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自行车是上班族的重要工具
作者:牛小壮   四合院:傻柱改命,开挂人生最新章节     
    何玉柱在空间里拿出了两瓶茅台,打算晚上去感谢一下李导的热心。
    这确实对他帮助很大。
    最大的障碍是工人。
    确实,现在可以招工人,但是技术工人可以做几十种工作。
    20年过去了,技术不是雇人培训两个月就能掌握的。
    何玉柱打算明天去向他道谢。
    萧鸿升和邵无举也曾帮助过他。
    他们忙着自己的事情。
    刘强从供销社买了一些礼物递给了他。
    何玉柱:“小刘,你和小张先回招待所吧,明天就回县城了,我还要去一趟上海,我不在的时候,你先跟秦风干活。”
    刘强没有跟他一起去上海,因为何玉柱把他单独留在县城,免得对他离开后回到县城时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线索。
    李主任坐车出来,看到何玉柱一个人在门口。
    他停下来,邀请何玉柱一起坐车。
    李主任:“你这个同志,太不合群了,来我们家聚会,带点礼物吧,下次不能这样了。”
    何玉柱:“我是第一次来这里,空手而归是有原因的,以后一定会改变的。”
    如果你上门的时候连礼物都不带,那门很可能不会为你打开两次。
    就算让你进来,你的脸色恐怕也好不了多少。
    恩毕竟是走来的,何必空手走来走去呢?
    何玉柱跟着李主任走进了一栋二层楼房。
    开门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女人,和李主任年纪差不多。
    这是一个正常的介绍。
    何玉柱:“胡阿姨大概是第一次来看望我,这些东西你一定要接受。”
    李主任夫人收下了东西后。
    胡娇:“能回家就够了,能带什么?老李,请招待一下小何,我们马上开始吃饭。”
    何玉柱跟着李厂长走了进去,发现这里的陈设很简单,没有奢侈品,连电视都没有。
    一个副部级干部家里没有电视,太简单了。
    李主任:“别看我,我家很破旧,过来陪我喝几杯吧,我喜欢下班就喝几口。”
    何玉柱:“这说明李主任为国家省钱,不铺张浪费。”
    李主任哈哈大笑:“我的钱都给了几个孩子了,这不是节省,别再给我多余的钱了。”
    何玉柱也别再纠缠这个话题了。
    三人吃了晚饭,何玉柱陪着李厂长喝完了酒。
    何玉柱:“李主任,时间不早了,我明天还要去看其他人,得回去休息了。”
    李主任:“我让司机送你吧。”
    坐下后,何玉柱上了车,回到了宾馆。
    第二天一早,刘强跟着司机匆匆赶回县城,何玉柱则赶往养鸭场。
    看门人认识何玉柱,就开门让何玉柱进来。
    何玉柱来到邵无举的办公室,敲了敲门。
    听到“请进”声,他就打开门走了进去。
    邵无举:“何秘书好久没见了,怎么会想起我呢?”
    何玉柱:“你不想有个老朋友来看你吗?”
    邵无举:“你就来吧,干什么?以后别这样了。”
    他微笑着把东西收起来。
    何玉柱:“邵厂长,请问您对养猪场熟悉吗?请问大批量订购仔猪有什么不便吗?”
    何玉柱:“非常感谢邵导。”
    等待邵无举挂断电话
    邵无举:“这里没什么不方便的,就是要提前几个月预约,不然不会有那么多小猪。”
    何玉柱:“好吧,我明白了,我还有事,改天请邵导吃饭。”
    何玉柱去办公厅看望肖洪生后,我就买了火车前往上海。
    经过三天两夜的火车旅行,何玉柱在上海下了火车。
    何玉柱对这里的第一印象是这里比京都还要繁华。
    那里有很多四五层的高楼。
    放眼望去,这条路上挤满了人,这条路几乎被自行车占据了。
    自行车仍然是上海上班族的主要交通工具。
    现在上下班、接孩子、购物都离不开自行车。
    电车和公共汽车在城市各处穿梭。
    何玉柱没时间感叹,他还要去农机厂。
    何玉柱在上海一日游的感受是,这里的工业比其他城市更加发达。
    一路走到办公室。
    何玉柱:“同志你好,我是东丽县委书记,我是来采购发动机的,不知道你有时间吗?”
    冯小生:“噢,本地的同志,欢迎光临,我不知道您购买的是哪款发动机。”
    何玉柱:“我买了一台小型拖拉机发动机。”
    两人一路走到了生产成品发动机的仓库。
    经过冯小生的介绍,何玉柱看中了一辆40马力的505车型。
    这个模型在山里完全够用了。
    何玉柱:“我们先订购150台这款505车型的发动机,下月底发货,发货后预付一半钱。”
    封潇声:“好,那我们先签合同吧。”
    一台900发动机加上拖拉机人工费等其他费用至少要2500元。
    何玉柱跟着冯小生厂长来到了轮胎厂。
    在他的介绍下,何玉柱定制了各种尺寸的轮胎,数量为150条,发货后预付一半钱。
    完成合同并获得发动机和轮胎。
    其他的东西省城钢厂都有。
    您只需将它们买回来并组装即可。
    何玉柱向上海百货大楼走去。
    这里出售的衣服和产品都高端很多,而且产品也多种多样。
    何玉柱挑了一些他觉得楼小娥穿起来好看的外套、鞋子和小饰品,给自己穿上。
    退房后,他就赶去火车站买票。
    在宾馆休息了一晚后,他继续赶火车回来。
    何玉柱刚刚从上海回来,刘强来找何玉柱汇报这几天县里发生的大事。
    刘强:“何书记,我们县里什么都没发生,除了你走的时候制定的计划,就是砖厂申请修一条进县城的水泥路,被县长拒绝了,说这件事得等你了,我们回来开会,决定现在由余县长亲自处理新工厂的建设事宜。”
    何玉柱:“好的,小刘,这件事我知道了。”
    晚上楼小娥回来,看见何玉柱买了几件衣服,款式新颖,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
    楼小娥:“这个在省城哪里买的?”
    何玉柱:“在上海那边,我觉得这个牌子是玉冰等人生产的,在上海特别受欢迎。”
    “他们工厂什么时候开始生产的?我们才两个月,他们的衣服就卖到上海了,这也太快了。”
    楼小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