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贵妇人的偶像
作者:人腚胜天   贵妇险中求最新章节     
    文美人在美尔核帝国多方奔走,对美尔核帝国的朝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期间还有为了赚取稿费的记者,编排她与美尔核将军间的绯闻故事,气的老宋拍桌子直骂娘希匹,多方的努力使得美尔核帝国从中立,向同情中泽的方向转变,派出了现役空军一百二十架,以外聘的名义,投入到了抗战中,这支外聘的航空队击毁了三百架敌机,虽说对大局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也在关键时刻鼓舞了人心。
    只是这些只能说都是往事了,对现在的人来说,只是些文字,知道也就知道了,最近小天对怎么造飞机比较感兴趣。
    网站上也有一些个人造飞机成功起飞的视频,只不过造一架飞机的花费太贵了,小天也只是看看而已,再说也没有参考的资料。哎,想那么多干嘛呢,先过好眼下再说吧。
    康丽红又浏览了一会网页,然后靠坐在椅子上面,打她记事起,父亲就在体制里上班了,爷爷也是抗战老兵的,也算是红色革命家庭,她出生的第二年新泽71年国家就实施了精英计划,所以父母对哥哥和自己寄予了厚望,希望她将来也能进入官场有一番作为,毕竟爷爷可是做到副郡级的,如果不是因为抗战留下的病痛,可能还可以再进一步。
    所以父亲一直以爷爷为榜样,大哥大嫂的结合也算是政治联姻了,上学那会,康丽红也幻想着做一个女强人,而女性中有一番作为的,年代久远的女皇就不用多说了,现在可不是封建社会了。
    而近代史中,在官场有所作为的就是文氏三姐妹了,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网站上说的并没有错,她们三个可以说影响了中泽的历史进程。
    小时候机关大院里的孩子一块玩,男孩子总是说自己将来要当中泽主席,而康丽红总是要扮演文三妹,当时觉得好威风啊,上学时她也曾以文氏三姐妹为偶像,刚开始她觉得成为三妹那样的贵妇人很威风,当然成为二姐那样的受人尊敬的女性也不错,大姐则没她两个妹妹的名气大,如果没得选,变成大姐那样的人也还行。
    因为家里接触的人员比较复杂,康丽红也慢慢了解了一些常人所不知道的消息,或者说是秘辛,据说那几个家族当年都是最尊贵的妖蛊血脉,普通人只是看到表明的争权夺势,暗地里更是风起云涌,只是后来,那些妖蛊家族都远走海外了。现在这些秘密随着网络的普及,慢慢也成了众所周知的事情,后来所了解的情况又跟书中有些不同了。
    文氏三姐妹是20世纪真正的“金枝玉叶”,第一姐妹花,大姐爱财,二姐爱国,三妹爱权,这是后人对三姐妹的总结,大姐虽没有二姐三妹的名声大,但是文家能成为四大家族跟她也有很大的功劳。
    大姐嫁给了孔祥,是孔圣的七十五世孙,也是国家的财政部长,孔祥亦官亦商,聚敛了巨额资财,在官僚资本家中居于首位,孔在从政前虽也有些资产,但成为国中首富是到江京政府做官之后,他利用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做的都是垄断的商业经营。
    抗战时期孔家的商业,主要是由精明能干,善于敛财的大姐经营,大姐在美尔核帝国留学的时候,算术成绩就尤为突出,在后期交易市场上多次掀起风潮,引起很多人的不满,但有三妹和宋在野的庇护,也无人敢有怨言。
    二妹和三妹的婚姻多少都与大姐有些关系,二妹嫁给了孙公,芳名远扬,爱国爱民,万民景仰,当时大姐是孙公的秘书,因为要与孔结婚,就把二妹介绍给孙公接替自己的翻译工作,二妹见到一直仰慕的革命家,内心也十分的激动,工作相处当中,也对孙公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
