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今夕何夕
作者:三四番   道友!那贼子她又写新书了最新章节     
    得到了祝无邀的首肯。
    众人瞬间两眼放光。
    分得了笔墨后,还未等香燃起,便立刻研墨执笔,开始构思心中的大作。
    这次的诗,需以归乡谣为题。
    祝无邀一点儿都不想认可这个主题,归什么乡,都应该背井离乡、从比翼城里走出去!
    同时,她也在思索,一会儿做首什么样的诗……
    最好既能合题、又能点明年少时应外出闯荡之意。
    她刚要陷入思索,不小心抬头看了眼正在作诗的众人。
    祝无邀略带震惊地微张了一下嘴、然后猛地合上,差点儿咬着了舌头。
    这些人,淋漓尽致表现出了文人的癫狂之态。
    只见左边儿一位姑娘,手上持着一支毛笔、头上又有另一支毛笔为簪,举起酒杯「咕咚咚」灌了几大口,诗兴勃发。
    右边儿一位公子,他叼着支毛笔、正作穷思竭虑状,连墨水染到了脸侧也浑然不觉。
    还有落笔时蛇走游龙之辈、狂放敞襟之徒。
    各个阵仗极大。
    祝无邀目瞪口呆地望着眼前这一幕,过了许久才缓过来。
    原来……文人宴上,大家都这么挥洒个性吗?
    但很快她就反应过来,这不是个性,这妥妥的是妖气。
    尤其在这直抒胸臆时,诸位文人压制在心中的那头野兽,也许就会破笼而出,因此会比寻常文人狂野不少。
    “好!子敬兄这诗极好,必然能入祝大家的眼!”
    “哈哈哈昭明姑娘此文另辟蹊径,颇有独到之处,看来,当为我劲敌啊!”
    听着他们的互相吹捧,祝无邀默默地给自己倒了杯酒。
    她对此表示怀疑。
    如果你们真能写出来好诗,也不至于对我潦草写就的《祝氏游记》如此顶礼膜拜了。
    妖族话本带来的伤害,始终没有痊愈。
    祝无邀还没想好一会儿该作何诗,一炷香便已经燃尽。
    王潋姑娘着人将诸位面前的诗稿收回,装订得并不算尽善尽美,堪堪集合为翻阅无碍的诗册,呈于祝无邀面前。
    即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看完第一首之后,她还是陷入了沉默——
    「今日来参宴,明日戴花回,满城都在问,何时再参宴。」
    「宴上有美酒,宴上有曲乐,若问唱的甚,当为归乡谣。」
    「祝家有人归,带来一卷书,书中不多言,只言离乡苦。」
    「劝君莫离乡,居家多笑语,父母齐点头,赞我说得对!」
    虽然祝无邀并不会作诗,但按照她这点儿浅薄的学问来看,这玩意儿除了字数准确,平仄韵律一个不沾吧?
    王潋见祝无邀盯着这篇看了许久,微微一笑。
    子敬兄这篇文朗朗上口、内含深意,而且还神不知鬼不觉地奉承了祝姑娘。
    她特地挑出来,将其放在了第一篇。
    祝无邀抬手撑着额头,挡住了自己的表情。
    这东西……
    什么叫「书中不多言,只言离乡苦」,莫不是在嘲讽我?
    她感觉心口被刺了一剑。
    不作声地翻了页。
    她闭了下眼睛,觉得有点儿呛。
    祝无邀突然有了下个话本的灵感,不如名字就叫《全世界文学水平降级,我成文豪了!》
    要不然的话,还可以是——《文化断层,我随口吟唱便是千古名句!》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祝文豪翻完了整册诗集,他们翘首以盼地看到祝姑娘——
    她又从头翻了一遍。
    不翻不行,这简直是在废品站里翻个卖相好点儿的废品。
    “咳……大家学识渊博,我自叹不如,这样的诗我无论如何都写不出来。”
    祝无邀在实话实说。
    她为人偶尔好面子,这种丢人现眼的事情,她是真做不出来。
    “翻阅过后,竟觉已是上佳,似无一字可改。”
    是的,改一个字两个字已经救不回来了。
    我的建议是别再写了。
    已经够了。
    诗集之中,竟有什么「一声鼓响响咚咚,两声鼓响咚咚响,三声鼓响敲破天,细听竟是归乡谣」这种东西。
    她本以为第一篇是较差的。
    结果翻完了整册,发现开篇的那首诗居然是最好的。
    于是,祝无邀又翻了回来。
    她正想找个什么由头,赶紧把这个环节跳过,底下的人似乎并不打算放过她。
    “祝大家,不知哪篇最合眼缘?”
    “恳请祝姑娘点评一二,为比翼城文坛指路!”
    “若听不到祝大家高论,当为我此生憾事,怕是夜不能寐……”
    ……
    必须要在这一坨坨垃圾里面,找到最好的那一坨吗……
    在众人殷切的目光下,祝无邀忍无可忍,咬牙道:
    “王姑娘,拿来笔墨!”
    她感觉自己也诗兴大发,有些话不吐不快。
    王潋眼睛一亮,赶紧遣人呈上了最好的笔墨,这是她早就准备妥当的。
    却万万没想到,祝姑娘当真愿意落笔!
    墨已磨好,镇纸压上。
    祝无邀挥笔写下了诗名——
    「王家曲水流觞宴上观比翼城诗集有感恕直言在座诸位皆文豪」
    王潋站在旁边,看到了此诗的诗名,心中大惊——
    不愧是祝姑娘,竟如此不羁。
    只看这么长串的诗名,便注定了这是开天辟地的一首诗!
    当真是艺高人胆大。
    祝无邀行笔如云,不多时作完了一首诗——
    持剑未曾踏千山,
    学文竟窃四海声。
    偶坐堂前为豪客,
    只见平川不见峰!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我身为一个仗剑走天涯之人,在外出游历之事上没什么建树,随手写下的文章、居然莫名其妙得到了这么多赞誉。
    机缘巧合之下,来到这场所谓的文人雅宴,没想到——
    在座的诸位都是垃圾!
    此诗写完,祝无邀瞬间觉得戾气全消,心里舒坦了不少。
    不是想让我评价吗?
    这就是我的评价。
    祝无邀随手将手中的毛笔掷在了桌上,墨点迸溅在宣纸、晕出如同阴云的黑污。
    但在王潋眼中,这一点瑕疵,丝毫不损其豪气!
    甚至使祝姑娘的这幅墨宝,价值更上了一层楼。
    祝无邀刚想说些什么,王家府宅之外,突然传来了吟唱之声——
    “倒果为因!”
    “颠倒轮回!”
    “今夕何夕?”
    “今年何年!”
    “莫要离乡,莫要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