,说:“仙长在上,恳请授我武艺,晚生不胜感激!”
    周止泉将时月挽起。三人来到周老房中坐定。
    这时,周白苏闻声也走了进来,拎了水壶帮大家沏茶。
    周老在太师椅上坐定,呷了口茶,缓缓地说:“我周某择徒甚严,且早已收山。多年来,家中也从未留人过夜。今番既已被你窥破,再看你为人磊落真诚,又对紫苏有恩,就破例再收一个徒弟吧,从此功德圆满,也是你我之间的缘分!”
    “是啊,爷爷功夫了得,却已归隐多年,也该收个关门弟子了,可传您的衣钵!”周紫苏在一旁开心地说。
    老爷子捋了把银须,悠悠地说:“往事不堪回首。自从当年儿子离家不归,我一直责己对他家教过严。眼下这后生,虽是萍水相逢,但观其眉宇之间正气浩荡,甚合我意,呵呵。”
    时月跪着向老爷子抱拳行礼,说:“师父在上,请受小徒一拜!”说完恭恭敬敬地在地上连叩三个响头。
    这秦时月在地上向周止泉行完拜师礼,被师父搀起,继而又对着周白苏、周紫苏姐妹鞠躬致礼,说:“多谢两位师姐玉成好事,时月在此谢过!”
    周白苏脸含羞涩。
    周紫苏却吃惊地睁大眼,转向爷爷说:“爷爷,我和他这辈份,我看就算了吧。白苏姐姐长他几岁,做他师姐自然够格。可我呢,要比姐小好多岁,怎么当人家的师姐啊!”
    老爷子笑笑,说:“学艺之人,先进师门为长,这是常理……可这年纪轻轻的做长辈,也难怪你不习惯,呵呵……”说完看着秦时月,暗自沉吟。
    这时月本是冰雪聪明之人,得知紫苏想法,便直率地说:“师父在上,假如紫苏姑娘不嫌弃,就做我的小师妹如何?”
    “这还差不多!”周紫苏脱口而出,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答复太快,忸怩地抚着长发,转着身子,一脸娇羞地瞟着爷爷。
    老爷子开心地一拍腿,说:“佳日多好风,吹云到此间。住云,住云,今日驻彩云也!好,‘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唐·王勃《滕王阁序》)人生相逢,乃是宿世修来的缘分。那就这么定了,我的小孙女就委屈一下,屈作师妹吧,哈哈哈……”
    周紫苏一听,马上左掌右拳,以掌盖拳,向秦时月行了个英雄礼,说:“周紫苏见过秦师哥!”
    秦时月也拳掌相合回了礼,唤了声“愚兄秦时月见过紫苏师妹”,然后又向师父周止泉、周白苏行礼,说:“感谢师父、师姐!往后还望多加教诲,不吝赐教!”
    之后,周老爷子带秦时月来到正房东边的一处抱屋,虽非大门,只是过道门,但仍然十分讲究,正上方嵌着以梅、兰、菊、竹四君子为图案的砖雕,还有四个字的阳文:闻鸡起舞。大门两边石条上刻着明代寒溪子的诗:
    万卷图书销日月,
    一湾鸥鹭共朝昏。
    也有一个小天井,正房在东面,南北两侧则是厢房,非常安静。
    周紫苏告诉他,两处厢房,分别是她们姐妹的绣房兼练功房,正房是祖师殿。
    三人来到东面正房。
    迎面地上放着三个草编的蒲团,上首一张楠木案几,陈列着香炉、线香、火柴等物。
    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是一位长须飘飘仙风道骨的老者,在松下双手拄刀而立。
    周紫苏告诉秦时月,那画上的老者,正是周家的祖师爷周侗。
    时月大惊:“这周侗不是岳飞的师父吗?有“铁臂金刀”之称。”
    白苏说:“正是。他是我们屏峰园周家的近祖。”
    老爷子按照师门所传的规矩,焚香叩拜,然后指点秦时月行过跪拜礼,也向他陈述了宗门的规矩,核心是16个字:开门效忠,闭门守身;上马击贼,下马读书。
    意思是外要忠君爱国,内要洁身自好,并且文武兼修。
    秦时月说:“师父放心。其他事情时月也许办不到,但这16个字,我是一定能做到的,也与我的人生信条甚为相合。”
    老爷子点点头,看看两位孙女。两位孙女也向爷爷和秦时月点点头,表示认可。
    礼毕,一行人进入北首的练功房。
    房间靠东陈列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十八般兵器。架前一溜放着几个蒲团,看来是供观看演武的人打坐所用。
    三人在蒲团上坐定。
    只见师父与师姐、师妹三人一撩袍裙,便轻松地坐了个双盘。
    待秦时月坐时,三人含笑看着他。
    秦时月点点头,一上座也做了个单盘,虽然离双盘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足已让周家爷孙仨惊奇。
    他们原以为,秦时月初次打坐,会跟许多人一样,用的是散盘,两条腿是放不平的。双腿相交后,膝盖会竖得跟搭草舍用的树段一样。
    秦时月告诉他们,小时候得过老家一位和尚师父的传授。
    周师说:“那是你的因缘啊,合该你跟修行有缘,好,好!”
