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作者:二百二十斤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什么?你说什么?阿拉坦败了?还死在了宁夏中卫那?”
    紫禁城,文渊阁中,今天的朱祁钰心情不错,闲来无事便来视察翰林院,希望看看翰林院里做侍讲学士的吕原,他听说此人能力不错,便打算试探一下,如果可以的话,酌情提拔提拔,结果便从急匆匆赶来的卢忠口中听到了这么一个消息。
    卢忠自从负责锦衣卫以来,每日都是夙夜不怠,经常熬到深夜,好在有所收获,凭借他的身份和在朱祁钰的信重,在朝中很受重视,覆盖了大明周边的情报系统也铺设得极为完善,也先发起突袭的第一时间,潜藏在巴图特部中的探子便拼死将消息传递了出来,送到了关内。
    等到阿拉坦带人出逃的时候,探子已经将他大略逃往的方向送回了大明,无奈阿拉坦的决定和探子的推测有所不同,探子没有想到阿拉坦居然会选择横穿整个沙漠,结果让阿拉坦选择了居心不良的宁夏中卫,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见朱祁钰惊讶,卢忠用力地点点头,说道:“对,大都督府留在宁夏镇的军情官已经收到了宁夏中卫都指挥佥事王勋的报捷文书,发给朝廷的报捷文书应该也已经发出来了,估计这两天就可以收到。”
    朱祁钰深吸了一口气,问道:“这个王......王勋难道不知道朝廷在暗中扶持巴图特部吗?而且阿拉坦已经明确表示了他是来投靠大明的,为什么这个王勋还要对他动手?”
    卢忠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臣斗胆猜测,朝廷扶持巴图特部的这件事儿发生时间太短,而且是暗中进行的,宁夏地处边关,没有收到消息也属正常。”
    “这个王勋见数千蒙古人靠近,还口口声声说是要投靠我大明,心中怀疑他们也属正常,如此一来,趁机对他们动手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朱祁钰不置可否,摇摇头说道:“朕的直觉告诉朕,事情绝对不是这么回事。”
    “卢忠,你给我好好查查这个王勋,看看他是不是在杀良冒功。”
    “按理说阿拉坦来投,肯定是提到过朕给他的许诺的,如果王勋假装不知道,把人骗进城杀了,那就是欺君,朕绝对不会饶了这么一个敢于杀良冒功的贼子的。”
    “是。”卢忠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朱祁钰挥挥手命卢忠下去,转头对着站在一旁的吕原问道:“吕侍讲,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他今天就是过来考察吕原的,现在有了机会,自然要试探一下吕原,看看他是否有能力分析这样的事情。
    当然,也只是分析,吕原毕竟只是个侍讲学士,虽然学问上没问题,但是实际处理事情的能力他却不知道,对于吕原的意见自然不能轻易相信。
    吕原虽然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今天突然过来,但是既然皇帝问起了,吕原还是不急不缓,低头思索了一下才回答道:“陛下,臣以为这个王勋该杀!”
    “说说理由。”朱祁钰在正堂的椅子上坐了下去,整个人舒展开来,对着吕原问道。
    吕原缓缓回答道:“陛下,自古以来帝王便应当以王道治天下,陛下登基以来,先是挽狂澜于既倒,拯救社稷江山,又设立政务院,任用王直、金濂等一众贤臣......”
    “停停停!”朱祁钰连忙叫停,说道:“朕之前的事情就不用你帮忙回忆了,还是直接说说你认为王勋该杀的原因吧。”
    “是。”吕原知道自己的马屁拍在了朱祁钰的马腿上,不过却仍旧没有一点慌乱和不好意思,淡定说道:“巴图特部南下来投,一方面是他们被也先击败,在草原上已经没了生路,所以不得不投向我大明,另一方面则是陛下的王道教化之功在起作用,让他们知道来了我大明之后,日子不会再像以前一样逐水草而居,随风漂泊,居无定所,所以他们必然是真心投靠我大明的。”
    “而王佥事这么一杀,虽然有所斩获,却也断了其他蒙古人的一条退路,让他们只能死心塌地的效忠也先,对我大明有百害而无一利,况且这也有损陛下的仁德之名,王佥事所做之事乃是欺君犯上之罪,当诛!”
    朱祁钰没想到这个马屁还是让他吕原拍成了,有些无语,不过现在也不是追究此事的时候,接着问道:“吕侍讲,朕想知道,在你看来,这个王勋为何要杀了巴图特部的阿拉坦?”
