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礼金
作者:偏爱年代文   穿越七零,带着妹妹下乡插队最新章节     
    “苟主任,虽然说山上的资源,也属于集体资产,不过杨大夫也分给大家吃了。
    咱们先说好,这可不算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到时候你们可不能翻旧账。”
    老支书陈大河活了大半辈子,翻脸不认人的领导见多了。
    “老支书,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对杨大夫非常欣赏,他高尚的品格,我非常的钦佩。
    他是如何帮助社员的,我也都有所耳闻,这样的好青年,是我们学习和嘉奖的对象,我怎么可能找他的麻烦呢!”
    苟主任说的义正言辞,还心虚得偷瞄了杨白衣一眼。
    心说他不找我的麻烦,我都烧高香了,怎么可能找他的麻烦呢?除非我活够了。
    别说他进山打猎,就算是打人,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也要站在他这一边啊!
    苟主任这桌本来就和主桌紧挨着,他们的对话杨白衣听得一清二楚,不过杨白衣并没有多说什么。
    不管苟主任的话是真心还是假意,只要听话就好。
    杨白衣要看的只是他的表现,至于其中有多少真心,杨白衣并不关心,他又不是美女,要他的真心有什么用。
    “别哭,你这个小犊子,还敢要杨大夫的钱,我看你是反了天了。”
    “等我问问杨大夫是怎么回事,如果跟你说的不一样,你就看我削不削你就完了。”
    几个妇女拉着哭哭啼啼的孩子们,来到主桌这里。
    “杨大夫,刚才小瘪犊子从衣服里掉出一个红包,说是在知青大院堵门要的。
    小瘪犊子不懂事,是我们当大人的没教育好,才让他干出这么这种缺德事。”
    大成子的奶奶田俊巧,拉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大成子,过来找杨白衣道歉。
    “杨大夫,这是从狗蛋和臭蛋身上搜出来的,我给您送过来了。”
    李秀莲这次倒是没打两个孙子,打算听杨白衣说清楚是怎么回事,再决定打还是不打。
    “杨大夫,这是二丫和家宝的,小丫头片子居然敢堵门不让你们去接亲,真是反了天了,等回去我就揍她。”
    “杨大夫,这是柱子的。”
    “杨大夫,这是石头的。”
    ……
    一群妇人纷纷拿出红包递向杨白衣,承诺会好好教育孩子。
    “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接亲时小孩子堵门要红包很正常,就是图个热闹,这种事情在城里很常见。”
    “快把红包给孩子们吧,俊巧婶子,你手咋这么快呢?看把大成子给揍的,脸都肿了。”
    大成子满是眼泪的脸上,一个巴掌印清晰可见。
    “大成子,我不是说了让你们把红包收好,你咋还是让你奶奶发现了?”
    看着大成子肿胀的脸,杨白衣又心疼又好笑。
    “大哥哥,我娘没给我裤子上缝口袋,我就把红包塞到裤子的松紧带里,不知怎么的就掉出来了,正好被我奶奶看到。
    她问我咋回事,我刚解释完,她就给我了一耳光。”
    想到这么多小伙伴,只有他自己挨揍了,大成子越想越委屈,站在那里哇哇大哭起来。
    “婶子们,快带着孩子们回去吃饭吧,门是我妹妹带人堵的,洛水市一直有这个规矩。”
    杨白衣看了小丫头一眼,小丫头赶紧移开视线,一副不关我的事的样子。
    “真的吗?杨大夫,您不会是怕我们打孩子才故意这么说的吧?”
    李秀莲不敢相信城里人那么会玩,彩礼给过了,新娘子就是自家的媳妇了,还敢堵门要红包,娘家人就不怕闺女嫁到婆家受磋磨吗?
    “真的,所以你们千万别打孩子,快回去吃饭吧,不然肉菜都被你们同桌的给吃完了。”
    “好,那我们就回去了。”
    杨白衣最后一句话,比说什么都管用,这么好的席面,她们活了大半辈子都没有吃过。
    河堤旁的后厨持续不断的上菜,她们不相信同桌的大肚老娘们,会好心的等着她们回去再动筷。
    “狗蛋,臭蛋,你们跑快点,能多吃一口就多吃一口。”
    “大成子,快点跑,肉菜都要被吃完了,你还有心思哭呢。”
    老太太们的想法很简单,自己的腿脚慢,可孩子们跑得快啊!
    自己吃不上了,孩子们能多吃上一口也是好的。
    至于红包嘛,肯定是不能还给孙子孙女了,不然今天的损失就太大了。
    “姥爷姥姥,你们先吃着,我去陪孙场长喝两杯。”
    苟主任只是自己用火系异能控制的一枚棋子,可孙振华和姚雪峰,是有真正的友谊在的。
    人家既然过来了,自己怎么也要陪着喝上几杯。
    这场婚宴,一直吃到半下午,孩子们吃饱了以后,早都不知道跑哪里玩去了。
    男人们酒足饭饱,也都离开了桌子,等女人们把空碗空盘子收拾好以后,男人们搬起自己家的桌椅回家去了。
    还有很多关系不错的女社员,留下帮忙打扫卫生,收拾残局。
    杨白衣把锅里留的干净饭菜,分给了留守到最后的社员。
    送了走所有的人,杨白衣一家总算能松一口气了。
    家里办喜事,热闹是真热闹,累也是真的累。
    “娘,这是收的礼金,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一共是一千零七十六块钱。”
    萧复兴把装钱的皮包,连同礼单一起交给暮雪。
    “怎么会这么多?”
    陈家屯一共一百户人家,居然收了一千多块的礼金,平均一户十块钱还要多。
    这是什么概念,早知道现在普通农户娶媳妇,彩礼也才不过三十五十的。
    “徐会计对我说的时候,我也不敢相信,所以我特意看了一下礼单。
    苟主任和孙场长,两个人都是上了一百块钱的礼,姚科长也上了六十。
    知青们上的都是二十,大队长和老支书上的是三十。”
    “那也够多的,除去这些,还有六百块左右的礼金,对于普通的农民家庭,绝对算得上重礼了。”
    暮雪打开礼单,发现社员们送的都是五块居多,十块或者两块的也有一些。
    “大外孙,这礼金你收着。”
    暮雪知道,自己一家不过是外来户,大家送这么重的礼,完全是因为自己大外孙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