    只是两人的婚事遭到了文家长辈的反对,毕竟两人相差了26岁,错着辈分,孙公与文父关系是莫逆之交,情况一度尴尬,二妹被软禁在家,经历重重磨难,二妹决定逃出文家与孙公私奔,终于成为了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算是政治与爱情的结合,尤其是二妹对孙公的那份深情与崇拜。
    二妹在青年时代便追随孙公,献身革命,在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英勇奋斗,为解放事业奉献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女性,还是中泽的名誉主席,终身致力于中泽的革命事业。
    文三妹则做了女性楷模,刚开始文三妹与宋在野的婚事,文家所有人都反对,只有大姐支持,世人只知宋爱文,为了爱妻在城中种满了法克梧桐,其实三妹并非宋的原配,宋也并非文的初恋,两人的结合,纯属于政治联姻。
    三妹从小就跟随二姐去美尔核帝国留学,她生于古禹而接受的全是西方的教育,使得三妹既具有当代古禹女性的魅力,也具有西方独特的理性和开放,在美尔核帝国学习的日子里,结识了她的初恋,后来的江京市长刘纪,两人还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举行了订婚仪式,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两人聚少离多,这就给善于钻营的宋在野留下了可乘之机,也正是由于宋的介入,刘纪与文三妹若即若离,最后沦为路人。
    三妹与宋在野交往的时候,也很仰慕孙公的高级幕僚谭延,虽说谭延并不知道宋在野青睐三妹,两个人也算不上是情敌,无论如何,如果谭延和三妹结合的话,也就没有宋的事情了。
    谭延可是一个老革命家了,是与道脉六君子中的谭同一个级别的存在,六君子可是道脉天生六纹的人,可惜被左念慈给戕害了,所以谭延算的上是文人儒将,在孙公的介绍下,谭延还与三妹有过一个相亲的桥段,尽管三妹很中意这件婚事,可是谭延却拒绝了,这才给文与宋的结合带来了一丝契机。
    文与宋的结合也并不顺利,宋在野那时已经有了三个妻子和两个儿子,还有文母介意宋在野不是基督教徒,而且爱逛青楼,而这时的宋在野已经是政府总裁。
    这件事遭到了文家人的极力反对,唯有大姐支持宋在野,大姐在这段爱情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她不仅撮合二人,还劝说家人同意这门婚事,再加上这时宋在野已经独揽军政大权,两家联姻有利而无弊,最终在蔡老的见证下,三妹成了名副其实的豪门贵妇。
    这场婚姻的政治色彩极为浓厚,婚后二人生活还算和睦,两人开始还会因为生活习惯而经常争吵,但是为国为家,也都相互迁就了。
    只是三妹因家族遗传的荨麻疹而染上了烟瘾,而宋在野对烟草的味道无法忍受,长期吸烟的人不仅衣服上会残留味道,就连头发丝里都会有挥散不去的味道,宋在野忍无可忍,每天很晚回家仍是烟雾缭绕,于是开始了和文三妹的分房生活。
    在康丽红看来三姐妹的一生精彩的都可以作书立传了,她们三姐妹前半生无甚曲折,只是下半生多有坎坷,后来因为政治失败,三妹和宋在野去了宝贝岛,二姐一人留在了中泽终身致力于革命事业,而大姐早几年就看出了异常,先见之明的携带着多年的积累跑到了美尔核帝国。
    而作为女人来讲,康丽红则认为大姐的结局算是好的了,当然这只是作为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因为她爱财,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家庭也很幸福,为孔家添枝增叶,晚年生活也很富足,二姐当年为了掩护孙公撤离,惊险突围不幸小产,终生未能添一儿半女;而三妹因为被刺杀导致小产后也没有子嗣,晚年还在争权夺势,最后失败后才去了美尔核帝国养老。
    康丽红也不明白像她们这样算不算成功,可她们也有很多遗憾啊,少年说的简单,可是又有几人能做到不留遗憾呢。
