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呼兰大侠”-18
作者:方小糖   真实罪案录最新章节     
    “你们不觉得,贺瑞忱在系列案中,显得比较特殊吗?”刘也说道。
    大家都竖起耳朵,想听听他的分析。
    刘也看到大家的表情,继续说道:
    “首先,其他人都是呼兰县的,只有贺瑞忱是巴彦县的,这是第一个特殊的地方。第二个,贺瑞忱这个人生性警惕,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如果凶手是随机选择目标,显然他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对象,但凶手依然选择了他,我认为,凶手跟贺瑞忱,应该有直接的仇恨。”
    刘也的分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而且在当下这种情况下,如果能从贺瑞忱的人际关系中,捋出线索,那整个案件就能豁然开朗。
    确定了行动方案之后,呼兰公安局和巴彦公安局互相配合,对贺瑞忱所有的社会关系进行了梳理。尤其是对他经办过的案件,接触过的人,都进行了重点的摸排。
    一番操作下来,发现的线索居然有几百条。
    大家又重拾信心,这么多线索,还怕揪不出凶手来?
    没想到,在对几百条线索一一进行了追查之后,最后全被否定了。
    一次次的燃起希望,又一次次的失望,每个办案人员的内心都受尽了蹂躏。
    对他们来说,“呼兰大侠”已经不只是一个凶手,而是所有警务人员的敌人。
    转眼又过去了一个月。
    呼兰看守所的管教贾有曾这天下午从看守所返回家中。
    自从谢小青提出凶手的下一个目标是狱警之后,所有的相关人员都提高了警惕。
    蹲守的人员已经被撤回,所以接下来,他们就只能靠自己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贾有曾一回到家,就立即锁上院门。
    为了防止意外,他还在门内加了一道暗锁和一个锁链。
    吃晚饭的时候,他本来想着难得回趟家,喝点小酒,但最后还是忍住了。
    9点多的时候,孩子们去睡觉了,他跟老婆又聊了会天。
    因为他平时不常回家,所以老婆都跟孩子们一起睡。他回家就睡在小房间的一个行军床上。
    聊完,他就回了小房间,躺下没多久,他就做起了美梦,梦里,他跟几个朋友在一块喝酒吃肉,不亦乐乎。
    突然,他感觉耳边传来了轻微的响声,这时候的他还在梦里,他就问朋友:“你们听到什么声音没?”
    那几个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没回答他,接着大快朵颐起来。
    贾有曾却觉得那声音越来越清晰,他心里一惊,突然就醒了过来。
    醒过来之后,他才发现自己是在做梦。
    但寂静的黑暗中,那个轻微的响声还在。
    贾有曾一下警惕起来,他屏住呼吸判别声音的来源,发现,好像是从院门外传来的。
    他立刻意识到,恐怕要出事。
    他也不想坐以待毙,腾的一下坐起身,拿了放在床头的菜刀,同时拉亮了灯。
    但就在灯亮的一瞬间,那个轻微的响声突然消失了。
    贾有曾一动不动的坐着又听了一会,那个声音再也没有响起,以至于他最后怀疑,是不是梦中的幻觉。
    他本想着去院子里查看一下,但考虑来考虑去,最终还是没敢出门。
    不过他也没敢再睡,就一直拿着刀坐在床上,等到天亮。
    在听到左邻右舍有人开门的声音,他才敢出门查看。
    门外什么都没有,但他在检查门锁的时候,发现了一道清晰的撬痕。
    这就证明,他晚上听到的声音并非幻觉。
    如果当时不是他打开了灯,这个人很可能就进屋了。
    这件事情非同小可,贾有曾马上报告了公安局。
    专案组和几位局长火速赶到现场,崔道植也一起来了。
    在对撬痕进行了鉴定之后,崔道植很肯定,那是斧子造成的,而且,这把斧子跟杀死马福林一家的那一把,是同一款。
    不过在对撬痕里的残留物进行了检验之后,却没有发现血迹。
    所以,不能确定是不是同一把,也就不能确定撬门的人是不是“那个人”。
    但刘也提出,也可能是凶手对之前的那把斧子做过了仔细的清理。
    不管是不是同一个人,警方都决定将这起案件纳入到系列案中,并展开了紧锣密鼓的调查。
    从冬天到夏天,又来到秋天,案子还是没能迎来转机。
    9月2日这天是星期五,早上八点的时候,家住哈尔滨南岗区比乐街118号院的公安局分局治安民警王余馥像往常一样出门去上班。
    他已经54岁,而且不是本地人,老家在距离哈尔滨千里之外的江苏。
    王余馥家住在二楼,他走出家门还要走一段楼梯。
    当他下到一楼时,突然从拐角处冲出来一个人,对着他的腰部就是一枪。
    王余馥当时惨叫一声跌倒在地,看不清来人的模样,只看到他穿了一身深色的衣服。
    但他知道,自己遇到“杀警恶魔”了。
    他本能的去腰间掏枪,然而,凶手的动作太快。
    王余馥枪还没掏出来,来人就走上前,对着他头部又是一枪。
    短短的十几秒钟时间,老王就这样牺牲了。
    凶手离开之前,拿走了王余馥那把“五四”手枪。
    一大清早,凶手就这样明目张胆的杀人抢枪,要知道,此时正是上班高峰时间,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一幕。
    当时有几个热血的小伙子,想上前去抓人。
    但凶手拿着手里的枪朝他们比划了一下,他们就站在原地,再也不敢上前。
    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凶手再一次逃之夭夭。
    当哈尔滨市公安局局长陈永才带人赶到现场时,现场已经人山人海。
    大家怀着恐惧又兴奋的心情,纷纷猜测议论着。
    在对现场进行了勘验之后,警方采集到两枚弹壳。
    从弹壳的直径长度,可以确定为来自一把“六四”手枪。
    当初法警吴振亚案件中被抢走的,正是一把”六四“手枪。
    经过进一步鉴定之后,警方确认了这两枚弹壳,正是吴振亚的那把枪里射出的。
    也就是说,凶手是杀死吴振亚的那个人。
    但这个人是不是“呼兰大侠”,警方依然无法确定。
    当初几位专家分析下来,这个人的作案手法,跟呼兰县几起案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认为是另有其人。
    显然,这个人比“那一位”更嚣张。
    他每次作案,都是选择白天,而且是在市中心人群密集的地方。
    很快,警方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不是同一个人,那会不会是同伙?
    因为他们针对的目标,都是公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