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性格缺陷
作者:人腚胜天   贵妇险中求最新章节     
    看着林辉语无伦次的说着,康丽红也坐起身子,问道:“什么时候抓到的”,这个新闻康丽红也关注好久了,他杀了那么多的人,特别还有那么多小女孩,真是个狠心的人,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昨天晚上,今天一早就发布新闻了,记者都去黄淮采访我爸了,网上都有照片了,我爸终于可以歇歇了,说不定过两天就能飞过来,跟我们一块过年。”康辉一脸兴奋的说道,今年过年老爸就把表妹送回市里,又赶回去加班了,连个团圆饭都没有吃完。
    “还飞过来,案子破了,他只会更忙。”康丽红说完拿起笔记本打开网页,看起了事情的详细报道。
    林平看他们几个围在康阿姨身边,心里痒痒的,也连忙凑过去,康阿姨斜躺在沙滩椅上面,从上方看去,露出精致的锁骨,林平咽了咽口水,抬头看到李亚光莫名其妙的笑着,连忙转移目光,弯腰凑近看起了笔记本上的新闻。
    屏幕上一个标题就长长的一串,“儿时连鸡都不敢杀的他,为何3年流窜神州4郡,一把锤子锤死67人?”
    除1名女性是活着被杨大海强奸的,其余22名受害者均是奸尸,且受害者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未成年少女,最小的仅9岁。
    光看到这些文字,就让人咬牙切齿,杨大海的第一次心理扭曲是在新泽2000年9月末,他来到肖家村,伪装成卖货郎进行踩点,选中了仅有一个老妇带着两个幼童(一男一女)的留守儿童家庭。
    10月1日深夜,杨大海潜入提前选中的“猎物”家,先是快速杀死老妇和小男孩,随即杨大海又向睡在另一个屋子的小女孩头上砸去。
    实施性侵期间,小女孩忽然清醒,奋力反抗。为了不被人发现,杨新海再次对小女孩重锤,确定死亡后,他完成了性侵,这是杨新海所犯的第一起奸尸案。
    在此之前,杨大海早就有强奸前科,有两次强奸未遂,和两次强奸成功。杨大海第一次强奸女性发生在新泽99年夏天,他去一个农户家偷自行车,看到女主人正在熟睡,他见色起意,将偷盗升级为强奸,该受害者没有声张,杨大海全身而退,这就更加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
    2000年8月,杨新海第二次实施强奸,同样是在盗窃时发现女主人颇有姿色,将犯罪行为升级。但他并未杀人,只是拿砖头砸晕了男主人,用绳子将其双手反绑,当着男主人的面,侵犯了女受害者,被强奸的女受害者也曾试图反抗,杨大海只是打晕了她,也没有伤害这对夫妻的两三岁的孩子,只是这一次的经历已经让他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手段变得更加残忍和血腥。
    转折点发生在第一次奸尸女童案,杨大海的性心理变得更加扭曲,他体验到了只有把人杀死以及强奸少女才能得到一种安全感。自此之后,杨新海每偷盗一户人家,必杀人。如果有年轻女性或是未成年小女孩,杨新海一定先杀后奸。而中年或老年妇女,杨新海则没有“性趣”。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杨大海第一次使用四磅八棱锤作案,而且从这个时候起,四磅八棱锤就成为杨大海固定的作案工具。每次犯案,杨大海都会买一把新的四磅八棱锤,导致后来人们听到“掂小锤的人”,都心惊胆战。
    连环杀人犯的做案流程或作案模式,一旦越来越固定,也就意味他们的犯罪心理越来越趋向稳定。
    一个冷血的变态杀人狂魔彻底形成,杨大海作案已经不需要什么明确的动机和理由了。
    他想杀就杀,他心情不好了,会杀人,他性欲来了,也会杀人。
    杨大海为何动辄杀人全家?为何只奸尸?他是如何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远的?这就不得不回顾杨大海犯下累累杀人案前的生活和感情经历了。
