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白升仙事
作者:旧檀   古邑侠踪最新章节     
    上回讲到,秦时月星期天主动“加班”,提前到单位作了“报到”。
    他对办公条件,总体上还是满意的,至少符合干净、整洁的基础要求。
    让他特别满意的是,案头居然放上了县志,办公桌对面的墙上还贴上了最新的秦梦挂图。
    这两样东西,都是他十分喜欢的。
    下楼时,他在楼梯上遇到一个人。
    来人三十多岁,长相清秀,一双眼睛透着干练和机警。
    他好奇而探询地看着秦时月。
    时月将身立住,含笑与他点头。
    来人突然开口问他:“您是新来的秦团长么?”
    时月回答:“正是,请问您是……”
    对方马上上前握手,惊喜地说:“秦团长,可把您盼来了!”
    原来,他是秦梦保安团秘书科副科长金不换。
    他今天来,也是想再看一下,秦长官的办公室还有什么需要添置的。
    之前,办公室的卫生和布置,都是他负责安排的。
    “已经很好了。特别要感谢你为我准备的县志和地图。”秦时月欣赏地说。
    “啊呀,起先我也没准备,但后来想到,您是黄埔军校的高材生,又是战区司令部的长官,所以很可能会需要这两样东西。”
    “特别是地图,以后工作上也需要的。”
    金不换补充说。
    接下去,金不换又陪秦时月去往宿舍。
    两人一路走一路聊,让秦时月对新单位和全县的情况,多了不少了解。
    包括这秦梦县名字的由来。
    原来,事情还得从秦始皇身上说起。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长途跋涉祭拜会稽山大禹陵,曾在云龙江畔驻留。
    却说这云龙江的滔滔波浪,挡住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纵横九州的铁蹄。
    大队人马车驾受阻江边,眼见江水泱泱,却不知何处可以过渡,又见天色将晚,便只能在江边设帐。
    正值十一月严冬,荒江如练,众人手中虽有地图,也不知这小地方是哪里。差人去问江边的渔翁,才知到了白升郡。
    这个郡县制,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时设立的。白升在那时就能设郡,足见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白升?为何取了这么个怪怪的名字?”秦始皇听了,一时来了兴趣。
    匆匆赶来的县令,便一五一十地向皇帝汇报。
    原来,这地方竟然与道士鬼谷子有关。
    鬼谷子的身世很神秘,也不知道他生于哪一年,只知道是他娘吃了未婚夫坟前的一株水稻,怀了孕,生下了他,故名鬼谷子。
    鬼谷子身怀绝学,曾任楚国的宰相,后来隐居深山,一边修道,一边讲学,培养出上千名出色的弟子,其中最着名的有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李斯、吕不韦、白起、徐福等。
    这些名字,听起来都是响当当的,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
    白升山是鬼谷子的修仙地之一,秦时月少时有幸到过。
    那个白升山,当地老百姓因日日上山樵锄,颇不以为然,称之为“猪婆岩”,而在地方志上,则甚是抬举,敬称为“毗卢岩”。
    有佛学知识的人多半知道,这“毗卢”可不是普通的名词。
    毗卢舍那,是大日如来或法身佛的通称。
    毗卢帽,是一种高僧所戴的帽子。
    《西游记》中的唐僧,就戴了这种帽子,显得端严异常。
    秦时月因实地去过,他倾向于第二种意思。只为那溜长长的岩石是围绕着山体呈弧形绕转的,而且呈倒梯形状,岩根缩进而岩梢扑出,远看就是一顶巨大的毗卢帽。
    这毗卢岩以山幽、崖长、洞奇、水清而着名。
    数百米长的石崖上,有深浅大小不一的岩洞。
    洞前泉水潺潺,自岩根底部涌出,四季涓涓不绝。
    中有谷扎大小的一个水潭,名曰“灵应池”,据说水的满浅能与月华相应,池内泉水奇清无比,触之冰肌侵骨。
    这样清幽的环境,一看就是适合修仙学道之人隐居的。
    历史上便有多人在此隐修,其中着名的有鬼谷子、葛玄、葛洪等人。
    那鬼谷子所居之洞,就在毗卢岩缀萝壁。
    由于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服气养生和变化之术,膝下又弟子如云,故当地人尊称他为“鬼谷先师”。
    据说,那日一早,鬼谷先师声称自己疲劳欲睡,让弟子们不要前来打扰,在洞内石床上卧睡。
    日中,在隔壁洞中打盹的书童忽然看到洞外似有白光闪过,以为是闪电,天要下雨,却又不闻雷声,雨也一直没有下来。
    后来,道童再去看石床上的鬼谷先师,却哪里还有人?唯留衣服而已,而且连衣带都未解开。
    经事后推断,弟子们一致认为先生已白日飞升羽化登仙。
    从此,鬼谷子修道所在的西岩山被称为“白升山”,住过的洞被称为“升仙洞”,睡过的石床被称为“升仙石”,山下的小村也改名为“白升村”,所在的郡县当然也叫“白升郡”啦——人人都想做神仙嘛。
    其实,最想“白升”做神仙的,莫过于皇帝老儿嬴政了。
    为何?他日子好过啊。
    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皇帝以国为家,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全是他的,全由他支配。
    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住的是楠木房子,出行有车马侍卫,全天有美女帅哥伺候,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就是一样他要不到——长生不老。
    长生不老可谓历代君王的梦想。
    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已将皇帝的事业做得登峰造极,自然更想长生久视了,连做梦时都在想。
    即位以来,始皇他广罗方士,谈神弄丹,老想着自己长寿长寿再长寿,皇帝一世二世到万世。
    特别当秦始皇听到鬼谷子就是徐福的师父时,眼睛霎时一亮,为何?
