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福暖县
作者:法半夏   九宁传最新章节     
    让季九宁没想到的是,翁阳三天了,都没来找她。
    而她也被拉着去了大棚里,顾婶一早就开心的来报,说是第二批菜种已经全部发芽了!就连黍田里,也长出不少苗芽。
    这预示着她们的种植成功了,后半年的粮食能接上了,这么多人就不会饿肚子了。
    “快看看,这都长有两寸高了。”
    “好,再去派人凿冰,一定要照顾好这十亩地。”
    “诺!”
    人逢喜事精神爽,季九宁看着到处忙碌的人们,心中也涌起无限斗志,这里就是第一个建设点。
    脑子里正想着如何云云,就听到小时跑来喊她:“姐姐,姐姐,你快来,有人打架了。”
    “嗯?谁打架?”季九宁忙检查一番小时,见他无碍才松了一口气。
    “是槐柳村的葛娃子,他说他在县学里读过书,都是老先生教,说女子不能教书,还说姚姐姐根本教的不对,秦晓春和虎子哥就与他打起来了。”
    “槐柳村的娃子?怎得到你们学堂里去了?”季九宁边走边问。
    “他娘在集市买菜,他自己跑到村里来和我们玩,然后小辰就带他去了学堂。”
    难怪是小时一个人来的,定是小家伙觉得自己犯了错。
    等季九宁到的时候,已经没什么事儿了,大人们脸上倒是笑嘻嘻的,就几个孩子脸上还气呼呼的,互相看不顺眼。
    小辰一见到姐姐来了,立马跑了过去:“姐姐~”
    他一喊,几个妇人也看了过去,她们已经知道那双生子就是季小姐的亲弟弟,刚刚她心里就直突突,生怕自家孩子惹麻烦,现在赶忙拉着孩子上前道歉:“季小姐,实在对不住,是这孩子他不懂事儿,快给季小姐道歉。”
    说着便按着自家孩子的脑袋就要他道歉,那孩子倒是执拗。
    也就五六岁的孩子,能送去县城里启蒙,可见这家人也是有些远见的。
    再看虎子几个,也都没伤着,季九宁摆摆手,笑着道:“无事,小孩子打闹,很正常。倒是你家孩子小小年纪识字,还去上过学,倒是难得。”
    “也就去了小半年,比不得两位少爷。”妇人面上谦虚,但还是能看出,因孩子得了夸奖而欢喜。
    “你去学堂里,那县城里的夫子都教了你什么?说来我听听。”
    妇人见季九宁如此问,顿时有些紧张的看着自己儿子,但葛娃子却一点儿也不紧张,他看季九宁也就比自己只高了一头,没大几岁,只当是同龄玩伴对待。
    说话时,还带着骄傲:“夫子教我们的可多了,有圣人言,古贤书,还有练大字呢,我都会写。”
    “哦?那为何圣人言?你可会背?”
    “多言,欺之蔽也;多思,欲之累也。潜静以养其心,强毅以笃其志。去恶于人所不知之时,诚善于己所独知之地。毋贱彼以贵我,毋重物以轻身。毋徇俗以移其守,毋矫伪以丧其真。能忍所不能忍则胜物,能容所不能容则过人。极高明以游圣贤之域,全淳德而为太上之民。”
    孩子的声音清亮高亢,妇人一脸欣慰,与有荣焉!
    季九宁的神色也认真起来,她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身后的姗鸾和王姚,见二人同时点头。
    她心里五味杂陈,这样的圣言,当真是教化百姓开智的,若是人人学习,又怎会有那么多的愚民。
    世家大族通过控制学识,来控制民众为他们所用,就连朝廷都只能任用世家子弟。如今已是悬崖百丈冰,看来她往后的路任重而道远啊!
    啪啪啪!季九宁带头鼓掌:“葛娃子,你可知道,圣人之言,具体何意?”
    顿时葛娃子气弱了几分,季九宁也只是笑笑,才六岁的娃子,能背会那一大段,已是不易。
    “小时,你可知刚刚那段话的意思?”
