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过年前夕
作者:青裳   种田谁家男主开局送礼送三只猪崽最新章节     
    一听到他那个请字,苏子苓脸上的笑就收了回去,“舅舅,你还跟我客气上了,再请来请去的我可就要生气了啊!”
    “好、好、好,是舅舅的错,不提不提。”李大柱哈哈大笑着说道。
    苏子苓这才重新露出了笑来,“开铺子?也可以啊,到时候就租这条街上的,到时候有个什么事儿的,十八他们也能搭把手,若是有不懂的也可以过来问问永安叔。”
    “或者这样,你们暂时也还不开,等年过了以后让三郎跟着永安叔,到时候多学学多认认,等你们魔芋出来了,我估摸着也能学到点皮毛了。”
    李大柱喜不胜喜,“啪”的一声,一巴掌重重的拍在了大腿上,“那感情好啊,能跟着苏掌柜那自然是好的。也不求他能学精,学到苏掌柜一两分皮毛就够用了。”
    “反正铺子不大,他自个慢慢琢磨,实在不行还有你这个表姐看着呢,就是,会不会太麻烦苏掌柜了?”
    “不麻烦,反正平时三郎也跟着学了不少,到时候学起来也不会太过吃力。”苏永安笑了笑,“再说了,你喊我名字就成,这苏掌柜啊,那都是外人喊着好听的,你是小青他舅舅,我是他叔,咱们这个关系,也可以说是一家人了。”
    苏永安长得清清秀秀的,再加上常年在县里没怎么干活,白白净净的模样让他看起来多了几分书生气。
    再加上他这一身青色长袍,微微点头,笑得儒雅,举手投足间皆是透露着温文尔雅。
    最重要的是,他会说话,脾气再冲的人,跟他说话那语气都会不自觉的收敛几分。
    可想而知,听到他这话的李大柱,乐得见牙不见眼的,看着两人勾肩搭背的模样,苏子苓丝毫不怀疑,若是情况允许,李大柱只怕是要拉着他拜把子了。
    人多力量大,不过片刻食肆就打扫干净了,只不过看着后院的二愣子,众人犯了难。
    十八倒是没多想,他说:“要不送四海镖局去?让他们帮忙喂个十天半个月的也行。”
    苏子苓摇摇头,没同意,二愣子凶归凶,但是年纪终归有点小,若是被人养上一段时间,到时候不跟她亲了怎么办?
    “牵着回去吧,到时候再带过来。”
    后厨里还剩下一些菜,放到年后肯定不行了,苏子苓索性全部打包了,让十八跑了一趟,送去四海镖局。
    全部收拾完,一群人朝着城门口而去,李大柱他们父子俩也就在城门口跟苏子苓他们分开了,毕竟不同道。
    苏子苓他们人多,一辆牛车坐不下,所以几人都是走路,把买来的东西放在牛车上。
    二愣子还小,跟着走了一截,跑得屁颠屁颠的,腿短身子圆,步子也小,自然追不上人。
    看它跑了一会儿,将几人逗得哈哈大笑,最后苏子苓看不过去了,直接给它丢牛车上。
    十八、二十还有青九三人也跟着回了百花洞,苏子苓跟他们说过年让他们休息,不用跟着了。
    结果几人愣是不听,刚开始十八跟青九还有点犹豫的,后来二十不知道在他们耳边嘀咕了几句什么,两人态度异常坚定,说什么也要跟着。
    美其名曰,他们是苏子苓雇的,自然是要贴身保护了,不然对不起他们拿的工钱跟吃的饭。
    苏子苓见他们执意,也就没过多阻拦。
    回到桑树坪时,几人还在卸东西,也不知道李大娘趴门口看了多久,一看到马车,她就拎着她提前准备好的东西出来了。
    有十几个黄心红薯,还给了几个柿饼,她自己晒的,卖相不太好,但很甜。
    除了这些,其他杂七杂八的也给了一些,全部放一个篮子里,说是下次再来还也成。
    和李大娘他们分开后,几人便径直回了家,太阳还是没出来,天空黑沉沉的。
    人多,那些东西也轮不到苏子苓背,她的背篓里都是些轻省没重量的。