    因为仅仅是那个徐福,在他眼里就已经是一等一的高人了,何况是徐福的师父呢?何况这位师父又是白日升天的活神仙呢!
    此前,始皇曾向徐福请教长生之道,徐福告诉他,东海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岛,中有不死之药,愿帮皇帝求之。
    始皇信以为真,多次拨给他金银财宝,作为访仙寻药的专项资金,可惜一直没有成功。
    后来,徐福说,仙人不仅要珠宝,更需要童男童女。
    于是,在出行找药的必备物资中,又增加了两千童男童女。
    可是,徐福再也没有回来,让秦始皇好生惆怅。
    随着身体的每况愈下,始皇对徐福的思念越来越切,也对神仙之事更为向往,于是以巡视九州、祭拜大禹为名,带了部下,冒着舟车劳顿之苦,踏上了求仙访道的征途。
    其实,只要冷静下来想一想,这秦始皇明明白白是被徐福骗了。
    你想,寻仙访药要童男童女干什么?那不明摆着是要找个地方去繁衍后代么?人家是要跑路了也!
    可惜,当局者迷。
    被长生不老欲望冲昏了头脑的秦始皇,哪里会想到这些事?
    他是多么渴望尽快找到不死之药,或者能够在哪里遇到出走许久的徐福他们,或者遇到真正的神仙。
    徐福走后,自然再无消息。秦始皇虽然失望,但也毫无办法。
    徐福杳如黄鹤,现在却忽然冒出个白升郡,还有徐福的师父鬼谷子,这是多么吉祥的兆头!
    皇帝老头一高兴,让太监上酒。
    这太监头头赵高听了,顿时欣喜若狂,公鸭嗓子拎得跟唱戏一般,说:“皇上有旨:上——酒——”
    别看皇驾威严,手下照顾也周到,一路美景、美人、美食侍候,可出门在外,舟车晕眩,始皇这一路还真是吃足了苦头,身体时好时坏,脾气也时好时坏,状态与情绪很不稳定,所以经常不胜酒力,所以有时吃饭并不上酒。
    这会皇帝竟然说想要喝酒,可把赵高等太监和李斯等大臣们乐坏了——他们也可以跟着有酒喝了哦!
    晚饭时金杯所盛,自然是白升特产的糯米黄酒,当地人叫做“老酒”,而且是知县从酒坊里找来的30年陈酒,叫“升仙酒”。
    始皇听了名字,自然龙心大悦,尝一尝,醇厚甘绵,于是开怀畅饮,很快就将自己喝得飘了起来,陶陶乎差不多已是神仙状态。
    美酒佳肴之后,侍女端上了秦梦有名的好茶——白升山的“升仙茶”。
    茶水茶水,有茶有水,好茶配好水。
    根据茶圣陆羽的体验,国内的茶叶与泉水,唯有如下搭配,方成至味:
    久负盛名的龙井茶,须用虎跑泉相煮。这泉,有“天下第三泉”之称。
    洞庭湖的碧螺春,须得江苏无锡的惠山泉相配。此泉有“天下第二泉”之称。瞎子阿炳的二胡绝唱“二泉映月”,就是诞生在这泓泉水旁。
    庐山的云雾茶,则要用发源于庐山汉阳峰的谷帘泉来相煮。谷帘泉自然就是茶水界的“天下第一泉”了。
    以上关于泉水的级别和档次,只是品茶人陆老先生的分法。
    济南的趵突泉也不必生气。它的“天下第一泉”的名号,也不是凭空得来,自有佳处。
    秦梦的“升仙茶”,在茶叶界默默无闻。煎茶用的泉水,也同样默默无闻。可事实上,两者皆是极品。为何?
