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乾隆张氏52
作者:Oofy   快穿:我在清朝当宠妃最新章节     
    想起往事,皇太后只剩下唏嘘。
    尤其是想起年轻的时候,她跟耿氏关系也曾好过,只是这世事易变,她变了,耿氏也变了。
    于穗岁瞧皇太后陷入回忆,也不说话,太后的生活,也是一点一点的熬出来的。
    太后可能也是夹缝里生存的野草。
    和钰不敢出声,低着头看自己的手,手指扭来扭去的,她不知道皇太后在想什么,这样的神情一看就是在忆往昔岁月。
    她不是很了解太后的曾经,只是听说,太后是凭着生了个好儿子登上太后之位。
    当然这个听说是电视剧里来的,都说皇太后好福气,凭着儿子捡漏。
    皇太后过了一会回过神来,道,“想起来往事来,有点怀念。”那时她也是青春正盛,如今已经是风烛残年,到了安静养老的时候了。
    “太后可是想念先皇后了?”于穗岁道,怀念,这后宫若是要怀念,那太后必定不是怀念先帝,这乾隆说起那雍正一般都用非常书面的皇考代替。
    和钰无语.....
    宸贵妃怎么说起了孝敬宪皇后,这可是太后之前当嫔妃时的皇后,这世上有几个人喜欢提起自己那卑躬屈膝的日子。
    皇太后略有两分低迷,“是想起来先皇后了,她在世时最是贤良大度。”贤良是真贤良,可没有好下场也是真的没有好下场。
    病逝之后,祭奠之事都是遣皇子阿哥进行,最后的大行仪式竟然是叫三位和硕亲王的儿子去行礼。
    这等事也是只有这位先帝能做得出来了。
    大度?
    和钰很是疑惑,一个小妾,说自己的主母大度,这真的不荒谬吗?
    她看电视剧里都是恨不得斗死对方,她如今很是迷茫啊,这清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清宫,她一点底都没有。
    于穗岁捡了旁边高几上的点心,吃了几口,又接过春竹递过来的半湿的帕子擦擦手,“想必先皇后是个极好的人。”这能叫皇太后真的怀念,那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
    只是她也是真惨,这唯一的儿子早夭,雍正还是个宠妾灭妻的货。
    她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到哪里去。
    皇太后接过姑姑端来额茶,润润嘴,又见和钰面色迷茫,想着她也不算太小,也有十岁了,便道:“钰丫头,玛嬷如今告诉你一个道理,这世上的男人都不可靠,你得学着自己做那能扛住风吹雨打的大树。”
    和钰回过神来,听着这话,感觉皇太后怪开放的,这思想还挺先进的,只是这当着宸贵妃的面说的,终是有那么一丝的诡异。
    这宸贵妃不是乾隆的宠妃吗?
    当着宠妃的面教宠妃不要相信男人,这乾隆知道了,能不生气?
    “孙女谨记玛嬷的教导。”和钰起身下榻给皇太后郑重的行了一个大礼,不管皇太后是出于何种目的,又或是话赶话到了这里,总之这是为着她好的的话,她都要记得这个好意。
    “好孩子,快起来。”皇太后伸手去拉和钰,这孩子就是太规矩了,这规矩是用来做给人看的,不是真的叫你放在心里照做的。
    于穗岁倒是知道,皇太后这是真的在教和钰,也顺便提点一下她,太后这人有点厌蠢,这从旁提点两句,若是听不进去,那就没有下一次了。
    和钰是真心实意的道谢,她起来后,又坐回原位,又偷偷瞄了一眼于穗岁。
    她如今是真的特别的好奇,这个乾隆的宠妃,还是宸字封号的宠妃,她怎么能那般淡定的坐在位置之上。
    这一般宠妃不是都深爱皇上,认为他们是天定良缘的一对。
    于穗岁若是知道和钰所想,只能说一句,妹妹,你少看点不好的电视剧,脑子容易坏。
    不过这也不能怪和钰,她来之前也才刚刚上大学,十九岁的年纪,失去了奶奶,独自拿着钱生活,这一切都没有完全的反应过来。
    “那太后准备弓箭时能给我也准备一副?”于穗岁觉得去了木兰围场,肯定是要摸一摸弓箭,策马扬鞭感受一下风在耳边呼啸的声音的。
    乾隆这是第一回去,肯定是超级忙的,她也就只能跟着太后混了。
    皇太后侧过头去,对着姑姑道:“听见咱宸贵妃说的没有,给她多备上几把好的,叫她射个够。”这年纪小,口气大,一次都没有射过的人,竟也对这个有兴趣。
    如今满人都不大教自己的姑奶奶学这骑马弯弓之事,越发的跟汉人看齐,只一味的学那女子的贞静贤良跟管家理事之道,再不跟之前一样,能跟男人一般在草原上驰骋。
    姑姑应道:“奴婢记下了。”这皇太后是真的喜欢宸贵妃,这宫里有了什么好东西,都不会忘了给宸贵妃送上一份。
    于穗岁跟着太后又闲聊了几句,就被乾隆身边的李玉给请走了。
    人一走,和钰才疑惑的看着太后的眼睛。
    皇太后好笑,敲了敲和钰的额头,“钰丫头,她是你庶母,跟你额娘不对付,那也是她们之间的事,你可别去参与。”说着又语重心长的道:“她是你皇阿玛的唯一的真正的心头肉,若是谁跟她真的对上,这都是要给她陪葬的。”
    她自己的儿子,是什么心思,她自然是猜到的,他跟先帝有一处极为相像,那就是痴情。
    先帝钟爱年贵妃,她的儿子钟情宸贵妃。
    那个宸字封号出来的时候,她就知道了结果,她这个儿子是真的爱她,只是他自己没有她这个旁观者明白。
    “那为何....?”和钰还是不理解,这知道了,还不阻止,难不成是害怕母子情分生疏,可这清宫不是说以孝治天下,这乾隆不是出名了的孝顺儿子?
    六十岁还能彩衣娱亲。
    小孩子总是天真,先帝钟爱年贵妃,也没有耽误他后来宠幸一个又一个的年轻女子,也没有耽误他当皇上雷厉风行,充实国库,也没有耽误他整治朝纲,叫政治清明不少。
    既然什么都不影响,她去多嘴多舌的说这个做什么,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吗?
    皇太后心里一清二楚,儿子成了皇帝之后,那就要拿儿子当皇帝看,而不是原来的儿子了。
    皇帝跟儿子,是一个人,也是两个人。
    皇太后拍拍和钰的手背,道:“钰丫头,玛嬷养你一场,不是为着别的,只想叫你以后好好的活着,这宫里的是是非非轻易是进不得这畅春园的,虽说母女连心,可有的事玛嬷跟你说,也是想要叫你记得,不是要你告诉你额娘。”
    “这世上的事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你皇阿玛心里在她身上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她做什么都是对的,什么都是好的,不是你皇阿玛糊涂,是情之一字,发于心,却不止于智。”
    所以她说皇后糊涂,也不曾多加干涉皇后,这情是她要的,那苦也是她要吃的。
    渡人难渡己。
    和钰还是迷惑,乾隆这样爱宸贵妃,为什么不废黜六宫,只独宠她一人。
    而宸贵妃为什么在宫里只有传言,却不见她频繁出现在众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