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周家夫妇
作者:爱笑男孩大队长   末世:漫漫回家路最新章节     
    摘下护颈脖套,孟昉扭了扭有些僵硬的脖子。
    从京市到研究所有长达九个小时的车程。来的时候有相对舒适的越野车坐,但回去只能跟着军方的补给车队一起回去,坐在装甲突击车里。
    坐直升机虽然更快,但如果在空中突然遭遇灰雾,坠机几乎必死无疑,而坐车则还有一线生机。没有紧急情况的话,不管是研究所还是军队出行都更倾向于乘车。
    自己这排座位对面坐着一对五十岁上下、有些局促的夫妻,脚边放着三个半人高的行李箱。看起来不像是研究员,应该是家属之类的。
    不像周子力,孟昉平时并不关心这些私人八卦话题。自然也不知道这对中年夫妻是研究所里谁的家属。
    三人一路无话。早上九点出发,现在已是黄昏。距离研究所只剩下一个小时左右的路程了。
    孟昉转过身看向观察窗外,草原上的日落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在无垠的地平线上向自己缓缓展开。原本湛蓝的天空被晚霞染成了紫罗兰和粉橙色相交融的绚丽色彩。云朵边缘镀上了金边,仿佛连片的棉絮在余晖中燃烧。
    对面的中年女人注意到孟昉一直在扒着观察窗看外面,也好奇地转身向外窥视。
    “老周你快看外面!”中年女人兴奋地拽了拽身边的丈夫。
    “哇......真壮观......”男人也忍不住赞叹道,“我还是第一次见大草原上的日落。”
    “你还说呢。”中年女人撇撇嘴,“二十多年前刚结婚就说带我去巴市看大草原,结果一直拖拖拖,儿子都长大了。最后还是托孩子的福才来了次草原。”
    男人讪笑着回答,“那不是一直没时间嘛......”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悄然没入大地。橙红的天空已经开始变成蓝黑色,暮色如丝绒般柔和地铺展开来。
    慢慢地,夜幕降临了。
    看到对面的年轻人转回身子来,还处于兴奋状态的中年女人主动向孟昉打起招呼,“您好!您是......那个单位的人?”
    “我是。”
    “啊呀,真厉害。”中年女人由衷地称赞道,“我儿子跟姑娘你应该差不多同岁,也就是个研究员。”
    “什么叫也就?”男人似乎没听出来妻子明贬实炫的画外音,出言反驳道,“咱们儿子挺厉害了。没听他说那个单位不是一般人能进的?咱们这次能过去也是因为他啊。”
    “我可没说孩子不行!”女人瞪了眼男人,对自己丈夫的迟钝反应感到无奈,“而且能去他单位,儿子自己也说了是他上司帮的忙。到时候咱们得好好谢谢人家。”
    上司帮的忙?
    孟昉抬起眼皮,仔细打量着对面的两个人。
    眉眼间似乎是有点像。
    男人叹了口气,有些心虚地说,“人家是大单位的领导,什么东西都不缺,能少咱们这两盒阿胶?”
    中年女人则胸有成竹地说,“没事,别的东西不好说,但阿胶应该正对。”
    “为什么?”
    看到自己丈夫疑惑的表情,女人不禁得意起来,“你忘了?咱们儿子上次不是还要红枣说送人吗?估计就是给他上司送礼的。女人到了我这个年纪,养生补血都该重视起来了。送阿胶正对路!”
    听到这里,孟昉的嘴角忍不住抽了两下。
    倒也不怪周家夫妻误会,自己确实是研究所小组负责人中最年轻的那个。更别提普通人对于科学家的刻板认知都是起码四五十岁朝上的中老年人。
    夫妻俩结束了拌嘴式交流,男人试探着向孟昉发问道,“这位姑娘,我想问一下。到了那边,我们得干什么活啊?”
    “干活?”这次轮到孟昉愣了。
    “就是......”男人顿了顿,斟酌了下用词,“总不能白吃白喝吧?那边的单位肯定得让我们平时干活工作什么的。在京市时,我就在污水处理厂干活,我爱人在垃圾回收站工作。”
    说到这里,女人有些心疼地抓起男人的手摩挲着,不满地抱怨道,“污水处理厂那真不是人干的,我爱人的两只手都被乱七八糟的化学品腐蚀了。”
    “没那么夸张,我一个大男人,手糙点就糙点。”男人倒是不在意,“处理厂的工作已经算很不错了,起码不受冻,配给点数也给得多些。总比在外面修路挖沟好多了不是?”
    孟昉这才开始仔细观察对面的周家夫妻。两人头发黯淡无光,面色蜡黄,显然长期营养不良。虽然都穿了尽可能新的衣服,但他们的衣服上都或多或少有些难以洗去的污渍。
    回想了下研究所人员的外貌和穿着,和夫妻俩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根据周子力平时没事跟她聊天时得知,那些还有秩序的大城市中平民早已开始以物易物的地下交易了,日常生活用品是最受欢迎的交易货物,那些曾经价值不菲的奢侈品现在反而无人问津。
    “据我所知,在研究所的家属不需要做什么工作。”孟昉如实回答,“你们什么活都不用干。”
    “啊?真的假的!?”女人十分欣喜,如果不是被安全带束缚,雀跃的身体怕是早就从座位上蹦起来了。
    男人则冷静得多,对孟昉的回答还有所怀疑。皱着眉略加思索后继续问道,“不用工作,有这种好事?那您知道伙食方面如何吗?”
    孟昉细细地回忆了一下,研究所家属的伙食标准好像和他们确实不一样。
    研究所的伙食标准分为三级,最高的一级是自己这些科研人员们,和雾灾爆发前几乎无异。二级是行政人员和军方。三级则是所有家属和勤杂人员。
    至于三级伙食具体是什么,自己还真从来没注意过。虽然都在一个食堂吃饭,但科研人员是在二楼用餐,二三级标准的食堂则在一楼。
    在脑海中努力搜索着信息,孟昉总算大概回想起了一些自己路过一楼时的零星片段。
    “具体伙食我不知道。但主食和蔬菜肉蛋肯定是能吃饱的。”
    这次连男人都瞪着眼睛,张大了嘴巴倒吸一口气,“......我的天!等等,您说的主食,不会是指米饭白面吧?蔬菜是指绿叶菜?”
    孟昉点了点头。
    “天哪!我的老天!!!”女人脸上泛起红晕,兴奋得都快晕过去了,抓住丈夫的胳膊使劲摇晃起来,“有米面吃!有菜有肉有蛋!!还不用干活!!咱们儿子太争气了!!!”
    男人也激动得浑身微微颤抖,不住地舔着嘴唇,喉结连着动了几下。好半天才冷静下来,“是,是!咱们儿子厉害!!对了,别、别忘了是儿子的上级帮的忙,到时候一定要谢谢大恩人!”
    女人重重地连连点头。
    看着狂喜得都快有些精神恍惚的夫妻俩,孟昉得出了结论。
    看来外面的情况比想象中的更坏。
    还好自己在离开京市前把每个月的配给点数大部分都转给了老师。史教授如果知道肯定是不会接受的,但研究所在京市的行政人员自然有办法把点数神不知鬼不觉转移给教授,这就不用她操心了。
    但就连作为的首都的京市物资状况都如此糟糕,其他地方更别说了。
    留给研究所,留给自己的时间不知道还有多少。
    在秩序彻底崩溃前,自己真的能破解灰雾之谜吗?
    孟昉出神地望着观察窗外。
    漆黑的夜幕下,只有寥寥几颗星星在孤独地闪烁着,倔强地发出微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