    小时走上前:“知道,舅舅私下教过我和弟弟。意思是说,多言,是因有欺人的毛病,多思,乃是受欲望之累。要用深沉安静来保养自己的心,要用坚强刚毅来使志向专一。在他人所不知时去恶,在自己独自知道的地方真心实意做善事。不要轻视别人而尊重自己,不要重视外物而轻视自身的本真。不要曲从流俗而改变自己的操守,不要矫揉造作而丧失自己的纯真。能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则胜过别人,能容纳别人所不能容纳的则超过别人。达到高明的境界而成为圣贤,保全自己淳朴的美德而成为太古的百姓。”
    一番话说完他还看向姗鸾和王姚,见两人都眼神赞许,笑嘻嘻的对他点头,顿时抬起来,似是又想到什么,慢慢放下抬着的下巴。
    走到葛娃子身边,一本正经的道:“葛娃子,你会背圣人言,已经很不错了,等路修通了,我们一起上学堂,姗鸾夫子和阿姚夫子,虽为女子,但其学识渊博,讲授法子有趣,我们村的孩子,都能听懂,不但学文识字,还知晓其意。哦,对,用我姐姐的话说,就是不但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哈哈哈!好,就听季清时的,我会为你们重新修建一所学堂,等路通了以后,所有人都可以上学堂。”
    “噢噢,太好啦,我们的小伙伴又要变多了!”小辰和虎子,还有秦晓春几个娃子,全都开心的原地蹦高。
    而被安慰了的葛娃子,也终于开心的笑了起来,他还走到虎子身边,拍了拍他,认真的道歉:“刚刚是我不对,向你道歉,以后我和你们一起玩,好吗?”
    “好吧,我就原谅你了,阿姚夫子说,我这叫,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对,我以后要当宰相!”
    童言无忌,但季九宁却受刺激不小,她要学习,抓住姗鸾就往家里跑。
    “快快快,你以后每日给我讲课两个时辰。”
    当天晚上,季九宁拉着姗鸾恶补,她实在差,这里没有三字经,但有更深厚的学识。
    她只会打打杀杀是不行的,必须要好好学习。今日也是被刺激到了。
    她这个来自五千年文化传承的人,竟然还不如一个不足四岁的小娃。
    她有个大胆的想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她的盛世,不仅仅是能让百姓吃饱穿暖,还要能够学习文化知识,开智慧!
    学堂的地址,也被选定,落在福暖村和下河村的中间,地势宽敞,可以建一所高楼。以后就是福暖村的标志!
    她叫来张家父子,将自己所画的图纸给他,随即想到翁阳,忙命人去把人给她找来。
    这是被任命后,第一次见季九宁,翁阳上前行大礼:“奴才见过主子。”
    “你现在独领一处事务,以后自称属下就可。”
    “诺!”
    “来来来,上前看看这个,这是我设立的学院大楼,主学堂在正前方,后面还有一排宿舍楼,左边是先生们的办公室和住宿的地方,右边是书楼,方便学子课下看书……前面广场简单的设立一些景致便可。”
    “如此大,怕是花费不低,且时间不会短,至少也得大半年!”翁阳当即表示,但他眼里的光又亮了几分。
    “无妨,先修路,等路修好了,再开始盖学堂,让你们来就是算算这个学堂所需详细,我好提前准备,到时候路修好,立刻动手盖学堂。”
    “诺,属下成立了三个门坊,张先生现在是木匠工坊的负责人,还有一个水利坊,一个土建坊。都有专业的人带领负责。这个是烧砖的土窑,建在了后山,您看看。”
    一张图纸上是两个大大的圆包,用来烧砖块的。只听翁阳道:“属下迟迟没来谢恩,就是在督建这个砖窑,昨日刚刚投入使用。想必今日傍晚,第一批青砖就能出窑了。”
    “你是个干实事的,我放心。有难处了,随时来告诉我。”
    “诺!”三人拿着图纸离开。
    她又独自琢磨到很晚,拿着炭笔写写画画。
    第二天一大早,韩福生拿着单子,跑了好几个地方。
    先是秦大勇,通知他多烧制些木炭,并拿去集市售卖。
    然后是铁炉房,烧制铁炉,五天内,要出一百个。结果铁不够,最多还能赶制三十个。
    于是一直清闲的叶青和叶香被派出去,采购铁料,姗鸾的两名暗卫随行保护。
    同时,各村也接到通知,上报需要购买火炉和木炭的人家,目前,每家最多只能买一个,且需要交银子。
