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种胰岛果
作者:青裳   种田谁家男主开局送礼送三只猪崽最新章节     
    同样不敢置信的还有苏母他们,饭桌上,听到她的话大家都傻了。
    “你说啥?县令找人帮忙挖路?还给工钱?”
    “还有这么好的事儿?”
    苏子苓喝了口汤,慢条斯理的夹了一筷子菜,见大家都直勾勾的盯着她看,她也不好意思再吃,放下碗筷,仔细解释着。
    “是县令大人去找了城里的富商,筹了些银子,说是今天就去找人,明天差不多就可以动手了。”
    “到时候咱们从里面挖出去,外面的人从桑树坪那里挖进来,我估摸着两个月左右就能挖通了。”
    “对了,到时候还得把大家出了多少个工给记下来,挖完了好结工钱。”
    “真……真有钱拿啊?”
    看苏母那迟迟合不拢的嘴,苏子苓无奈一笑,“阿娘,县令大人说了有那肯定有啊,难不成他还能忽悠我们?”
    “这可说不清。”苏母嘀咕了一句,“你又不是不知道,以前交税,咱们那粮食,被扣得有多惨,说是父母官,实则就是一堆吸血蚂蝗,蜱虫,只进不出的。”
    苏老爷子重重的咳了两声,压低了声音,“这话是能乱说的?这也就是在家里,都是自家人,这若是被外人听去了怎么办?”
    苏母抿了抿嘴,没吭声。
    “阿娘别怕,我忘了跟你们说了,咱们永昌县的县令大人换了,而且这人我以前还见过,算是有点渊源,今年的茶叶还有粉条那些,大多都是卖给了他,他给的价格也比其他人高了许多。”
    “县令换了?什么时候的事儿?”苏老爷子他们也是一脸懵。
    “年前就换了,换了好久了,你们不知道也正常。”
    百花洞本来就消息堵塞,苏母他们又不出村,其他人就是偶尔去一趟县里,关注的也是衣食住行,哪有心思去关注县令是谁的事。
    苏老爷子恍然,“我说呢,难怪上个月去交秋粮竟然那么顺,而且粮食我是按往年的量拿的,这次竟然没多收,原来是换县令了啊。”
    “听你这么一说,这县令人还怪好的,你说你见过他,什么时候?怎么认识的?”苏母满脸八卦。
    “阿娘~”苏子苓扭头看向她,眼里无奈多过笑意。
    “好、好、好,我不问了,吃饭,吃饭。”
    苏子苓看向一旁自顾自吃着饭的苏子仲,“大哥,干腌菜怎么样?还好卖吗?”
    提到这个,苏子仲就来神了,眼睛都亮了几分,“好卖,这一团能煮好几十碗,一天也就用个两团左右,制作简单又方便,味道还好,已经有人问过我了,想买一些带路上,他们自己煮了喝,我想着量不多就没卖。”
    苏子苓点了点头,“去年做的确实不多,咱们就卖汤好了,干腌菜就不卖了,今年咱们多种点萝卜,到时候多做点,明年就可以卖了。”
    简单问了几句,吃过饭大家洗漱完毕就回屋休息了。
    苏子苓则是开始卤肉,苏母负责和面,苏子仲负责泡豌豆,这些日常的准备工作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苏子仲起来磨了豌豆跟二十出门锻炼,苏子苓起来做豆粉,苏母则是做饭。
    各忙各的,吃了饭大家各司其职。
    苏老爷子他们仍旧是去挖路,苏子苓则是把胰岛果拿了出来。
    “阿娘,咱们上午去把胰岛果给种了吧,种完再回来准备午饭。”
    苏母放下了手里的锄头,“成啊,我原本还想着去起垄台打垄沟呢,去种胰岛果也成,不过这也没雨啊,地干巴得很,能行?”
    “浇水种吧,不然等下雨就晚了。”这已经三月中旬了,再拖拖就四月了,到时候只怕真就种晚了。
    种庄稼,都是赶节令的,过了这个节令也不是说种不出来,只不过是产量大打折扣。
    “你是打算种去河边?”苏母皱了皱眉,浇水,也就是河边的地最近了。
    “对,季婶家河边不是也有一块地嘛,那地种啥都有点不上不下的,种胰岛果吧,估摸着差不多可以种完,咱们把桶带着去,顺便把水浇着回来。”
    苏子苓拿了种子,又拿着两只背篓去装了两背篓干粪,拿桶装了两桶草木灰。
    粪给牛驮,苏子苓负责挑灰,苏母则是背种子,外加扛锄头那些。
    拿上东西,母女俩就朝着河边去,趁现在太阳还没出来,没那么热可以多干一会儿,等一会,太阳出来了也就乏力了。
    到了中午还得回来做饭,不抓紧,只怕种不完。
    牛被拴在了山脚,离地不远,苏子苓她们一抬头便能看到它。
    看不到也没事儿,苏老爷子找了一个铃铛给牛挂在了脖子上,只要能听到铃声就知道牛还在了。
    垄沟是苏母提前打好的,行距约莫十五寸(五十厘米),用来种胰岛果就刚刚好。
    看着手里蔫了吧唧的种子,苏母犯了难,“这要怎么种?这种子都蔫了,还能发芽?”
    胰岛果种子是苏子苓提前挑好的,挑好了以后特意拿出来晒了两天。
    “能,我特意晒的,这胰岛果在种之前就是要拿出来晒一到两天,这样有利于提高发芽率。”
    苏子苓把东西都拿了出来,看着晒得起灰的地,眉心微微皱了起来。
    “你这说法我倒是头一次听说,这垄沟间距够吗?还要不要打窝?”苏母是真的一筹莫展。
    “不用,我挑水先把地打湿了,然后阿娘你负责放种子,放完了咱们再来撒灶灰跟粪,最后就是回土,回好后再浇一次水就行了。”
    人手比较少,母女俩得来来回回几次才能忙完,若是人多,每个人做一样,一次便可以种好。
    “我哪会儿放种子啊,你来放,我挑水好了。”苏母说完,就把麻袋里的种子倒在了背篓里,再把桶里的灰倒麻袋里。
    桶空出来后她便挑着桶去打水了。
    好在季云初家的地离河边不远,也省了不少力气。
    以前她种过这玩意儿,所以并不陌生,行距是十五寸,株与株之间的距离大概是九寸(30厘米)。
    大概估计了一下距离,苏母前面水浇上,苏子苓就紧跟着把种子插上。
    苏母一个人挑水比较慢,一挑水也浇不了多少地。
    苏子苓放好一截种子后,就回来撒粪,粪不能直接放在种子上,得跟种子保持一点距离,放好粪后就可以把灶灰也一起放好。
    灶灰本就是防病的,可以直接丢在种子上。
    所有东西放好,她再把土填好,土不易填太厚,约莫三寸左右即可。
    苏子苓来来回回跑了几趟才算是完事儿,这速度,恰好跟苏母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