    新泽68年,杨大海生于一个守田人之家,他父母一共育有6个子女。杨大海排行老四,村里人都叫他杨老四,后来就变成了杨老实。
    他个头不高,仅有1米6左右,他是家里也村里唯一一个在镇上读地高社的孩子,在子女多的家庭里,最受宠的就是老大和老幺,老大是第一个孩子,做父母的自然疼爱,老幺又是最小的孩子,凡事都要让着他,自然也最得宠,而子女多,杨父和杨母就忙着挣钱养家,自然忽略了排行老四的杨老实,对他的生活和进修没有过多的关心,从小缺乏母爱,养成了他孤僻懦弱的性格,跟后来他的心理巨变也不无关系。
    杨父的个子也不高,性格比较软弱,也是经常被村里人欺负,排挤。杨父因为无法忍受这个,甚至有一次选择了自杀,幸运的是被救的及时,但这让杨老实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所有人都想要害他,他没必要对任何人好,因此对同类缺乏同情心,这也是他杀人不眨眼的原因之一。
    进入地高社后,他连食堂里最便宜的菜和最便宜的包子都吃不起,他总觉得低人一等,生活如此艰难,杨父还是支持杨老实读书,并表示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供他去天学社进修。
    临近天学社考核的那一年,杨父把原本计划买化肥的钱都给了他,杨老实却选择了辍学,他内心自卑又要强,同时他又非常不善表达。
    小时候被涩友欺负了,他也不敢反抗,他父亲也太过软弱,每次受欺负了,没人帮他出头,杨父总是让他让着别人,杨母总是说,咱家穷,你在学社别惹事,杨老实觉得一切被欺负的根源都在于他太穷了。
    他想表现自己,但学业上难突破,所以他开始打架求存在感。不进修之后,因为恶习他结识了不少社会闲散人员,跟着这些人行骗偷窃,多次进出监狱。
    再后来,家里待不下去了,他就抱着不闯出一番名堂不回家的决心,17岁的杨老实悄悄离家打工去了。
    一开始,杨老实在外面挖煤、当小工,攒了一点钱。他买了个旧自行车卖货,还在地川郡大同城租了房子,眼看生活有了点盼头,杨老实却突遇一伙人抢劫,把他的货抢了个精光,辛辛苦苦攒的家底全没了,让杨老实再次产生了犯罪来钱快的想法。
    只是他懦弱的性格,始终迈不出那一步。没办法,杨老实只能继续打工,先是去油漆学社准备学习一门技术,但学了一年了,杨大海没赚到钱还倒贴100多伙食费,连老师傅都说他不是干这一行的料,没办法接着杨老实去了工地帮别人做饭,又干了一年,工头到最后跑路了,一分工钱都没给,杨老实又白干了。
    杨老实辛苦了整整两年,兜里却一分钱都没有,下一顿饭怎么办?不知道,住哪儿?也不知道。
    那是新泽88年,劳动仲裁法制空白,都没地儿说理去。气急败坏的杨老实只能偷偷拿走工地食堂的铝盆,换了13块钱,没有人发现,这就是老人常说的,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是一个道理,只要迈出第一步,他就会认为理所应当那么做,而没有心理负担。
    这是杨老实走上犯罪道路的关键爆发点,加上之前好几年的挫折积累,杨老实彻底放弃了踏踏实实赚钱干活的初心,反正辛苦一年一分钱没挣着,偷东西,钱瞬间就到手了,此后,他开始做起了惯偷。
    除了工作上的挫折,杨老实几次失败的感情经历,对他的犯罪人格也有很关键的影响,杨老实的第一次感情经历是在新泽86年,那一年他18岁,对象是他的寡妇女房东。
    其实,他们之间更多的是满足性需求,两个人的年龄差可以当母子,年少无知的杨老实,让女房东拉进了屋里,只是女房东年老色衰,加上杨老四不但个子低,杨小四也小的可怜,第一次就被女房东冷嘲热讽了半天,说他吃软饭都没有资本。
    杨老实心有不甘,认为是女房东太老,没多久,杨老实就找了个年龄相仿的应召女郎,趁女房东不在,带回家。
