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开设商业区
作者:法半夏   九宁传最新章节     
    大红布盖着一块匾额,中央的广场上,搭起一个台子,四周围满了百姓。
    敲锣打鼓声响起,季九宁和秦大勇一起走上台子。
    忽然,人群里,发出哄笑声,因为秦大勇紧张的同手同脚了。
    季九宁都差点儿没忍住,她走到前面,最先咳嗽一声:“大家好,我是季九宁,身边这位是秦大勇,今日,是咱们福暖县成立了的第一日!也是咱们秦县令上任的第一日。”
    她说罢,笑着向秦大勇拱手道:“以后这福暖县的百姓就交给你了!”
    “恭喜秦大人!”底下的人跟着起哄,到底是身边熟悉的人,没有以往对当官的那种胆怯和害怕。
    秦大勇脸上有些烧,但经过季九宁的各种鼓励后,已经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他笑着也往前走了一步:“我们大家能有如今这样的日子,全赖于咱们的小东家,我们大伙一起给小东家举个躬,表示我们的谢意如何?”
    “好!”大家声音一致,出奇的响亮。
    然后跟着秦大勇一起对着季九宁鞠躬道谢:“多谢小东家照拂!”
    “多谢小东家照拂!”
    季九宁抬手:“你们过得好,我就是开心的。”
    这时,魏宁威上前提醒道:“时辰到了,该揭幕了!”
    季九宁点点头,和秦大勇一起走到牌匾前,一人一边,抬手扯下红绸布,大大的福暖县三个字,映入眼帘。
    百姓全都欢呼起来,同时远处响起了鞭炮声,四面八方都有。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今天的太阳也格外的大,暖洋洋的照到人身上,心里也跟着热。
    秦大勇走向提早准备好的筐子,弯腰抓了两把铜板,向百姓撒去:“今日新县成立,我上任,给大家的喜钱。”
    季九宁都不清楚有这一遭,看着疯狂抢钱的百姓,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忙示意护卫队的人看顾着。
    但看着百姓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又看着那满满一筐的铜板,季九宁干脆自己也走过去,抓着撒,好歹能分散一下,不至于太拥挤。
    这一筐铜板,还是张氏和秦家上上下下凑出来的,他们秦家当初不过是帮了季九宁一点小忙,没想到,才短短几个月,秦大勇竟然成了县长,这可是官啊!即便不是朝廷任命的,那也是这几万人承认的父母官。
    对于老秦家来说,简直就是祖坟上冒青烟!骄傲又忐忑!
    新官上任先撒钱,这是当朝的习俗,寓意惠及百姓,也昭示着百姓臣服!
    锣鼓声再次响起,季九宁干脆命韩福生再去提两筐铜板来,她要陪着秦大勇游街,四条主路,她全要走一遍。
    所到之处,全要撒钱,百姓们没钱,她就给。
    既是为秦大勇造势,也是为了庆祝新县成立!今日特意调派了两千兵士,从山里出来,维护安全。
    县衙还在建,等建好了,这些兵就不必再回大山里了。
    而且城墙也得建!当初她建府,围的墙有三米高,那整个县城的城墙,起码高要十米。
    且说当下,韩福生命人抬着两筐铜板跟着季九宁身边,护卫队随行,锣鼓队开路,两人一把一把往外撒钱。
    百姓们激动的抢红了眼,哪怕是抢到一个铜板,也激动的不行。
    好在季九宁叮嘱护卫队看着,没有闹出受伤的事情。
    看着新建起的一间间屋子,一座座小院,有的门前还挂了红灯笼,贴了红对联!今日真是堪比过年。
    也是,再有一个月,当真就要过年了。
    水泥马路,宽十二米,商业主街道更是宽二十六米。路边还安装了灯柱,和广告亭!此刻广告牌还没打上广告,但灯柱已经亮起。
    是季九宁用蜡油加硝石,做的燃柱,可坚持两个时辰。季九宁这样做,只是想为夜生活延长几个小时。
    狂欢完时,燃柱也升起来了!街上的百姓却迟迟没有散去。
    商业房盖了一半,大概再有半个月就能完工。
    但站到吊楼上,能清楚的看到万家灯火通明!
    “好快呀,马上就来一年了,竟然干了这么多事……”季九宁一个人站到吊楼上感叹!
