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有趣的特性
作者:七星草   重生八五,离婚海钓养娃赚翻了最新章节     
    韩小蕊看了,也颇为诧异,没想到妹妹能够钓到蝠鲼。
    “这东西叫做蝠鲼,它是鲼形目蝠鲼科几种海产属鱼类的统称。蝠鲼现存有13种。蝠鲼与鲨鱼亲缘关系最近。”
    “鲨鱼?”韩小菁眨眨眼睛,不敢相信,“除了同样在海里,我没看出来哪点像鲨鱼。这东西能吃吗?”
    韩小蕊笑着回答:“蝠鲼肉多无刺,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但味道不太好。这种鱼比较少,繁殖很慢。”
    韩小菁想了想,然后语气坚定的说:“姐,既然不好吃,数量少,那咱们就放了吧。”
    韩小蕊点头,“行,反正你今天中午钓鱼很多,可以吃其他的,没必要吃这这种数量稀少的鱼。”
    “姐,这个鱼看样子很奇怪,它们跟其他的鱼,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韩小菁好奇,有些累了,不想继续钓鱼,一边喝水,一边问姐姐有关海鱼的事情。
    韩小菁看了一些书籍,但仍旧不到对这些海鱼如数家珍的地步。
    这时候,陈伊水过来,听到韩小菁的话,回答:“要说不一样的地方,那真有个特别有意思的。蝠鲼,繁殖的时候,很特别。繁殖期在每年12月到第二年4月间。”
    “蝠鲼开始成群出现在浅海区,通常是几只体型较小的雄性一起尾随在体型稍大的雌性身后,游速比平时略快。经过20~30分钟的追逐后,雌蝠鲼逐渐放慢速度,雄蝠鲼则游到雌性身下,进行交配。”
    “接下来第二个追求者会重演以上的过程。雌蝠鲼最多只接受两个“意中人”的追求——1~2枚受精卵在雌性体内发育并孵化出仔鱼。”
    “大约13个月后,雌蝠鲼常在凌空飞翔时产仔,也就是说,飞出水面产仔。一胎一仔,小蝠鲼会直接从母体中产出,不久就能自由游动,独闯天下了。”
    听到陈伊水这个有经验的船长介绍,韩小菁吃惊,“产仔的方式,挺特殊。可是它们为什么要跳出来产仔呢?”
    陈伊水挠了挠头,“祖辈人说,是为了在生孩子虚弱的时候,防止天敌侵害。现在好像还有一种说法,海底压强的,空中压强小。从水里跳到空中,因为压强减少,更方便肚子里的鱼仔产出来。”
    “到底怎么回事,咱们也不完全知道,反正这个鱼一胎一仔,鱼妈妈从小就护着小鱼,算是海里比较护崽子的鱼。性格很温顺,他们在繁殖期的集聚,非常壮观。”
    韩小菁笑了笑,“今天涨知识了,感觉这鱼跟人类一样,可能产仔少,所以对后代特别维护。要是不管不问,估计早就绝种了。”
    “不像有的鱼虾,一胎产仔几十万上百万,不用过多关注,自生自灭,就能繁衍生息。大自然鬼斧神工,无奇不有。”
    韩小菁拍了照之后,就把蝠鲼放了。
    中午,吃的是韩小菁钓上来的鱼,味道颇为鲜美。
    大人小孩,也玩得比较尽兴。
    等到夕阳西下,他们才归来。
    王船长和两个助手,以及吴梦月陈伊水等人帮忙一起打扫游轮。
    打扫干净之后,王船长才离开。
    如果韩小蕊出海,可以提前给王船长打电话,他们会直接过来。
    这个游轮,也不会天天出去。
    韩小蕊回来之后,就开始想着如何最大化利用游轮。
    禁渔期闲着,韩小蕊准备做这些事情。
    金山湾小学和初中从去年秋冬开始建设,已经已经完成主题建筑。暑假前,能盖好。
    这里的包工头,是叶峰的战友。
    干得活,保质保量。
    “徐大哥,谢谢你和工人们,学校建造很好。后续还有一些工程,到时候也给你们和三建做。”
    徐成爽朗大笑,“那必须得,咱们赚的是良心钱。伟人说过,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学校必须要盖好。”
    韩小蕊点头,“是的,暑假期间能做好内部装饰吗?至于绿化,这个倒不急。”
    徐成回答:“有些地方,我们已经统筹安排了,不妨碍盖教室的地方,已经在春天植树节的时候,已经种上了花草树木,都是按照姚先生的布置安排的。”
    “等到全部教室内部装修好,桌椅板凳送进去,暑假再整修全部,九月开学就能投入使用。”
    韩小蕊点头称赞,“刚刚我去逛了一遍,的确不错。徐哥有劳了。”
    徐成笑笑,“其实该是我谢谢你和叶峰。如果没有你们给我们介绍工程,我怎么可能带着老家的一帮农民出来干活呢。”
    “工资给的也及时,工友们把钱寄回家,有的都已经开始在老家盖房子了,日子好过了很多。”
    韩小蕊不敢居功,“农民怎么了?徐大哥,可别妄自菲薄。没有粮食,咱们华国得饿死多少人?现在经济放开了,大家出来凭力气干活赚钱,光明正大。”
    徐成听到韩小蕊的鼓励,也非常开心,“我也是这样鼓励大家的,不过申城这边,真的比我们老家那边强太多了。看到这边的学校这么好,我都想把老婆孩子带过来了,让孩子在这边上学。平时,我两头跑,组织建筑工人。”
    韩小蕊思索片刻,“这应该不难,你注册一个建筑承包公司,按照正规化接工程,以后也好要款。到时候就能有相关政策,把家人带过来。你要是有不懂的,你去咨询陈律师,他能办得妥妥的,就是要花点钱。”
    徐成不以为然,“花钱办事儿,很正常,我人生地不熟的,不管是注册公司,还是接工程,做其他事情,我并不熟悉,找靠谱的人带进门,花钱也是值得的。”
    韩小蕊称赞,“怪不得叶峰想着让徐大哥过来,一看就是妥帖人。等完成学校,那条街上,还有很多建筑,有的是活。”
    说到这,徐成更高兴了,“现在申城感觉就像是是一个大工厂,到处都蓬勃发展。只要有门路,上道了,都有活干。多亏了你和叶峰帮忙,真心谢谢你们。”
    这是心里话,他倒是分配工作了,但因为得罪领导,被穿小鞋,徐成干不下去了。
    叶峰把他叫过来,指一条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