    白薇则是空走,她现在怀孕三个多月了,肚子虽然还没显怀,但也不敢让她走太快。
    刚刚那段路还能坐牛车,现在却只能慢慢走了。
    回到家时,已经是酉时(17:00—19:00),知道白薇他们今天回来,苏母早早的起锅做饭。
    还特意给白薇煮了一碗糖水蛋,怕她难受吃不下饭,拿出家里的小锣锅,给她煲了粥,想着配着苏子苓做的那些酸酸辣辣的酱菜,应该能吃得下。
    白薇一回来,就成了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一家人欢喜得不得了。
    当天夜里下起了大雨,本就不高的温度降得更低了些。
    大家里三层外三层的裹得严严实实的,下雨干不了活,一大家子就围在厨房里烤火。
    火塘边烘着红薯,板栗还有锥栗,还有几个没牙口的洋芋。
    苏子苓捡了几块瓦片,洗干净后架在火炭上烤着,她涂了点油,煎了几个小薄饼,口感脆脆的,里面还能吃到菜叶子。
    这雨一连下了三天,就在苏子苓以为会下到过年时,它突然晴开了。
    明明晚上还是瓢泼大雨的,第二天一觉醒来,外面阳光明媚的。
    见天晴了,苏子苓松了口气,她真怕答应了他们的粉条,到时间了却交不出来货。
    离过年还有两天,苏子苓只能加班加点的干,除了原本的工人,家里的人也齐齐上阵了。
    前面做了一天,加上后面这两天生产的,可算是够了。
    腊月二十九,苏子苓没去县里,让十八跟二十出的山。
    本来就没多少粉条,她也懒得跑一趟了。
    白薇现在是家里重点保护对象,很多事情基本上都不让她做了,她每天就跟苏阿奶在家晒晒东西,扫扫地,想干点其他的,还没动手呢,就被拦下了。
    用苏阿奶的话来说,以前困难,没条件让她好好养着,现在条件允许了,总不能还跟以前一样吧?
    就这样,一家人吃吃喝喝的,除了做粉条还是做粉条,苏老爷子他们荒地也不开了,说是今年够了,来年不够种再说。
    二十九这天,家里开始大扫除,所有人的被套那些都拆出来洗了,被褥那些是今年的新棉花做出来的。
    虽然还不硬,但苏子苓也给拿出来了,就晒在院子里,晒一会儿就敲敲,到了晚上,棉花特别松软还带着阳光的味道。
    转眼到了大年三十,一大早天才灰蒙蒙亮就被苏母薅起来了。
    她说,大年三十要是睡懒觉,一年到头都会睡懒觉。
    大山里的冬天,格外的冷,清晨的空气中还带着白茫茫的雾,小草上带着晶莹剔透的露水。
    风格外的刺骨,苏子苓刚推开门,就被冻得打了个哆嗦,赶紧将门给关上了。
    站在门外的苏母愣了愣,再次拍打着门,“小青,你干嘛呢,快起了,全家就你没起了,这又不是平时,若是平时就让你多睡会儿了。”
    “起了,起了,我换个衣服,今天怎么这么冷啊!”她哆嗦着去翻衣服。
    “前两天下了雨,早上是要冷一点,露水都比前几天大了,你穿好了衣服赶紧出来贴窗纸跟贴对联,对了,你不是说今年过年要给村里来做活的人发年货吗?今天三十了,你得记着点,还有红包也别忘了。”
    苏母拍了拍门,见她回应了,说了几句就转身去忙活了。
    “嗳,知道了!”苏子苓套了一件外套,又把苏母给她的那个兔毛风领给围上,这才感觉好了许多。
    推开门,她搓了搓手,一个箭步冲向厨房,门一打开,就看到苏阿奶他们都在烤火,看着她冻得通红的鼻尖,苏阿奶拍了拍身旁的凳子,“来、来、来,坐这里,烤烤火。”
    苏子苓搓着手挤了进去,嘴上呼出阵阵白雾,“阿奶,你们起这么早?”
    “不早了,你隔壁刘婶家饭都吃了。”苏阿奶摸了摸她的手,“往前点,怎么这么冰?”
