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人物小样:二大娘
作者:大漠流风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最新章节     
    看到这个标题,是不是有点懵了?
    前边不是有过三妯娌了吗?怎么又来了一遍?
    需要说明的是,我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个二大娘......
    按照过去的传统,我才是名副其实的正室!
    而你们所认为的二大娘,那叫续弦。
    我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你们称呼我为二大娘就好。
    至于我究竟来自何方,身世背景如何,这些问题似乎连我自己都无从知晓,因为写书的根本没有展开。
    不过,假使你善于思考,当能从文中获知一二......
    书里说,我是随同着我的母亲一起逃难来到三合堡的。
    那么根据时代背景来判断,我很有可能来自于中原地区或者江淮一带。
    之所以会和这篇拙劣文章相交集,或许是因为一场严重的旱灾,亦或是肆虐的蝗灾。
    但最有可能的,则是一场汹涌澎湃的洪灾。
    当然,还有一种完全不能排除在外的因素,那就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点火引发的饥荒。
    这种情况是最糟糕的,也是最不应该发生的,但事实是往往此种情况发生最多......
    事实上,让我们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罪魁祸首,也正是这最后一个缘由。
    那一年,兵荒马乱之中,家中亲人接二连三地撒手人寰。
    原本热热闹闹的一家七口,到头来仅余我与母亲孤苦伶仃、相依为命。
    之所以能侥幸存活下来,并非因母女二人生命力顽强,实则事出有因:
    年轻力壮者皆已奔赴沙场,有的没了音讯,有消息的都死了;
    留守家中的老弱病残则无力抵御可怕的饥荒,也相继离世;
    至于母亲,她死不起,毕竟若她不在人世,家里其他的人也活不下去;
    而我嘛......没心没肺倒也成了一种优势......
    眼见着亲人逐个离去,房屋也在战乱中化为废墟,故乡已再无可恋。
    于是母女二人只得沿路乞讨,渐行渐远,朝着人烟稀少的塞外艰难前行。
    无论我们把人生格调定义得多么离谱的高大上,生存永远是第一法则。
    所以你看,人口的流向和两个原因密不可分——
    第一,向往文明......
    第二,就仅仅是为了活下去......
    人口稀少的地方,即便境遇再差,至少还能找到可以果腹的草根树皮。
    这就是逃荒人心中最朴素的真理!
    我已无法确切说出一路上都经历过些什么,只记得母亲从路边不动的人身上扒下衣裳,套在我的身上;
    还记得有一次遇到一个舍粥棚,当她排了两次队给我端回两碗稀粥后,再次去排时,锅里连一点米汤都没有了......
    一路上的苦,肯定是受了不少。
    这从母亲终未能挨过那年寒冬上,就可以想象出来。
    幸运的是,在母亲病倒之时,好心人收留了我们母女。
    好心人还挖了个坑,把她给埋了......
    钱臣,就是这个好人。
    他收留了我,成为了他的合法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