    吕原却是摇摇头,回答道:“回禀陛下,这个臣就不知道了,许是双方之前有什么过节,许是王佥事想要杀良冒功,许是这个阿拉坦心存不轨,事情的经过臣一无所知,故而不敢乱猜。”
    朱祁钰满意地点点头。
    这个吕原虽然有些油滑,想方设法拍自己马屁,但这也是朝臣们统一的毛病,即便是政务院那几个老家伙也都有事没事就会拍拍自己的马匹,奉承几句,方便朱祁钰同意他们的方案。
    朱祁钰满意的是,吕原对于不知道的事情没有胡乱猜测,既然朱祁钰说过了,巴图特部南下投靠大明,那么他的推测就要以此为准,而朱祁钰让他猜测王勋为什么要杀人的时候,他有变得谨慎起来。
    对于朱祁钰来说,这种人用起来是最舒服的。
    给他划定范围,他就绝对不会越权,给他设定目标,他就会全力以赴去完成,对于完成任务取得结果有极大的好处。
    而如果只给他一个大方向,他又会变得谨慎小心,一步步进行试探,不会越雷池一步,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少犯错,甚至不犯错。
    这两种做事的方法看似互相冲突,却完美地融合在吕原一个人身上,怪不得政务院那群家伙向自己推荐此人呢。
    看来自己的确要提拔提拔这个吕原了,再过十几年,这个吕原应该有足够的能力坐到政务院,成为政务院的诸理之一了!
    不过还没等朱祁钰开口夸奖他,吕原却又是开口道:“陛下,臣有一个怀疑,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朱祁钰没有阻拦他。
    不过是一个怀疑而已,又不是胡乱猜测,只是提供一个方向,朱祁钰没有理由不听听。
    只听吕原缓缓说道:“陛下,之前钦差被杀案就是发生在宁夏中卫附近的甜水堡,如今巴图特部又在宁夏中卫被歼灭,臣在想,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联系?”
    朱祁钰顿时想起来,之前的钦差被杀案就发生在王勋的辖地,那件案子还没破呢,原本以为是哪支蒙古骑兵干的,但是如今来看,事情未必是那么简单的,自己不应该将此事交给大都督府查办,虽然于谦可以信任,但是下面的人未必能信得过啊!
    朱祁钰立刻点头道:“吕侍讲言之有理,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地方,两件大案都是发生在宁夏中卫那里,的确有可能都和王勋有所联系。”
    “朕回头就让东厂安排人过去暗查一下,看看这个王勋在这两件事情里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
    之前朱祁钰已经将锦衣卫和东厂并立了,并吩咐卢忠和舒良分别有所侧重,锦衣卫偏重海外,在国内不再发展,而东厂则是偏重国内,增加人手打探国内的消息。
    对于这种安排,锦衣卫和东厂都很满意。
    卢忠满意的是锦衣卫不再需要被东厂辖制,自己做起事情来方便了许多,不用再凡事都要向东厂的太监汇报。
    舒良满意的是东厂可以有更多的人手,更多的人手就意味着更多的事情,更多的事情就意味着更多的权力,对于权力可以增大,舒良又有什么不满的呢?而且对于东厂的扩张,二十四监的太监们都是极为支持的,因为这意味着宦官一脉又有了重新崛起的机会,不必再夹着尾巴做人了,御马监的太监曹吉祥甚至亲自从腾骧四卫中挑选了一批人手送过去,希望在东厂里面有自己的一些话语权,而舒良也没有拒绝,只要负责东厂的人是他,手底下有什么人他才不在乎呢。
    朱祁钰感觉自己的安排很合适,于是不打算再继续逗留下去,反正他想要考察的都考察完了,再留下去也没什么用处了,于是起身说道:“吕侍讲,今天就到这里吧,你方才的建议和意见很好,朕很满意,回头继续保持,用心为朝廷服务,朕会让政务院择机提拔你的。”
    “臣谢陛下隆恩。”吕原纳头便拜,他在翰林院已经待了十几年了,如今终于等到出头之日了。
    朱祁钰笑笑,转身就往外走,哪知道吕原却突然叫住了他:“陛下且慢。”
    朱祁钰转回身子,疑惑地看着他。
    只见吕原恭敬说道:“陛下,您还忘了一件事儿,北征的大军是不是该撤回来了?”
    朱祁钰一拍大腿,叫道:“哎呀,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