    火炉的通知一收到,各家各户全都挤着报名,平日里没有银子的,现在也挤一挤有银子了,没有的跟人借,也要报名。
    短短三日,收上来九百多两银子。
    这段时日别看干的事不少,但是银子的收入却没有少,反而还多了。
    建宅基地,一套屋子十两!上上下下有两千多套宅基地。而且集市已经快开一个月了,收入稳定增长。
    还有就是各村的收入问题了,不能只出不进,所以她通知魏宁威,在各村的连接处,设立集市,酒楼一条街。
    六个村子,以怀山村为中心,福暖村在最北边,贯穿中间一条主商业通道,若是谁家想做生意买卖,开铺子,可以报名。
    季九宁包建,且免两月租金,往后每月支付一两租金即可,售卖的东西和铺面装修自行负责。
    流民里报名的人最多,就连原本在府里做事的流民,都申请想租铺面,季九宁哪有不同意,当即表示主持。
    不出五日,就有二百多人报名。
    一个月后,宅基地全部盖好,主路也已经全部修好,只剩下商业街还在建,最后一道水泥铺上去,所有路口被封起来。
    正好大家领了新房子,都在家里收拾,也很少有人出门。
    开路仪式,被魏宁威定在了五日后。
    季九宁召集了六个村的原村长,以及最近主事的各方主事人,在季家的门楼上商谈:
    “如今住宿和出行的问题,已经全部解决,六个村子,也融为一体,今天叫大家来,就是商议后续的发展,以及这个新的村子,谁来带领。”
    她话一落,众人都有些不解,一副不是你带领吗的表情。
    只听季九宁继续说:“福暖二字是皇帝赐下的,我想以后这里还用这两个字,但是村,太小,咱们六个村子合并,根据人口统计,老老少少加一起,已经三万六千多人了。所以你们觉得该叫镇好,还是县好?”
    “还是叫镇吧?”
    “我们这样的人口数可比五原县了,若是不考虑其他,完全可比作县了。”
    众人七嘴八舌,有说叫镇的,有说合适县的,这时,秦大勇站出来道:“咱们现如今虽只是刚刚合并,与真正的县城相比,的确落后了些,也不够看,但是咱们朝着那个方向发展,定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县!”
    “好!那咱们就叫县。”季九宁不给其他人磨磨唧唧的机会,当即拍板决定。
    其他人也只能摸摸鼻子,不敢吭声。
    “福暖县!翁阳,你命木工坊的人制作出来四个门匾!悬挂于东南西北四条主路口。”
    “诺!”
    “既然已是县,那县长,就得选举出一人来,我年纪太小,在背后帮衬即可,县长人选,就从你们当中选吧。”
    众人神色皆莫名有些激动,又有些迷茫,一个个心情复杂的很。
    倒是原福暖村的老村长站起身说道:“福暖县新建,后续发展还很大,需要年轻人来忙碌操持,我们这几个老的,就算了,管一个村子还行,现如今怕是会拖后腿。”
    他一说话,其余几个村的老村长,顿时把头缩了回去。
    年轻人当选?这里的年轻人倒是不少,但除了秦大勇外,也就两个流民,剩下的几乎全是季九宁的人。
    见没人说话,季九宁起身道:“那不如我说个人,你们看看,如何?”
    “好好好!”众人点头如捣蒜。
    季九宁笑着道:“不如,就秦大勇吧!”
    “啊?我?”被点名的秦大勇,一脸震惊!
    “对,就你了,好好干啊,我们都看好你。”季九宁随意的摆摆手。
    大家也都渐渐地看出来了,这说是商议,其实就是季九宁的一言堂,且也看出她心中早已有数。
    后面又商量了一些事情,也就没人再敢有别的心思了。
    倒是季九宁发话,让秦大勇从各村里,包括流民里选些能干的,品性好的人出来,一起协助他。
    等人走完了,被喜提县令大人的秦大勇,对着季九宁大眼瞪小眼。
    一个苦哈哈,满脸不知所错,一个笑嘻嘻的,呲着牙看他。
    “这,九宁,你身边能人那么多,咋就选我来当县令?我一辈子泥腿子,那能做了这么大的官?”
    “这可不算大官,一个小小县令罢了,好好干,反正有我呢。”
    她那些人培养出来,是有大用的,可不是当县令的。
    且秦大勇是此地土生土长的人,与村民更能融为一体,以后长久带在此地,治理一方,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