    “没事儿,没事儿,我洗把脸就好了。”苏子苓起身拿来脸盆,倒了热水出去洗漱。
    洗漱完毕后就开始准备给乡亲们的年货了,早饭苏母已经在张罗了,她想着今早先去送几家再回来吃饭。
    本来昨天晚上就应该把粉条给红包给村民的,但她给忙忘了,今天没让他们过来上工,就只得一家一家的送着过去了。
    苏子苓准备好粉条,一人给两斤,红包的话她准备一人给一百文,忙活了大半年了,作坊里也没出什么岔子,除了工钱给的优厚少不了村里族长的震慑。
    所以族长家里也得走一趟,还得备厚礼,苏子苓格外准备了五斤粉条,两斤肉。
    想到族长家今年新娶了新妇,苏母又拿了两尺布给她,“你把这布带上,他们家刚娶了新媳妇,正好给她做身衣裳,钱的话,你准备二两银子,铜钱也得带上一些,有备无患嘛。”
    “嗳,我知道了阿娘。”苏子苓接过钱跟布,“阿娘,那我们走了。”
    “去吧,去吧,饭快要熟了,别耽搁太久,回来早点啊。”苏母站在门口,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
    苏子苓没回头,她背着背篓,遥遥的冲她挥了挥手。
    苏子仲跟在她身后,挑着一担粉条,苏子苓负责敲门。
    今天大年三十,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家,也没人下地,这辛苦了一年了,过年可不得好好休息休息,更何况今年还挣了不少钱。
    “嗳,来了、来了,别敲了!”
    院子里传来了声音,带着几分不耐烦,可门一打开,看到是苏子苓,那人脸上立马乐开了花。
    “哎呀!是小青啊,我还以为是谁呢,你咋都不出声呢?我刚刚正忙着打扫卫生贴窗纸呢,别站着了,进来坐,进来坐。”
    “婶,我们是来送年货的,就不进来坐了,后面还有好多家要跑呢,怕时间不够。”
    苏子苓拿了四斤粉条,两百文钱递给她,“婶,你们家是有两个人在作坊做工,这里是四斤粉条,两百文钱,你接好了。”
    妇人愣住了,低头看着手里的四斤粉条跟两百文钱,脑子都不会转了。
    四斤粉条?
    等等啊,她捋捋,她听说了,这一斤粉条差不多就是两百文钱,这四斤?
    她滴乖乖!八百文啊!
    再加上那两百文的红包,这不就是一两银子了么?
    “这……这么多?”
    她眼里满是不敢置信,拿着东西的手还有点哆嗦。
    “大家都是一样的,来年开工还盼着叔跟婶多多帮忙。”
    “帮忙,帮忙,我们肯定好好干的。”妇人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这饼太大,砸得她晕晕乎乎的,只能本能的附和着苏子苓。
    “那行,我们就不打扰婶子你们了,我们还得去下一家,你们忙着。”
    东西送到手,苏子苓也就转身离开了,只留那妇人傻乎乎的愣在原地。
    “谁找啊?怎么愣在这里?”
    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那妇人可算是回过神来了,冲着苏子苓的背影吼了一声,“小青,几号开工啊?”
    “嗳,初八开工!”
    看着苏子苓的背影,她嘀咕了一句,“初八?这么晚?定初四还差不多,谁家过年过到初八啊!”
    都是山里人,大家也没那么多规矩,通常都是初三过完就开始下地了。
    听到她的话,男人拍了她一巴掌,“你傻啊,初八就初八呗,这少干两天多干两天钱都一样多,那还不如多休息两天呢。”
    随着红薯粉生意变好,苏子苓调了工钱,从刚开始的十文一天,到十七文一天,再到后来二十文一天。
    最后她索性变成了七百文一个月,一个月有三天休息时间。
    有时候他们家里有事,请个一天两天的假对工钱也没什么影响,不过她设了个什么全勤奖。
    一个月不请假的话就有额外的一百文钱,为了这一百文,大家也是拼了,基本上是没人请假的。
    听到他的话,妇人皱了皱眉,反手就拍了回去,“啪”的一声,愣是将男人的肩膀都拍得麻麻的。
    听声音就知道,这力道比男人的大了多少。
    “你懂什么,你看看这是什么,还好意思休息吗?”
    她将手里的东西提高,塞到男人手里。
    “这么多粉条,你去作坊当三只手了?”
    “你才三只手,你全家都三只手,这是小青刚刚送过来的年货,一人两斤,还有两百文钱呢!”
    “我擦!这么多?这得小一两银子了吧?”
    “那可不,现在还提休息吗?”
    “不提了,不提了,还休息个什么劲儿啊,初八开工确实晚了,晚点得找大家商量商量,年过了也是闲着,还不如去上工呢。”
    “这还差不多!”
    身后的插曲苏子苓他们并不知道,兄妹俩一家一家的去送粉条跟铜钱。
    大家的反应也是与第一个妇人差不多,惊讶大于惊喜,确定这都是他们的了,这才欣喜若狂的接下。
    ——
    补了两千,接不上的就往前翻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