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萧天启,崩
作者:橘子不酸也不甜   这个夫人不好惹最新章节     
    孔祥的死就像投入大海的石子一样,除了引得打扫宫殿的宫女太监咒骂了几句外,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萧天启对于孔祥的死竟然没有丝毫的愧疚之心,甚至连一个褒谥都不肯给,其冷酷无情的程度实在令人咋舌,这也让不少大臣感到心寒。
    孔祥死后,各地的许多官员纷纷上书,恳请陛下不要废弃“十事要说”。
    然而,他们的努力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萧天启对此完全置若罔闻,甚至故意唱起了反调。
    他不仅大力提拔杨国安、窦鲲等外戚的权势,还下令让杨高以太监为班底成立梅花六卫,美其名曰保护宫廷安全,但实际上却是专门用来监视大臣们的一举一动。
    更过分的是,萧天启还赋予了他的几个心腹内侍批红之权,让他们代替自己参与批阅奏折,以此来减轻自己的负担。这样一来,外戚和宦官的势力愈发庞大起来,逐渐掌控了朝政大权。
    他嘛,则有比这更为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呢!
    萧天启首先耗费了巨额的资金和资源来建造霄游宫、飞行殿以及云雷宫等宫殿。
    不仅如此,他还命令杨高举行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选秀活动,挑选出了整整一百八十名容貌绝美的女子,供自己尽情享乐。
    为了讨好新入宫的嫔妃,萧天启甚至下令让工匠们在皇宫的太液池中打造一艘极其奢华的御船,并将其命名为\"合宫舟\"。
    此后,他经常会率领着众妃嫔们乘船游玩,尽享欢乐时光。
    对所有事务都置之不理的萧天启愈发沉醉于与后宫妃嫔们的鱼水之欢当中。
    然而,正所谓"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由于他年轻时伪装成纨绔王爷时过于放纵欲望,且行为举止过于粗暴猛烈,导致他早已身体虚空,如今已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他便命令手下花费重金四处寻找珍贵的灵药。
    没过多久,果然有一名方士向他进献了一种经过炼制而成的丹药,名为\"慎恤胶\"。
    这种丹药的功效相当显着,只需服用一粒,萧天启就能与窦后、杨贵妃等人通宵达旦地纵情享乐。
    杨贵妃一心想要专宠椒房,唯恐这稀世珍宝落入其他女子之手,因此便娇嗔痴缠地央求萧天启将所有的丹药都交由自己保管。
    一日,二人在太液池泛舟游玩,酒酣耳热之际,杨贵妃趁着醉意,竟然一口气给萧天启喂下了七颗丹药。
    萧天启吞下如此多的丹药后,变得异常亢奋,在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公然纵欲,合宫舟帐内一片春色,淫秽之声持续了整整半天方才停歇。
    然而,正所谓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萧天启那早已被掏空的身躯实在难以承受这般折腾。
    萧天启纵情欢愉之后,刚刚提上裤袜,衣服尚未披上,便感到一阵头晕目眩,险些摔倒在地。
    杨贵妃心知他已被耗尽精力此时恐怕已是软脚虾,是以并未在意,赶忙命令婢女搀扶他到甲板上吹吹风,让他清醒一下。
    萧天启身为一代帝王,身份何等尊崇,岂能如此丢脸!
    他猛地一挥手,将试图搀扶自己的两名婢女扫到一旁,然后稳稳地站在了甲板之上,任由狂风吹拂着自己的身躯。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双腿正打着摆子的他忽然一阵昏晕,往前一头抢将去,竟然因为一个站立不稳而直接跌入了太液池之中。
    皇帝落水,那场面自然是一片混乱。
    大内侍卫们惊慌失措地跳入水中,拼尽全力才将萧天启从水中捞了出来。此时的萧天启已经昏迷不醒,生死未卜。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把杨贵妃吓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她心急如焚地下令召集太医前来救治萧天启。
    经过一番紧张而忙碌的治疗,总算是将萧天启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
    萧天启安静地休养了整整七天,但好景不长,他很快就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
    绍兴八年十月初九,他与杨贵妃尽享鱼水之欢后,突然间身体变得僵直,嘴巴也无法言语,接着便中风倒地不起,整个人都无法动弹了。
    杨贵妃吓坏了,再次召来御医为他诊治。
    皇帝中风了!
    一个晴天霹雳传来。
    杨贵妃吓得脸色煞白,可是随即脸色大变。
    杨贵妃的荣宠系于萧天启一人,一旦萧天启死去,没有子嗣的她不是被勒令出家就是赐死陪葬,她正风华正茂,日子还长,如何甘心,于是她的心中酝酿了一个残忍的计划。
    怀孕!
    必须怀孕!
    于是,她不顾萧天启中风,依然时不时地给他服下慎恤胶强行合欢。
    药性发作后,果然厉害。
    杨贵妃不顾萧天启中风,强行与他共赴巫山。可到了后半夜,萧天启已疲惫得昏昏睡去,且鼻息微弱,声音渐息。
    杨贵妃吓得脸色大变,急忙掌灯查看,但见萧天启的jy如泉水般汩汩涌出,不可遏止,初时还是jy,往后尽是血水出来。萧天启已昏迷去,四肢不收。
    杨贵妃也慌了,急取红枣与他吃下去。精尽继之以血,血尽出其冷气而已,良久方止……
    杨贵妃不敢大意,急忙命人去请太医。
    亏得太医院院正冯太医医术了得,将萧天启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冯院正,陛下这……"
    杨贵妃自知自己闯下大祸,急忙问道。
    冯虽然暂时保住了萧天启的性命,但还是摇摇头道:"陛下乃是酒色过度,肾水竭虚,太极邪火聚于欲海,病在膏肓,难以治疗……白虎当头,丧门坐命,神仙也无解,太岁也难推。造物已定,神鬼莫移。"
    杨贵妃还道一两日便会好些,谁知过了一夜,萧天启便内边虚阳肿胀,不便处发出红瘰来天意,连肾囊都肿得明滴溜如茄子大……尿管中犹如刀子犁的一般。溺一遭,疼一遭。
    隔天深夜,萧天启更是遍身疼痛,叫了一夜。到五更时分,那不便处肾囊胀破了,流了一滩鲜血,下体又生出疳疮来,流黄水不止,萧天启不觉昏迷过去。
    到了十月二十五日的五更时分,萧天启浑身滚烫得犹如被火灼烧一般,痛得他哀嚎不绝,他艰难地喘息了半夜之久,好不容易挨到了已时(上午九点)左右,最终还是无力回天,呜呜哀哉,气绝身亡。
    杨贵妃见萧天启死在自己床上,自知死罪难逃,于是放声大哭,悲恸不止。
    而事情的发展也果然如同她所预料的那样,萧天启驾崩的消息一经传出,窦皇后和窦贵妃在窦鲲的支持下立刻下达命令,将杨贵妃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