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团聚
作者:橘子不酸也不甜   这个夫人不好惹最新章节     
    "小姐,这三人都姓林,还是三叔侄呢。"
    喜儿拿着名册指给林雨柔看。
    林雨柔点了点头,不过也没大惊小怪,这年头,氏族本就垄断了教育资源,一族之内出几个人才太正常不过。
    "诸位,请阐述下如何做一个好官。"
    林雨柔想了想便将拟好了题目。
    林正元出列道:"当官之法,直道为先。其有未可一直向前,或直前反败大事者……当官既自廉洁,又须关防小人,如文字历引之类,皆须明白,以防中伤,不可不至慎,不可不详知也……当官者,难事勿辞,而深避嫌疑,以至请诚遇人,而深避文法,如此则可以免……前辈尝云小人之性,专务苛且。明日有事,今日得休且休。当官者,不可徇其私意,忽而不治。谚有之曰:“劳心不如劳力。”此实要言也。"
    林雷荣:"前辈尝言吏人不怕严只怕读。盖当官者详读公案,则情伪自见,不待严明也……当官者,凡异色人皆不宜与之相接,巫祝尼媪之类尤宜疏绝,要以清心省事为本……当官者,先以暴怒为戒。事有不可当,详处之,必无不中。若先暴怒,只能自害,岂能害人,前辈尝言:“凡事只怕待。”待者,详处之谓也。盖详处之,则思虑自出,人不能中伤也……"
    林雷源:"当官者,前辈多不敢就上位求荐章,但尽心职事,所以求知也。习诚尽职,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当官遇事,以此为心,鲜不济矣……畏避文法,固有常情,然也人自然者,常以文法难任,委之于人。殊不知人之自私,亦犹已之自私也。以此处事,其能有济乎?其能有后福乎?其能使子孙昌盛乎……"
    "当官处事,务合人情,忠恕违道不远,观于已而得之,未有舍此二字,而通用济者也。尝有人作郡守,延一术士,同处书室。后术士以公事干之,大怒叱下,竟致之杖背编置。招延此人已是犯义,既与之稔熟,而干以公事,亦人常情也。不从之足矣,而治之如此之峻,殆似绝灭人理……"
    三人各抒己见,林雨柔则一边认真倾听,一边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最终,经过与在场所有考官们的共同商议和讨论之后,林雨柔终于敲定并确定了本次考试的名次。
    而这次的状元郎名叫焦衡,祖籍乃是大梁国的云州人士。
    他曾经担任过大梁国芦州米县的知县一职,处理政务十分熟练老到,为官也颇有一套方法策略。
    后来因为窦鲲之乱,被迫逃难来到此处,可以说是一个极其难得的人才。
    林雨柔思考了一会儿,当下决定任命他为膘西地区的代理郡守。
    至于这榜眼,则是来自膘西本地的土着居民东方云野。
    此人出生于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门第之家,他的祖父非常敬仰大梁国的文化,年轻的时候曾经远游至大梁求学问道,并对大梁语言文字有着狂热的迷恋深入的研究,由于十分热爱大梁的诗词歌赋,于是立下了祖训,要求子孙后代都要学习大梁语言、习俗等。
    东方云野本人也曾经游历过大梁国,深受大梁文化的影响和熏陶,甚至还曾经在大梁县衙担任过文书工作。
    此人文笔流畅自如,对大梁律法也相当熟悉精通,而且为人处世八面玲珑、世故圆滑,确实是一块当官的好材料,只不过由于大梁官场的夷狄成见,得不到重用,心灰意冷之下才返回家乡,如今也是鼓起莫大的勇气才再度想要试上一试。
    林雨柔对他也很满意,思量一番后便任他为膘西别驾。
    东方云野这个原本平凡无奇的土人竟然一下子被册封为膘西郡的别驾,而且还稳稳地坐上了第三把交椅,这实在是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他简直有些受宠若惊,一时之间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荣誉和地位提升,千恩万谢之后退了出去。
    而在榜眼之后,接下来自然就是探花了。毫无疑问,这位探花郎正是林正元本人。
    当林正元听到自己被宣召上前听封时,他的心情可谓是复杂至极——既惊喜万分,又略带几分惶恐不安。他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只是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这时,一旁的林雨柔注意到了林正元的紧张情绪,于是她轻声问道:“听闻先生也是大梁之人,不知先生祖籍何处呢?”
    林正元听到这话,稍微放松了一些,他抬起头来,声音略微颤抖地回答道:“草民祖籍大梁鄂州……鄂城。”
    林正元只觉得上方传来的女子声音似曾相识,但一时间却又想不起来究竟是谁。再加上眼前之人可是堂堂摄政王,他自然不敢有丝毫杂念,只能老老实实地回答对方的问题。
    “哈哈,真是无巧不成书啊!本王也是鄂城人士,而且还与先生同姓呢,说不定我们还是出了五服的本家亲戚呢。”
    林雨柔轻声笑道。
    “让本王想想看……嗯,本王是雨字辈,鄂州林氏第二十七辈,先生是正字辈,正、大、光、明、天、寿、仁、义……这么一算,本王与先生差了七辈呢,该称呼先生一声世祖才是。”
    林雨柔歪着头算道,心中却有些疑惑,为何自己会对这些东西如此熟悉,仿佛是刻在骨子里一般。
    “林氏……雨字辈?”
    林正元心中一动,大着胆子抬起眼皮偷瞄了林雨柔一眼,随即浑身一颤,强忍着激动道:“敢问王爷小名可是唤作绾绾?”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似乎带着一丝期待。
    “这……好久没有人唤本王绾绾了,难不成先生真乃本王鄂城故人?”
    林雨柔眼神一动,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她盯着林正元,试图从他的脸上找到一些熟悉的痕迹。
    然而,由于她的记忆有些凌乱,无法确定眼前之人是否真是她的故人。
    于是,她决定请檀儿进来。檀儿是她的贴身丫鬟,从小一起长大,对她的事情了如指掌。或许,檀儿能帮她确认林正元的身份。
    不一会儿,檀儿匆匆赶来。
    “小姐。”
    檀儿行了一礼,随后站到林雨柔身旁 。
    林雨柔将刚才的对话告诉了她,并询问她是否认识林正元。
    檀儿仔细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表示并不认识此人。
    “你是林太医府上的檀儿?”
    若说林正元刚才只是怀疑,那么现在听到檀儿的声音,就已经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了——眼前的摄政王就是他的亲侄女林雨柔!
    “您是?”
    檀儿看到这个蛮夷之地居然有人认识自己,感到非常惊讶,连忙抬起头向林正元望去。
    然而,仅仅看了一眼,她就像是被电击了一样,整个人都呆住了。
    “二老爷?是你吗?二老爷?”
    檀儿回过神来后,急忙走下台阶,凑近林正元仔细端详起来。
    “是我,是我。”林正元激动得难以自抑。
    “雨柔,我是你二叔林仁淮啊!”
    “二叔?”
    “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