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野兔子能养?
作者:青裳   种田谁家男主开局送礼送三只猪崽最新章节     
    三叔婆扭头看了一眼她们的背篓,“你们姐妹俩干嘛去?打猪草啊?”
    阿秀一边“噗、噗”的吐丁香核,一边回道:“这不是猪草,是兔子草。”
    苏子苓笑了笑,“去摘蚕豆,我阿奶说是想吃蚕豆圆子了,现在正是吃蚕豆的好时节,就想着今天有时间,索性就来摘了。”
    “对了三叔婆,刚刚我还说要进去你家呢,反倒是在这里遇到你们了,我想着离过年也没几天了,要不咱们今晚就把米泡了,明天把糍粑那些舂了吧。”
    “成啊,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儿呢,早点舂完早放心,省得每天惦记着,明天早上舂是吧?我记到了。”三叔婆笑眯眯的应了下来。
    苏子苓点头,“对,明天早上舂,你们也不用带油了,蒸着米饭来就成,早饭也是到我家来吃好了,顺便帮忙告诉四叔婆一声。”
    “放心吧,肯定忘不了她啊,都一个院子的。”三叔婆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看着走在旁边的阿秀,又问道:“阿秀,背篓重不重?来给三叔婆,三叔婆帮你拎一截。”
    阿秀摇了摇头,“不重,我背得动。”
    她颠了颠背篓,声音清清亮亮的开始跟三叔婆唠着,“三叔婆,你不知道,我家的小兔子可能吃了,我这一背篓,它们吃三顿就没了,而且小兔子好可爱,它吃草的时候,那个嘴一动一动的,就是这样,这样的。”
    说着她还仰着头,学给他们看兔子是怎么吃草的。
    “你们家还养兔子了?”三叔婆显然是不知道他们家有兔子,眼里带着几分惊讶。
    “对,前段时间上山里抓的,本来想着杀了吃的,阿秀舍不得,死活不让吃,就养起来了,这养了才几个月,就生了两窝崽了,一窝六只,一窝八只,就从两只变成了十六只了。”
    苏子苓话音刚落下,三叔婆的眼睛瞬间瞪大,“生这么快?”
    “兔子繁殖快,这一年生五六窝,一窝五到十只,这一年下来,一只少说得生个五六十只。”
    “我滴乖乖,那可以养兔子了啊,它又不吃粮食,给点草就行,”三叔婆蠢蠢欲动的,显然也是动了心思。
    她像是想到了什么,脸上的笑淡了几分,“我听老人说,那山里的野兔子不能养,就是抓到了也得拴道红送出去,你这,没事儿吧?”
    苏子苓先是一愣,随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三叔婆,你还信这个啊?我阿婆家就是打猎出身的,那兔子不知道打了多少,吃了多少了,能有什么事儿?”
    三叔婆的这种说法与后世她阿奶跟她说的一模一样。
    她还记得,那年五六月份吧,雨来得晚,一场雨后,她背着背篓上山,想去看看菌子出了没。
    大雨过后,山里湿漉漉的,树上、草上都是水,刚进山没多久人就湿了。
    当时就看到那松树下有一坨黑黑的东西,当时还以为是黑见手青,走近一看,是只黑兔子,特别小,它在树底下躲雨,冻得瑟瑟发抖的。
    看它可怜,而且又毛茸茸的,她就带回家了,当时还被阿奶骂了一顿,说是不能养。
    后来趁她出门挑水,阿奶偷偷将兔子放了,等她回来就告诉她,是兔子自己跑了。
    当时阿奶的说法也是跟三叔婆一样的,说是要挂道红送出去。
    三叔婆继续说着,“那不一样,你阿婆家那个是猎来杀了吃的,这个是拿来养的。”
    苏子苓默了默,幽幽的说着,“那个是猎来杀了吃的,我们家这个也是养来吃的。”
    都是拿来吃的,好像……还真是一样的?
    三叔婆愣了愣,半天才回过神来。
    苏子苓又补充道:“有什么养不好的嘛,你看我家,养了也有几个月了吧?能有什么不好,哦,不对,还真有。”
    她突然提高了音量,三叔婆他们都扭头看向她,只见她缓缓说道:“唯一的不好就是,生太快了,再这样下去,只怕是要养不过来了。”
    她声音落下,三叔婆他们嘴角抽了抽,一副手有点痒的模样,直接将苏子苓逗笑了。
    “哈哈哈哈!真就这点不好,三叔婆你要养吗?养的话可以到我家来捉一对回去,现在就开始养。”
    “我打算多养点,到时候拿到食肆或者山坳去卖,做成风干兔、烤兔子、冷吃兔、双椒兔都成,兔子肉质嫩,都是瘦肉,吃起来最为鲜美。”
    “养了你要收吗?”三叔婆问道。
    “肯定收啊!”苏子苓眉头轻抬,语气轻扬,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洒脱与豪放。
    “光我家自己养肯定养不够啊,我就想着问问有喜欢养的可以养起来了,你们养了到时候我这边会收,价格就按市面上的来。”
    “价格我们是不担心的,你自然不会亏了我们,你收就行,那我回去跟你三叔公商量商量,晚点就上你家来抓一对回去先养着,”
    说着说着她声音渐渐小了,随后问了一句,“村里其他人家的也收吗?收的话我到时候帮你说说,看看谁家想养,自己去山里抓或者买去。”
    “收!三叔婆你尽管放心宣扬就成,多少都要。”
    几人一路走一路说,看得出来,三叔婆是真的动心了,一路上都在问这兔子怎么养,需要注意些什么。
    这养一群跟养一只两只是不一样的,所以她问得格外细。
    到了家门口了还有几分意犹未尽的,“你们姐妹俩进来吃饭吧,吃个饭再回去,你那两个堂弟已经做着饭了,我炒个菜咱们就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