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阴煞再现
作者:三四番   道友!那贼子她又写新书了最新章节     
    “叶小——唔!”
    被认出了身份的叶小舟一把捂住祝无邀的嘴,冲书坊老板说道:
    “给我拿本儿「外门杂役」。”
    说着,接过话本、扔下银钱,将祝无邀拖到了门外,把人松开。
    “记好了啊,我最近叫周小叶。”
    祝无邀看向周小叶,满头黑线,问道:
    “你怎么回事儿,在这儿做什么呢,什么叫「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就算祝无邀再怎么糊涂,也能看出来,这事儿有点不对劲。
    她狐疑地看向叶小舟,总觉得有什么事、似乎是自己不知道的。
    结果,话还没来得及说完,就见到眼前的身影慢慢变淡了,下一瞬,彻底消失不见。
    祝无邀一口气堵在心口,差点儿没上来。
    好歹让她把话说完啊。
    至少回摘星楼、帮忙找人救一下小命,这要求不过分吧?
    “哎……倒了八辈子霉了。”
    祝无邀念叨了一句,心塞得不行。
    这叶小舟也太难抓了。
    这一回,祝无邀算是彻底想明白了,她就是在故意避着自己,也不知道在跑什么。
    她郁闷不已,随便找了家客栈,暂时歇脚。
    祝无邀点了两盘小菜,一壶果酒。
    修仙之人,度数这么低的果酒,自然是醉不了人的。
    不过尝个甜滋味儿而已。
    今儿个无语先生话本新一期开卖,有些来吃酒的,拿这当个话题。
    “你们可知晓,那无语先生和有道是,两人似乎私交不错。”
    “不可能吧,俗话说得好——文人相轻,这两位不在背后互相咒骂,我都当她们品行好、是个能忍的人物了,还私交不错?”
    一边说着,那酒客一边捏着杯子摇头,明显不信。
    “话说,你们觉得三世伞、和外门杂役,哪个更好?”
    这伙人明显不是任何一方的忠实拥趸,倒是能心平气和地讨论这个问题。
    众人面面相觑,有位哑然失笑,说出了真实想法:
    “要我说啊,若是买一本收藏,那我会选择三世伞;可若是问我平常更爱看哪个——”
    有人接着话说了下去:“那必然是无语先生的话本喽!”
    祝无邀听得哑然失笑。
    虽然她算不得什么文坛大家,写得东西也无甚内涵,但有道是这个笔名写得话本,在她刻意区分下,确实比无语先生写得更有表达内容。
    这不就是她上辈子对待名着的态度吗?
    尊重,但不怎么看。
    要说买书,那必然买点儿有内涵的东西,然后将它束之高阁。
    平日里都看些轻松自在的小说。
    听着旁边儿的讨论,祝无邀心情好了点儿,她习惯成自然地结了「落子结缘」的法印。
    直到放下手,她才突然想起来——
    刚刚结印的时候,似乎忘了在心里念叨自己需要什么。
    自己现在需要的可多了去了。
    要故人消息、要救命契机、要洗炼无锋剑用得矿石、要提升实力、要周小叶踪迹……
    也不知道落子结缘能带来什么东西。
    正思忖着,祝无邀突然听到了旁边儿的谈话声:
    “你们知道吗,感孝城向南,骑马大概半日,能遇着一处乱葬岗。
    “我听说,那里偶尔会有人声,渗人得很。”
    另外一人连忙做出了阻拦手势,说道:
    “万不可去!”
    “为何?”
    “哎,有那好奇之人,结伴去探寻,结果无一人回来,后来失踪的人多了,咱们感孝城的城主下令彻查,发现是乱葬岗出现了一尊阴煞。”
    “哦哦哦!我说的前段时间,城主怎么派人前去绞杀,听说金丹期修士就去了四五位。”
    祝无邀摸了摸下巴,感觉这话里话外的,信息挺多。
    感孝城的城主,能派出四五位金丹期修士,说明他本身境界应是元婴期。
    虽说此城规模宏大,但一位元婴期,可为大宗长老、小派掌门,或者家族的族长。
    即便当个散修,那也很不得了。
    看来这感孝城,并不属于巨阙派管辖的辖地。
    应该是这位城主的私人领地……?
    更何况,还不仅城主一人,这样的修士配置,就用来管一座城池,未免大材小用了。
    也许此地不该唤作感孝城,还应该有个感孝宗、感孝门之类的。
    还有就是——阴煞。
    祝无邀第一次听说这个东西,还是在「长寿客栈」那件事中。
    也正是在那件事里,她正式迈进了修道路的门槛,获得了无锋剑的原石料。
    据说阴煞的形成,需要死者生前受尽折磨,一口怨气凝而不散,使其魂归尸内。
    多数情况下,并不能保持人性。
    祝无邀大概能和阴煞打个四六开,若是保持了理性、能自主修行提升实力的阴煞,她也许打不过。
    四五位金丹期修士?
    这是看热闹的人夸大其词,还是阴煞实力过强、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多叫了些人过去。
    如果这是落子结缘的效果,应该是无锋剑的机缘?
    祝无邀琢磨了好半天,总觉着感孝城这事儿,似乎另有隐情。
    水很深啊。
    她在心里列了个一二三四,打算做足准备,去探下乱葬岗。
    第二天。
    祝无邀打听明白了感孝城这个城名的由来。
    据说,此地本来名为离泉镇,因其一处格外清冽的泉眼而得名,某日,当时还是散修的宣城主、携夫人在此落脚。
    本来两人只想暂住,谁知,城主夫人有了孩子。
    因此小住变成了久住,久住变成了定居。
    两人过着神仙眷侣一般的生活,共同教养两个孩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宣城主的妻子重病,遍访神医无果,只能久卧于病榻。
    有一神人途径,感念其夫妻至情,给出了个药方——
    取其骨血至亲的一心一臂一眼,入药为引,才能治好此病。
    两人怜惜子女,不愿让任何孩子为此付出性命,因此瞒下了消息。
    谁知,有一仆从曾受夫人大恩,竟然为了救人、向那两个孩子走漏了风声。
    大女儿和二儿子为纯孝之人,争相牺牲自己,以求手足活、母亲活,二话不说、救母剖心。
    宣城主悲伤欲绝,忍痛烹药,可药端到夫人面前,竟似母女连心般,夫人高声悲呼——「痛煞我也!」
    竟然气绝身亡。
    宣城主失妻、丧女、绝子,一天之内,满头白发。
    离泉有感,为之泣绝。
    自那时开始,离泉镇日渐繁荣昌盛、竟有如神助,世人皆言,天有情、感其孝,故降祥瑞、风调雨顺免天灾,使纯孝之人安眠。
    故名感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