    时月说:“只是我不够努力,所以多年来始终只是单盘。”
    周师说:“单盘,腿上有些筋膜是拉不到的,一些经络穴位也就刺激不到。双盘,身子更中正;再加上五心朝天,便于吸收天地间的能量。这就是为什么练上乘功夫,最好采用双盘的原因。”
    周紫苏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持之以恒,小小一个双盘,又怎能难倒秦大哥这样的英雄好汉!”
    四人正聊得起劲,时月却“啊哟”一声,记起什么似的,说了一句:“你们等我,我马上回来!”说完径直往楼上抱屋的客房跑去。
    过一会,他气喘吁吁地回来,将包裹放在三人面前。
    原来是在庙下狮子山白猿洞所得之物。
    他先将银锭取出,再拿出金萧功法,二物一并敬献给师父。
    老爷子看后,微微颔首,说:“这些银两,价值不菲。既然徒儿没有贪念,以后就当作修桥铺路、扶危济困的善款吧。这箫,是南屏山慧日峰金竹林所采,可惜你目前还用不上。与通常的箫相比,此箫超短超细,属于小巧玲珑形,但只有内功修为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方能将它吹响。功夫层次低,声音会显得单薄。随着功力的上升,声音会越来越饱满,越来越好听。这个功法呢,确实很独特,讲究松静安舒,目的在于打通经络,培养内劲。此功不意守,不导引,因此不会走偏,很安全,属于上乘的内功。内劲足了,持箫点穴自然力透筋骨。”
    说完,老爷子拿起案几上的火柴,抽出一根,随手一掷,只听“卟”的一声,火柴梗钉在了对面的门框上,把秦时月看得眼睛都瞪圆了。
    周紫苏在一旁解释说,爷爷最擅长的正是内功,并且能将内劲贯于火柴、树叶等很轻的物体,已到了飞花掷叶均可伤人的地步。两人每值天晴之晚,在院中纵跳穿梭,练的正是轻功与暗器。
    姐姐白苏喜静,所以练的是气功,还有道家张三丰所传的十三势软手。其功法功理,与你书上所传的白猿松柔功十分相似,几乎如出一辙。
    “别小看姐姐的这几下软手,看似软绵绵的,其实以柔克刚,并且变化无穷,以不变应万变。”
    时月听了,敬佩地点点头。
    他现在知道,什么叫“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的道理了。
    好多人咋咋呼呼的,其实不过是个俗人,甚至俗不可耐。
    真正的高人,往往其貌不扬,而且多沉默寡言,深藏不露。但在关键时刻,又能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
    周师于是趁热打铁,向时月传授了调心调息和周天运行之法,而且结合白猿先师所传功法来练,只放松,不意守。
    秦时月专注地听着,生怕漏了一个字。
    当晚,他按照周师所传,反复放松身心,从会阴到命门到百会一线,明显已连成一线。
    旧檀有《戏赠师妹》诗云:
    有心依诺来寻友,
    无意即成座上宾。
    为遂女儿灵感动,
    一声师妹可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