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余韵成梦
作者:旧檀   古邑侠踪最新章节     
    只是始皇虽去,却余韵未了,否则也就没有后来的秦梦以及那么多纪念他的地名了。
    传说秦始皇渡江那天凌晨,夜晚侍寝的楚女不知是劳累了还是着凉了,凌晨忽然发起烧来,娇躯无力,无法起床。
    为了不耽误行程,在征得始皇同意后,丞相李斯与太监赵高一商议,决定让楚女留在白升养病,另派一名侍卫和一名宫女照顾,大队人马仍按时渡江。
    拜完大禹陵,始皇未从原路返回,那楚女等三人自然没有机会归队,滞留在了白升。
    那时的会稽已经是个热闹的城市,皇帝驾临,自然又是美人如女、美食如山。
    不管西施东施,只要是面相妩媚、身材撩人的,一律都往老皇帝寝宫里送。
    什么会稽山、古越龙山、花雕酒,只要是上点名堂的老酒,一齐从尘封的酒窖里搬出来。
    霉干菜、酒糟肉、臭豆腐,看上去发臭发霉的,只要是味道好的,都纷纷呈上。
    如此一来,只有几十户渔家的小小白升郡,连同那个楚女、宫女和侍卫,很快就被老皇帝忘得一干二净。
    也有一种说法是,渡过云龙江之后,前晚快乐过头的老皇帝备感疲劳,到会稽祭过大禹陵后,体力已经不支。加上越女和老酒的日夜折腾,实已自顾不暇,哪有心思对付下人?在北上回宫的半途,溘然驾崩。
    秦始皇死后,随行的心腹各怀鬼胎,为掌权一事大搞内斗,乱作一团,谁还有心思顾念留在白升之人?
    后来,李斯、赵高这些权臣小人先后被人害死,留在白升的三名下人自然从此断了与朝廷的所有联系,却因祸得福,也远离了朝廷党争。
    三人组成家庭,一夫二妻,恩爱度日,并得子孙绵延。
    据说白升后人为秦始皇归途中的暴毙,分析原因,得出了四个“过度”:
    美食过度,造成消化障碍。
    美酒过度,造成肝气消耗。
    美色过度,造成肾精亏损。
    丹药过度,造成铅中毒。
    据好事者考证,在云龙江白升的那个夜晚,老头儿兴奋过度,一夜驭女数次,之后直接趴窝,连翻身下床的力气都没了。
    个中真相,恐怕只有那晚侍寝的楚女才最有发言权。
    据说那楚女因天降姻缘嫁给侍卫,才知道那夜皇帝老儿确实是透支了。
    只为孔武有力的侍卫,一夜驭她多次的机会也是屈指可数,何况出巡途中的秦始皇,已经是一个49岁的人。
    后据秦时月所查,49岁的年龄,在后世属于中年,但在公元前210年前后,则实在已属老年。
    据有关资料显示,那时男子的平均寿命,也就秦始皇这个寿数。女子略长,为56岁。
    如果是从养生的角度去分析,在白升一夜的快乐,确实是始皇命终的元凶。
    酒后行房,等同于涸池而渔。年轻者行了还会有,年老者行了就得走。
    又兼是在冬天。按照道家和中医的讲法,严冬肃杀,一切宜藏。
    性事宜兴于春,藏于冬也。严冬行房,对于一个老年人而言,无疑等同于挥刀自刑。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这是有“诗佛”之称的王维说的。王维活了69岁。
    “人生七十古来稀”,是“诗圣”杜甫说的。可见王维的长寿。
    由此可知,长寿的秘诀在于“万事不关心”,也就是清心寡欲,特别是要远离女色。
    以王维为例,其长寿的主因,当然与闲居辋川乡间有关,与吟诗作画、饮茶品酒、弹琴舒啸有关,但主要还是懂得养生,善于自律,吃斋念佛,洁身自好。
    试想,皇帝的别墅不要太多哦,喜爱琴棋书画的皇帝也不少哦,却九成短命,何也?色也。
    色乃伐命之斧,故有“色字头上一把刀”的古训。
    做皇帝的,后宫三千,佳丽环拥,那命根子岂能忙得过来?于是笃定折寿。
    始皇帝在严冬季节弄成“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活泼局面,结果自然要付出代价:49岁快活,49岁挂了。
    秦梦云龙江边的“三美”侍候,倾力打造了中国第一个皇帝最后的狂欢,也成就了他最后一抹辉煌。
    欢娱过后的秦始皇,像一颗燃烧的流星划过江天,坠落于荒野。
    难怪连楚女与侍卫的后人都觉得这个“白升”不好随便攀缘,连秦始皇都福薄难当,何况普通人?