    叶青和叶香站在下面,听不清她说了什么。
    说起来,这两人也是才回来,还带回了县城里最新的消息。
    米粮涨价到一百二十五文钱一斤,且朝廷新派来的县令,刚刚上任不久,就意外暴毙,去世了,如今的隆阳城是沈州郡守派下来的人暂代县令一职。
    城里的街道上行人很少,路边到处都是乞丐和冻死饿死的人。
    官兵每日都要往城外的乱葬岗丢上几十人。
    所以在她们回来的第二日,王阆就被季九宁派去县城收购药材,拿着千秋令牌,带了三千五百两,购置一切所需药材,尤其治疗瘟疫的药材。
    王阆本不知治疗瘟疫的药,但季九宁给他写了个方子。他双眼冒光,当即带着暗卫和护卫队启程。
    同时,她也在琢磨,商业街的那几家铺子,都经营什么更好些。
    虽然,秦大勇上任了,但季九宁也没多轻松,魏宁威亲自帮衬着秦大勇熟悉每一项公务,这时,秦大勇才发现,魏宁威当真不简单,他似乎天生就熟悉这些事务,根本不像一个常年打猎的农户。
    而且处理起来,游刃有余。
    “舅舅,大勇叔现在适应的如何了?”季九宁今日叫了魏宁威和魏蓉嫣来,一起吃饭。
    “基本上已经熟悉了,处理起来倒也有一套章法,只是毕竟不曾多读书,看事情,难免直接了些。要不要,给他派个有才学的师爷跟着?”
    “嗯,这个很有必要,还有一事就是县尉的人选,舅舅觉得谁合适?”
    “县尉,关乎兵力把控,我觉得最好是咱们自己人,这县里的兵士终究是要调山里的来填充,何不直接调来,让陈武接管,以后也好直接安排。”魏宁威说着,给小时和小辰还夹了菜。
    “舅舅说的是,武力必须得掌握在自己手里,那就劳烦舅舅跑一趟,过几日县衙就建好了,到时候让他带着底下人直接来任职。”
    “跑一趟的事,你现在年纪还小,不宜多思多虑,对身体不利。”魏宁威说着给她也夹了一个鸡腿。
    季九宁笑着点头,看了一眼旁边乖巧吃饭的魏容嫣:“容嫣姐姐,最近如何?学医可还顺利?”
    “嗯,挺好的,我很喜欢这些,师傅夸我有悟性,适合做医者。”小姑娘眼里多了一份坚定,笑意盈盈的回道。
    “那就好,我打算在商业街上,给你们留一间铺子,上下两层楼,还带个后院,给你们做医院,你师傅当院长,你来当主任还有你其他几个师兄师姐一起负责,以后咱们全县百姓的治病吃药问题,就交给你们了。”
    她这话,可把魏容嫣给激动坏了,嘴里的肉都不嚼了:“当真?”
    “嗯,当真。”季九宁笑着点头。
    魏宁威也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先好好吃饭。”
    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了饭,只等几天魏容娟也就能回来了。
    下午的时候,叫来了韩福生:“韩叔,商业街上报名的那几家,都报备过经营事项了吗?”
    “报备过了,听说有些商户已经都快准备好了,只等着铺子盖好,装修呢。”
    “都是经营什么的?”
    “奴才看过报备文书,修铁铺子两家,饭馆子七八家,还有两家卖杂货的,再有几家是木匠铺子,还有一家是开成衣铺的,还有一家开豆腐坊……”
    一一记下后,季九宁道:“您收拢一下,咱们开一家大酒楼,一家粮铺,两家肉铺,再就是给王大夫把最大的那个铺子留下,做医馆。再留个大些的,开客栈!”
