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一 捣乱
作者:铁獭小宝   清平长乐最新章节     
    汉子双手被缚在身后,鹿鸣涧虽然没让他跪下,他却是老老实实地岔开腿跪着,坐在自己脚后跟上。
    他见了鹿鸣涧和唐珂杀人不眨眼的手段,哪里还敢有半分虚言,一张苦瓜脸都憋出了老实相:“回女侠的话,小的们都是活跃在周围各郡的江湖散人,纯是拿钱办事,实在什么也不知道啊!”
    鹿鸣涧哼了一声:“什么都不知道,你们就敢跨过龙门沙漠来寻衅?我这长乐坊恶名在外,外间盛传吃人不吐骨头,你们既然都是附近诸郡人士,怎么不晓得其中利害?”
    “女侠,咱们当然知道长乐坊也是有高手的,可咱们自忖纠集了这么多人,那东家又要求说,只需要对付您一个小女子……小的们情报未明,是猪油蒙了心,未曾料到您神功盖世啊!”这汉子汗流浃背,悔不当初,要不是被捆得结实难以动弹,他简直想给鹿鸣涧猛猛磕头,以求得她饶命。
    鹿鸣涧慢悠悠踱着步子,在屋内走了一圈,纳闷道:“书局联盟是个什么势力,我以前从未听说。”
    汉子结巴道:“书局联盟,就是每个城市都有的书坊、书局们,联合起来成立的一个组织啊,就跟镖局联盟之类的一样,能统一规定制版、印刷之类的定价,也会检查出书的质量,好维护市场的秩序吧?”
    鹿鸣涧瞄了汉子一眼,好笑道:“你知道的不少。”
    汉子讷讷道:“女侠见笑了,小的也算是在六郡间混了许久江湖,这些不算秘密的街头巷尾之事,还是能说上两句的。”
    鹿鸣涧“嗯”道:“那依你说,我这长乐坊遗世独立,我又许久未出,这劳什子的书局联盟为何要寻我晦气?”
    汉子张张嘴,未敢立刻成言,汗水越发密了,想来是怕自己答得不好,被这妖女一指头戳死。
    鹿鸣涧也不催他,自己坐下了,给自己倒了杯茶水,思考着。
    汉子吞了口唾沫,终于鼓起勇气道:“小的虽不明白其中关窍,但窃以为,女侠自己定然能想到——这商人无利不起早,花了大价钱雇佣咱们来搞事,还冒了风险,总要有赚头才是。”
    鹿鸣涧吹着热茶:“说些新鲜的。”
    汉子吓得脸色一青,语速都快了:“一种可能是,除了女侠,他们能得到更多好处;另一种可能是,女侠的存在,碍着他们赚钱了。”
    鹿鸣涧翘着脚,叠起二郎腿:“这其实都是同一种情况,我没想明白的是,我与他们的冲突在哪,除了我,这所谓的‘利’又从何处来……”
    “这两年,坊间来的人越来越多了。”
    唐珂收了摊子,来到鹿鸣涧家里,很不把自己当外人地一屁股坐下,端起鹿鸣涧剩了一半的茶水就喝。
    她这话没头没尾,鹿鸣涧却脑中闪过一线灵光:“坊里如今风气一新,不只是离得近的小村落,远些的各郡中,也有百姓陆续搬过来住。这其中,年轻学子犹多……”
    “不错。阿涧你网罗了众位好先生、收藏了许多书本,提供给他们学习,又不问学子收银子,在人家眼里,你岂不就是在破坏他们赚钱的路子、在给他们捣乱?”唐珂一针见血道。
    鹿鸣涧做这些事时,主要就是为了改善坊间的风气、教化年轻一辈的思想,抱着的完全就是做慈善的心态,没承想,居然会弄成这局面:
    “我从前来坊间,知晓这边是有正经教书先生的,我不知道是谁、什么水平,但总之,听说私塾要求很严,要得也很贵,而且他们与此间原先的管辖者关系处得不错,垄断了这种在昔日长乐坊算得上稀有的生意……
    “可是,后来我与二师父住下,于姐姐这边将书院操持起来,来蹭课的人越发多了,确实没有再听说有谁私下请先生的。”
    唐珂吃着鹿鸣涧买的甜果子,续道:“这边没法继续赚大钱,他们自然就离开了。”
    鹿鸣涧回想起自己办学的经过。
    一开始,她是仿照着长歌门的杨先生当年那般,只收很少的钱,教穷苦人家的孩子识字、念书。那时候,所谓的贵族私塾应该是还存在的,但那边并不以此为意,还对她的做法很是不屑,没想到,后来不光穷孩子们越来越多,周边村镇也有闻讯而来的孩子,甚至吸引了一些当地打工卖力气的底层成年人。
    这本来也没什么,但坊间的有钱人家开始也把孩子往鹿鸣涧的书院那儿送以后,私塾这边是坐不住了,开始视她为眼中钉。
    她本意是扶持穷孩子们,觉得富人家的孩子自有比她讲得更好的去处,来这里是浪费了,想劝他们回去,但一想院子里反正还有地方可坐,既然有教无类,就不应该阻止富人家的孩子来听课,终于也就是默许了。
    这两年,她做了坊主,从前于氏帮着她照看的义学讲堂便拥有了正经的地方,挂上了章放留下的牌匾。“长乐书院”,他的字就跟他本人似的,锋锐遒劲,银钩铁画,张牙舞爪的。
    教学的先生一开始只有鹿鸣涧和于氏,后来鹿鸣涧觉得,既然咱们要讲平等,让女孩子们来读书,学生是男女不忌,那先生们也应该大略参半才好。所以她在恶人谷放了任务,召集了些长歌门、万花谷、七秀坊等三大风雅门派的弟子们,来这边教孩子。
    不只是念书,后来连屠宰、猎兽、裁缝、掌勺、制药等生计活儿,也请了专业的人们过来教授,让不准备多念书、而准备学手段谋生的小孩,也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志向,早早去找门路,学习自己喜欢的技艺。
    而且,这些都不要钱。
    正如唐珂提醒她的,这些事,远处的人们或许尚不得知,但附近的居民们口耳相传,总会先后有所闻,经济条件不足以学习的孩子和他们的年轻父母,总有人会为子息计深远,愿意因着孩子的教育,而试试搬来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