    于是,当楚女、宫女和侍卫的子孙中有人做了本地县令后,为纪念父母之来历,也为了追慕始皇之圣名,遂将“白升”改名为“秦梦”。
    秦梦,就是秦始皇之梦,秦国之梦,强大之梦,百世之梦,长生安逸之梦,吉祥如意之梦,男女老少都喜欢的梦。
    自然,也是秦时月的梦。
    此刻,他又释卷负手,立于窗前看风景。他的目光竭力往云龙江上游搜索,落在两山之间最窄的那一截,也就是县志记载中始皇过江的那一段上。
    此时的秦时月,内心不乏欢欣。
    有通过多年的抗战,逼日本人“还我河山”之欣。
    有少年得志,衣锦还乡,小儿依止乳母之欣。
    有可以通过努力工作,报效党国和父老乡亲之欣……
    是的,他的家国情结很深,很深。
    儿时,父亲就为他讲岳飞、杨家将、薛家将等爱国故事,听过三侠五义、七侠五义等侠客好汉辅佐贤相忠臣为民除害的故事,培养了朴素的爱国情操。
    12岁离乡念寄宿制学校,一到周末,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回家与父母团聚。
    由于求知欲强,课堂内喂不饱,饥饿的小时月课余就到处搜罗小说演义,常常看得废寝忘食。
    这种长期的对古典小说的阅读,培养了他根深蒂固的为国为民情怀。对忠臣爱之入心,对奸臣恨之入骨。
    另外,也让侠客情结深植他的内心。
    他渴望拥有一身所向无敌的武艺,梦想能凭三尺长剑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行走江湖,铲除人间不平事。
    报考军校,他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自己是个乡下人,一点门路都没有。
    发榜那天,看到自己的名字位列红榜之上,他和父母都心怀感激,感激考试的公开、公平、公正。发誓日后一定要做事公道,维护公平与正义。
    于是,从踏进军校大门那天起,他就淡化了个人的感觉,把自己当成了国家大机器上的一颗小螺丝。
    在身体的锻炼上,更是下了猛药。跑步、负重,压腿、下腰,俯卧撑、仰卧起坐,射击、格斗……每天夙兴夜寐,勤练不辍。
    长年累月练下来,成就了他一副好身材,四肢修长,肩宽腰紧,六块腹肌清晰可见,浑身上下没有一丝赘肉。
    身体素质也发生的根本性的逆转。小时经常患的伤风感冒、发痧中暑,进军校之后,再未出现。
    连起初晕车的毛病,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反而喜欢上了速度,喜欢开快车,骑骏马,越快越刺激。并且反应灵敏,上山下坡,应变自如。
    一切要从党国利益出发,这是上峰训育他的,也是他时常用来提醒自己的。
    9月4号,日军向国军递交投降书。9月8日,秦时月就被上峰安排到秦梦任职,自是一种光荣,也体现了上峰的栽培意图。
    出发之前,秦时月久久凝视孙中山像和蒋校长的戎装照,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尤其是看着中山先生那双双眼皮很深的眼睛,还有他唇上的白髭,就会想到他老人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训词,觉得肩头的担子沉甸甸的。
    他内心不想参与在正面战场与中共军队的交战,现在组织上派他到后方挂职,自然是万般珍惜,也决心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来回报上级的信任与关爱。
    旧檀有《拟出塞》诗为叹:
    一轮明月照苍山,
    阅尽浮华泪始干。
    何处英雄歌落暮?
    洞箫千古咏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