    这些年随着她阅历的增加,才觉得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是那么的可笑,想有她们三人十分之一的成就,现在已经感到难如登天了,就像梦心小时候也曾苦恼着问自己,将来是考雁大还是鲸大,按照她现在的进修成绩,有的天学社上就不错了。
    康丽红刚懂事那会,觉得做了三妹其实有点政治联姻的因素,没有自己想要的爱情,就佩服二姐为了爱情而私奔的勇气,但二姐成就很高,后半生一个人又太过孤苦伶仃,最后才发现自己小时候瞧不上眼的大姐才算是人生赢家,自己没有心机,不适合官场,这些年经商别说富可敌国,只能算是做出一点点成绩,这时候康丽红才明白,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人生征程,多有险阻啊。
    其实今天跟红姐说的话,还是小芳给我的启发,如果你在做选择的时候,犹豫不决,害怕选错而又担心将来会后悔,那你就把明日当做最后一天来过,做出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就行了,这样最起码你能说服你自己的内心,我倒觉得小芳看的挺透彻的,可能是因为她看淡了生死吧,这时我才觉得她有这份觉悟是多么的不易,但又是多么的残酷。
    至于她们成不成功,也没法评判,没有哪个人自认为自己的人生是成功的,而你也没法评价一个成就比你大的人是不是成功,有些人认为做一番事业算是成功,有一些人则认为孝敬父母善待妻儿算是成功,而进入千禧年之后的年轻人总认为成功是在远方,而不是在他脚下的故乡。
    他们总是嫌弃生他养他的地方贫穷落后,而正是这样的故乡把他们养大成才,他们却一去不回返,飘然无影踪,可故乡却从未责怪他们迟迟未归,太爷曾问过我们长大了去哪里,有的人说去雁鲸,有的说去魔都,有的则去南州,我则说想回家乡,太爷笑着说太恋巢的鸟儿飞不远啊。
    我则反驳道,那我把巢儿打扮的漂亮一点,就不用再去远方了啊,太爷沉默了一会没说话,最后夸赞我好志气,接着又叹了口气,没有再说别的,不过倒是鼓励我好好努力,可能是他见过太多迷途的鸟儿了吧,他们总是被远方羁绊了脚步,而故乡等着他们的总有干不完的农活,挥洒不尽的汗水,见识了大城市的美丽,生他养他的家乡却变成了要逃离的地方。
    到了店铺小天把定金上交,刘燕妮就急忙打电话订购布料去了,小天则骑上车回家去了,过了马家门,果然还是看到一个人影在石桥边晃悠,不是小芳又是谁呢?
    “怎么在这,天马上黑了,还没回家?”
    “嗯,知道你要回来,回去也没事,就在这转悠着玩”。
    “额,今天没做功课吗?”
    “当然做了啊,只是这会天黑了,道观的光线太暗,再说都学了一天了,太爷说要学会劳逸结合,我还让太爷教了我一套功夫”。说完小芳还有模有样的打了起来。
    嗯,不错,女孩打的是八卦掌,可能是刚学,动作还是有点生疏的。
    “走吧,天黑回去吧,明天我帮你纠正一下,有几个动作错了”。
    “啊,哪里错了,小天哥哥你快告诉我。”
    “额,明天吧,不是劳逸结合吗?今天练的够多了”。
    “哦,好吧,对了,小天哥哥,昨天三爷让我骑小白了,它可乖了”。
    随着开讲铃声响起,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周末在老家待了两天,做了两天的教练,小芳还非要我要求严厉一点,说是这样才能把基础打牢,小芳的脸是越来越红润了,刘叔也一直没敢带她去检查了,应该是好转了吧 。
    昨天进城前又去了一趟乡里,这次宋涩花罕见的没有追剧,倒是当起了电灯泡,我一个劲的给她使眼色,也装作没看见,抽空问了丹丹才知道,原来是追的电视剧女主角得绝症不在了,心里难受出来透透气,让我想关心一下丹丹同志的小白兔成长计划也泡汤了,又想起小芳也可以说是绝症了,也就没了兴致,聊了几句就进城了,或者见多了生死离别,人总会慢慢习惯有些人的离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