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早有预料
作者:三四番   道友!那贼子她又写新书了最新章节     
    祝无邀略带些恍惚,没想到再归来时,自己居然都有灵位了?
    这要说些什么,突然一阵强风刮过。
    定睛一看,原来是活蹦乱跳的李老!李复违上前拽住祝无邀的衣袖,说道:
    “书稿!快把书稿给我!”
    他拽住祝无邀来回摇晃,似乎想摇落几张稿纸。
    只可惜,啥也没有!
    祝无邀将李先生摘了下来,说道:
    “听说外边儿都给我立上灵位了,我这个无语的笔名,还能揭棺而起吗?”
    “随时都可以!”
    李复违都快热泪盈眶了,虽说修士外出游历个几年、几十年并不算少见,而且当初后院的那卷《外门杂役》后续,已经让他猜到了应是性命无忧。
    谁家修士人都快死了、还能想起来不要拖稿!
    可修士命长,不代表凡人同样命长。
    如今,当年在学堂里藏着掖着偷看话本的人,已经长大。
    可当年的无语,却不见踪迹。
    “快坐快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人是我的老朋友,姓周!”
    “周先生好。”
    原来是有信任基础的旧友,怪不得自己的画像,会在这位周先生手中。
    祝无邀并不知道李复违与周发、皆出身于巨阙派,这并不是能够大张旗鼓宣扬的事情。
    若是隐姓埋名还好,有顾氏商行、又在摘星楼治下,再加上当初的事情算不上多么光彩,即便巨阙派不小心发现了两人,只要利害不严重,不一定会拆穿。
    但如果掀到了明面上,那事情就会从「周长老云游天下」,变成「周发叛宗当杀」了。
    可祝无邀见礼过后,还是认出了这位样貌略有些改动的老者——
    南离城时,曾经与其他修士联手,想升起堤坝、挡住洪水的老者。
    她不知这位周先生,为何会来到此处,但既然是隐姓埋名,那就是不方便被识破身份。
    祝无邀当做不知。
    而周发对这位姑娘,也是颇有好感,他笑着说道:
    “我与有道是神交已久,今日与小友相见,果真是年少有为,观其骨相应不到四十?竟已有筑基修为。”
    不,我的灵魂还得再大几岁。
    祝无邀刚要说些什么,便听见这位周先生继续道:
    “不知——小友近期可有什么新作问世?”
    呃……这个……
    昨天刚烧了一份?
    祝无邀咳嗽了两声,说道:
    “我刚回来,无语和有道是就揭棺而起,这不太妥当吧?
    “怕是会被有心之人发现端倪?”
    周发与李复违对视一眼,像是早有预料,要为祝无邀扫除一切困难、绝不让她再有推脱的理由,笑着说道:
    “此事,顾少爷早有所准备,不,应该说墨痕书坊,早就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状况!”
    周发点了点头,接着李复违的话说道:
    “爱以写话本来打发时间的修士,虽然不多,但也见过一些,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让人猜出修士身份,当然,也有一些好以此为噱头。
    “我与老周经营了几个笔名,数量不多,消遣玩玩儿倒也不累。
    “我早在五年前就为你备下了新的笔名,文风相似不会太过突兀,至今不过写了两万来字,若你想重开个新的笔名,弃用亦不可惜。”
    啊?
    早就备下了马甲,随时可以披甲上阵?
    祝无邀现在的感觉,就像是面前被摆上了桌子、桌上铺好了纸、手里被塞了笔、旁边儿还研好了墨。
    耳边传来了一声——「快写!」
    刚开始从事话本书手这行当,是为了赚钱,入了摘星楼后,虽然银钱不缺,但却可以用话本来落缘天下。
    因此,写话本是对修行之道有利的事情,虽然效果并不显着,但也有长期经营的潜力。
    虽然很舍不得「无语」和「有道是」这两个笔名,但现在她刚回摘星楼,若是立刻启用,难免被注意到。
    这回可以先用其它马甲。
    等到不会引人怀疑时,再让无语和有道是揭棺而起!
    祝无邀有意维持和墨痕书坊的友好合作关系,她想了想,说道:
    “我先看看近期的话本吧。”
    “好说!”
    不多时,李先生为她挑了几本最具代表性的话本。
    祝无邀拿过第一本——
    《重生在狗的身上,我成了旷世妖尊》
    ……?
    行文居然如此狂野,妖族那边不会有意见吗??
    看了几页后,祝无邀的表情有些没有表情,她拿过了第二本——
    《重生到没有灵力的世界,我无敌了!》
    ……?
    祝无邀突然发现有些不对劲儿。
    这明明是穿越流啊!
    十三年过去,居然伴随着重生流的出现,穿越流也随之现世了?
    那自己这个穿越者的身份,岂不是会有被拆穿的风险。
    祝无邀眉头微微一皱,认真看了几页,发现还好,修真界一直都是修真界,根本没有第二种对世界的印象。
    不像前世,有中外古今之别。
    人果然无法想象出认知界限之外的事情。
    穿越的苗头绝对要按住,这个题材要尽量避免。
    祝无邀大致翻了几本后,沉默了下,问道:
    “你们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啊,就是一种可能——我也许写不过他们?”
    人类的创造力格外强大,祝无邀开了个头,话本这行当就开始狂野发展,现已今非昔比。
    李老格外激动: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你本来就没什么文笔,又哪来的写不写得过?你的优势在于奇思不断,就比如《外门杂役》中的「开天辟地」一说,便是从未有过的东西!”
    “好好好……让我想想、我先回去想想,一定把话本带回来啊!”
    直到回了摘星楼,祝无邀依然在琢磨这事儿。
    这后浪未免太强,幸好传播途径有限,否则话本这赛道还得更卷。
    就在她思索着如何利用话本抚平流言、又不违背本心时,突然听见了沈寻的声音——
    “你们何处听来的流言,我与祝师姐之间,并无恩怨。”
    “哎呀我都起卦算过了,此事分明就是真的,偏你以德报怨,要替那位「落叶邀秋」开脱?”
    沈寻还想说些什么。
    却突然回头,看向了祝无邀的方位。
    然后,想说的话猛然顿住,转身离开。
    宋柯子说得话蓦然在耳边响起——
    「当然是明面上替你分辩,暗地里煽风点火。」
    就像刚刚,看起来是替自己开脱,实则将流言彻底坐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