    “诺~”
    “另外,派人去外头收集些书籍和笔墨纸砚回来,再把火炉和木炭放到集市上,按批发价售卖,以后集市做成批发市场。
    顺便开始招聘各铺的人手,凡领了宅基地的人家,就放出府去。”
    “诺!”韩福生这才离开。
    现在最热闹的地方,依然是集市,集市上现在售卖的物品更多了,有鸡蛋,鹅蛋,临近过年,季九宁让人杀了两头猪,二十只鸡,来卖。
    说起来,有两头母猪下了小猪仔,一窝八个,一窝竟然十二个。
    还有鸡鸭鹅,也都孵出一批来,现在全都养在暖房里,为此季九宁还奖励了这些养殖人员。
    就连伺候十亩大棚的人家也全都赏了一波。
    现在虽然还是新建阶段,但已经很少再有饿肚子的人家,秦大勇上任后,季九宁让他做了民调。
    知道每家都是什么情况,而且现在全县的户籍重新开。
    旧户籍自己留着,以后在县里,用新户籍。
    而现在去集市不再需要出示户籍,也能自由进出,所以当猪肉和鸡鸭一出来的时候,瞬间被围满了人,好在有规定,每人只能割一斤!买一只。
    如此也能让更多的人家吃上肉。
    有那消息灵通的,经过一番打探,看上了广告亭的生意,一口气全包下了。
    但是这广告布,可不是简单的贴张纸就行,对方倒是用心,选用了木板刻画图案,再上色,配图配字,有新意,且更加特别。
    季九宁听后,也颇为欣赏,决定支持一下,当即定了一个广告位,用来宣传集市批发。
    手艺人的绝活,体现的淋漓尽致,集市的热闹繁华,让他雕刻的活灵活现,写着集市批发市场的大标题,侧面写着,一手货源,到集市,只批发,不零售。
    等广告一出,不少人,都去往集市上打听,才得知,真的以后要改了。
    于是趁着还没实行,纷纷多买些囤着,也有要开铺子的来打探,批发价,好些人买了不少材料,回去加工,准备开铺子售卖。
    县衙和商业街几乎是同时盖好,百姓们领了铺子钥匙,开始装修着各自的铺子。
    而陈武等人也全部搬回县衙,正式担任县尉一职,而他的副将也全部被任职。
    魏容娟的女兵则搬到了季府,成为女兵护卫队。
    老百姓忙着收拾自己的新家和铺子,人人想着日子如何红火起来,谁也没发现这些变化。
    就连外面的城墙已经起建了,都没人关注。
    经过商量,翁阳负责建城墙,而且还挖了一道护城河,正好引了大河的水过去。
    城墙高十二米,宽八米,长度,更是围了所有百姓的田地进来。
    种田不需要出城,甚至大河都直穿城内。
    腊月二十三,大雪又飘洒而下,但商业街却在这一天,正式开业了。
    所有铺子门口都挂着写了喜字和福字的大红灯笼,门牌一个个都气派的很。
    有熟豆坊,有糕点铺,还有酒坊,卤肉馆,品香阁,茶馆,馄饨铺,馒头店……
    各种各样的铺子,开着门迎客。
    县衙的官兵亲自上街扫雪,从县衙一路敲锣放炮,秦大勇亲自给每家送了一个红包,恭贺开业大吉!
    医院也开门了,民医堂,三个字高高挂起,喻示着为民而设的医堂,临街这边一共两层楼,远远的也能看到,后边的住院部,有三层,每一层有十二个房间,病床也备的齐齐的。
    魏蓉嫣开心的穿着特制的白大褂,站到门口,安排着前来问诊的百姓。
    王阆是三天前回来的,正好接上开业,此刻坐诊在离间,挨个号脉开药。
    煎药房里和抓药房,包括住院部的看护,都是韩福生临时雇佣来的,皆是识字,性格又稳重的。
    寒冬里,吃了大半年的苦,看诊的人极多,不消半日,商业街上开了民医堂看诊的事,在全县传开,好些人都寻了过来。
    住院部住的满满当当,喝了药,没有大碍的,就领药回家自己养着去。严重的就住在医院里。
    病床可免费住一晚,第二日再住,则要交住宿费,且,有规定,若是无需住院,则必须离开,不得占用病床。
    吃饭问题,因为有商业街,也得到了解决,出了民医堂就有好几家饭馆,来不及回家做的,就在饭馆里吃,还可以给病患带到病房里吃。
    此刻,季九宁正在医院斜对面的酒楼里,福宁酒楼,这是除了客栈和医院外,最大的一间铺子了。
    后厨就有两个,都是她府里出来的厨子,打下手的人,也是她从府里一并调过来的。给的工钱,比在府里干活时,多了一倍。
    一楼的大堂里此刻坐满了人,一共十五张桌子,门口备着免费的茶水,还有小菜。
    二楼和三楼都是雅间,此刻,季九宁和秦大勇还有魏宁威以及陈武和翁阳等人一起坐在二楼的雅间里。
    左边雅间里则是姗鸾和王姚和玉玲还有魏容娟等人,包括小时和小辰。
    右边雅间里是以韩福生为主,和郭明秋等副将。
    一道道菜从厨房端出来,香味儿飘了整条街。
    “九宁,这第一杯酒,我敬你,你喝茶就是。”秦大勇此刻有些感性,端起酒樽一口干了。
    季九宁懂他的心情,她曾经也爱喝酒的,但现在嘛,默默地拿起水杯喝了一口:“大勇叔,这才刚刚开始,未来,我们会有更大的舞台,各位,你们跟着我季九宁,相信我,也是我的荣幸,这杯酒,应该是我敬大家!来,我们一起干了!”
    她拿起旁边一小樽酒,与众人碰杯后,一仰头,全喝了。
    魏宁威正想劝呢,但见她没有丝毫不适,其他人也都豪气的干了,自己也只好干了。
    期间,郭明秋等人进来,给她敬过酒,她都一一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