    结果二人在床上时,被逮个正着。女房东不但赶走了杨大海,还当着周围的人,骂他筷子搅碗叮当响,没用,这让他十分恼火。
    杨老实第二次感情经历,严格意义上,连第一次还不如。新泽92年杨老实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个年轻女子,看四下无人,突然脑海里窜出一个念头,想要报复女性,只是他个头太小,女子得以逃脱,还报警将杨老四送进了监狱。
    强奸未遂劳教期间,杨老实的父母托老乡去劳教所看他,并给杨老实带话:家里给他介绍了媳妇,愿他出去后早点回去完婚。
    据说这个姑娘,杨老实认识,两家长辈还开玩笑的说过定娃娃亲的事情。所以回家结婚成了他劳教期间的重要精神支柱。
    离家5年,第一次回家,然而杨老实得到的结果却是那个姑娘在他出狱当天已经出嫁,杨老实觉得这姑娘在羞辱他,才专挑他出狱那天嫁人。
    可事实是杨老实和那姑娘并无婚约,杨老实离家后,也没和杨家有什么联系。杨老实的父亲、哥哥多次劝他回家未果,诓杨老四回家的一个谎言。
    那时的杨老四,认知已经和他成为惯偷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他把罪过,都怪到女性身上,所以,在杨老实盗窃的基础上,他开始实施强奸。审讯时,杨老实也承认他杀人奸尸主要是为了报复女人。
    每一个报复社会的冷血罪犯都说社会不公。确实,梳理杨老实的经历,让人觉得他的运气是真不好,家穷,貌丑,个不高。想赚钱却四处碰壁,连一次正儿八经的恋爱都不曾有过,曾经有一个吃软饭的机会摆在他面前,他却有心无力,不中用啊!
    可是为什么杨老实走哪儿都被人欺负?运气特别不好的人,是不是需要找自身性格上的原因?
    杨老四因为家穷,本身就自卑,再加上他不爱表达,个子又矮,所以小时候经常被涩友欺负,被欺负了,他也不敢反抗,性格变得更加孤僻。17岁离家,没有社会经验,又瘦又小,还老实内向。社会上的老油子、小混混们最擅长欺软怕硬,杨老四很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他屡屡受创,既然改变不了社会的现实和残酷,唯一的出路就是改变自己。
    要怎么改变自己呢?杨老四一开始连最基本都温饱问题都差点解决不了,而且性格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变化的,从胆小懦弱到“老油子”隔着十万八千里,杨老实根本没时间来改变自己啊,他起初偷盗也只是为了解决生存,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一些改变,但归根结底,还是性格缺陷导致的杨老实一步错步步错。
    杨家是穷,杨老实读书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可是杨老实成绩优异啊,父亲连买化肥的钱都愿意拿出来供他读书,他临近考核了,再坚持坚持,地高社毕业,在那个年代,不说找多好一份工作,糊口没问题吧。可杨老实却为了他的自尊心,选择悄悄辍学,离家出走。
    离家之后,他父母还特地赶到他打工的地方去看他,家人无数次希望他能够回去,即使再穷,至少一家人在一起,可以抱团取暖,情感上不至于如此空白。
    可杨老四就是怎么都不愿回去,可能是为了他所谓的自尊心吧。当初杨老实离家是抱着不闯出一番名堂绝不回去的决心的。
    如果杨老实没有辍学,如果杨老实没赚到钱回了家,也许他的人生都会完全不同。哪怕杨老实在偷盗被劳教后,选择回家,和父辈、兄弟一起,踏踏实实的当个守田人,也可以啊。
    杨老实家一共6兄妹,都是一样的贫穷,只有杨老实选择了犯罪和报复社会。也就是说杨老四是能够改变的,哪怕他已经错过了进修这个最佳选择,只要他不钻牛角尖,他的家人一直都在打开大门,等他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