    没有名气,是因为皇帝不知道,没进贡,没封过。
    说它们是极品,是因为东西确实太好。
    茶是罕见的老茶。
    茶树绵延在毗卢岩上方的山梁上,有千年的树龄,树杆比成人的腿臂还要粗。
    这山顶野生的千年老茶,本来就是聚精吸灵之物,加上周围群山环绕,无尘氛相扰,茶叶的质量自然是旷世稀有。
    泉是难得的清泉。
    毗卢岩缀萝壁下渗出的石隙泉、沙土泉,能不好么?
    从几丈高几百米长的岩石底下泛上来,经过无数层岩石和重重沙壤的层层过滤,可谓涤尽人间杂质,吸尽土壤、岩层和植物根茎的精华,自然是物华天宝之灵物,是醴泉中当之无愧的至宝。
    此茶此水,真系仙茶仙水,恰如宋人秦观在《鹊桥仙》中所言: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老茶仙水相煮,岂能不产生世上绝妙的佳酿珍饮?岂能不谛造独一无二的人间至味?
    仙茶仙水育仙人。
    据说自鬼谷子之后,有“葛仙翁”之称的葛玄,还有他的孙子,晋代的葛洪,都在这里隐居修仙过。
    葛洪在这里修仙炼丹很长时间,之后在秦梦转徙多地,后在白升山北去70里的一座山岭驾鹤登仙。
    老皇帝听完掌故,顿时食指大动。
    细察宫女奉上的茶水,果真其色莹碧;闻上一闻,其香幽远。轻轻啜上一口,其味绵柔,留芳齿间,缠绵不去,品质与境界远在众茶之上。
    始皇一时龙心大悦,搂过宫女抱于膝上。
    赵太监见了,忙命人奏乐,兼以香茶美酒及秦梦当地的特产侍候。
    一时,什么“干炒香榧”“椒盐白果”“干炸响铃”“黄金臭豆腐”“至味苋菜梗”“翡翠蒸茄子”等白升名菜,热腾腾端上桌面,吃得老皇帝一干人齿颊留香,连声叫好。
    酒过三巡,当新近进贡的几名楚地女子进帐献舞时,老皇帝的两眼都瞪圆了。
    只见帐内云鬟飘香,纤腰悦目,恍若嫦娥下凡,仙女起舞,加上耳边丝竹环绕,犹如置身月宫瑶台,把个老皇帝乐得心花怒放,不知今夕何夕。
    君臣欢宴,杯盘狼藉,尽欢而散。
    老皇帝龙心大悦后,顿感体力倍增。
    是夜,楚女中最美的一位姑娘沐浴侍寝。
    当衣衫被老皇帝层层退去,但见香肌胜雪,抚之柔滑细腻;柳腰圆润,堪堪二握;酥胸荡漾,如玉兔待桂;柳眉如弯,如新月出岫。再睹其双眼泛波,搂之欲接还躲,触之娇羞难当,真个是不娇自媚,不妖自艳。
    有道是:茶是花博士,酒为色媒人。
    老皇帝激动之下,一时奋不顾身,直赴巫山。
    于是乎,但见玉笛横陈,直叫人吹尽风月;惟闻花坞莺啼,真让人行遍千山。
    几番游龙戏水之后,老皇帝沉沉睡去。
    过后,有位白发老翁来到始皇面前,指点他从放马沙南行,至一江面狭窄处渡江。
    始皇开心之余,欲跳上马背前往察看。结果不慎失手跌仆于地。
    这一跌,就把老皇帝跌醒,眼见东方已白,自己却还枕在玉女臂上,方知刚才不过是南柯一梦。
    起床用过早点后,始皇命人召来县令,问其梦中所示之地。
    白升县令听了始皇之梦,当即跪呼:“恭喜万岁!”。
    始皇问其原因,县令说,皇上所说的梦中白发老翁,正是鬼谷先师也。
    鬼谷子所示之地,乃本邑汤家埠也。
    此地江面极窄,水流较浅,恰可渡江。可见皇上此去,必定大吉大利;皇上龙体,必定万寿无疆。
    皇驾启程。
    果然,在放马沙南5公里处,有一名为“汤家埠”的打鱼埠头。
    县令指挥手下征集渔船,安排皇驾顺利渡江,前往会稽郡。
    旧檀有《问仙》诗一首:
    人慕神仙事,
    神仙哪可寻。
    空山云雾起,
    何处觅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