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众将无能,蒋干报效
作者:思绪放空   三国之再世诸葛最新章节     
    蔡氏兄弟二人听到甘宁和阚泽密谋投曹时,心中便有些紧张不安,以为撞破了他二人的奸计,又素知甘宁勇武,恐被甘宁所害,二人急忙退出营外,又觉得无意中偷听了这么大的秘密,有些胆寒,于是二人一合计,派遣了一个士卒来陈亮处请他商议。
    陈亮听闻,便知这是阚泽故意试探蔡氏兄弟,就一封手书让那士卒带回。
    “二位舅舅,甘宁阚泽之事已知悉,白日不好前往营寨赴约,请勿挂怀。二位可下书给曹操,通报他知晓,若是甘宁阚泽是真投降,则此举可以让曹操不对二位舅舅起疑心。若是两人是假投降,那么这便是一出戏,想引诱你二人入瓮,所以,二位舅舅近来要避免和甘宁接触,防止他加害二位舅舅。”
    ......
    曹操连得几封书信,心中疑惑不定,便请来几位谋士升帐议论。
    “近日来,江南有书信来到,说那甘宁因救黄盖而被周瑜责打,心有反意,愿为内应。而黄盖受杖刑五十,堪堪废命,令阚泽前来纳降,后来又得蔡中蔡和来信回报,确有此事。但吾心中,还有些疑惑,其中真伪一时难以辨别。”
    曹操沉思片刻,望向众谋士说道:“不知诸君谁敢直入周瑜寨中,探听虚实。”
    话音一落,众将文武都面面相觑,全然不敢前往。
    后来一人站立而出,请愿过江,曹操一看,又是蒋干,真当又爱又恨。
    程昱见蒋干又想逞能,便冷言冷语道:“前番去往江东,蔡张二将因你丧命,此次前往,难不成又想要说服周瑜来降?”
    蒋干也不予理会,只是对曹操说道:“丞相,某前日空往江东,未能成功,深感惭愧。此番既然诸将无人敢往,臣愿舍身再往东吴,务必探听虚实,回报丞相。当然,若是程仲德愿为丞相分忧,干也可在北岸恭候君的佳音回信。”
    蒋干白眼翻视程昱,那程昱则被怼的哑口无言,又不敢真接话去往江东,只得愤愤闭嘴。
    曹操见大帐内只有蒋干愿意前往,也是欣喜万分,只是好生嘱咐他须见机行事,无论成败都早日归还,莫要被周瑜加害了去。
    蒋干听闻,感激涕零,连连拜谢,称愿为丞相捐残躯以报效。
    ......
    东吴水寨,鲁肃请陈亮前来商议破曹大计,周瑜说:“孔明先生,前日你我商议破曹需用火攻之计,然而大江之上一船着火,其余战船四散而开,该如何是好。”
    陈亮笑道:“大都督可知连环计?”
    “愿闻其详。”周瑜面露喜色。
    “可使一人前往曹营,教曹操将船只用铁链钉锁在一处,则火攻之计成矣。”
    “那何人可献此计呢?”
    “我有一好友,姓庞名统字士元,现在营中得任功曹,可派他前往献计。”
    周瑜纳闷,此人何许人也,有什么名气吗?曹操肯听他用计。
    “此人道号凤雏,才学十倍于我。”陈亮谦虚说道。
    周瑜心中纳闷,为何这么有才华的人,却只能在自己帐下出任功曹,于是望向鲁肃。
    鲁肃委屈巴巴的说:“庞士元早日来投奔都督,但是因为当时都督正在练军,又尚无战事,后来吴侯知晓此事,便只安排他在都督军中担任功曹,此后又无功绩,便也无从提拔。”
    正在思虑之际,门外守门军士通报,江北蒋干来访。
    无奈之下,周瑜只好对陈亮说:“这蒋干来访定是探听虚实,我在此拖住他片刻,还请先生出马,说服那庞士元为我往曹营献连环计。”
    “大都督,这蒋干来的正是时候,庞统去曹营正无人引荐,我知后山之中有一座寺庙,名曰乾清寺,我会请庞士元暂于此歇息,只要都督将那蒋干送往此处,其余事我自会安排。”
    “好,那就有劳先生了。”
    周瑜和鲁肃在营中招呼蒋干,陈亮则是直接前往庞统处于他商议献连环计之事。
    “士元兄,有大事。”
    庞统出帐迎接,陈亮则将和周瑜商议好的事情,一一叙述于他,庞统听罢业已知晓,便随同陈亮前往乾清寺,行走间,陈亮又将一封手书交由庞士元收好,告诉他此去碰到徐庶后交由他便可。
    “士元兄,那日送信碰着主公没有?”陈亮问道。
    “刘皇叔礼贤下士,确是明主。”庞统也没藏着掖着,直接讲话说明。
    “那此番过江之后,还回江南否?不若直接前往江夏,我于十一月二十日晚遍能回北岸,届时你我一同为助攻效力,匡扶汉室则是指日可待啊。”
    “哈哈哈,恐怕不止你我吧。”庞统笑着看向陈亮。
    “哈哈哈。”陈亮知道自己的计谋早就被庞统看破,也就不细说了。
    “那还得看你庞士元口舌是否犀利,叫那迷途之人回心转意了。”
    “那这番大功你可得先给我记在功劳簿上。”
    “士元兄请放心。”
    两人说说笑笑,一会便来到了乾清寺,周瑜早已安排兵士将此处打扫干净。
    “士元兄,那我就送到此处,祝愿兄此行马道成功!”
    话说蒋干在周瑜营中被一顿奚落,又被他遣送至一座寺庙内,还有几名军人服侍,他又怎么会不知,名曰服侍,其实看守。自己已经是瓮中之鳖,心中忧闷,寝食难安。
    蒋干趁着军士睡熟之时,偷步出门,看着满天繁星散落点点星光,独自一人也不敢行走于荒山野岭,只好半路返回,却是天黑失了来时的路,左顾右盼见,隐约听到寥寥读书声。
    “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以其文书画为《河图》也。禹王治水时,神龟负文列于背...”
    蒋干循着读书声仔细寻路前往,只见在山岩边有一间草屋,屋内映射烛光,有一人挂剑灯前,正诵古书。
    “这是何人,深夜还在读书。”蒋干思索间敲门请见。
    庞统开门出迎,只是蒋干来访,却是问道:“先生有何贵干?”
    蒋干行礼说道:“我夜宿山寺,睡不能眠,外出寻物,却不觉迷路方向,听闻先生诗书声,遍寻了过来。敢问先生高名。”
    庞统回礼,回答曰:“某姓庞、名统,字士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