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红尘俗世
作者:徐徐然也   我为剑者最新章节     
    一夜无眠。
    拂晓时分,解梦坐在自己的小木屋里,先是换上一身新衣衫,没有任何珠光宝气或是玄奥道器的护身效果,只是一件简简单单、世俗大街小巷便能买到的衣衫。
    衣衫穿上身,解梦又特意以灵气涤荡去身上的尘土,来回踱步许久后,最后才轻轻推开门,去了灵气湖。
    当解梦这个种花修士举目望去,视野之中,全是娇艳欲滴的胭脂花,清晨的露珠轻轻点缀在花瓣上,晶莹剔透,微风吹过,胭脂花轻轻摇曳,显得尤为精致与美丽。
    解梦迈步走进花丛深处,仔仔细细挑选,似乎要挑选出一束盛放得最为惊艳的胭脂花。
    胭脂花一介凡花,经由灵气灌溉,其实盛放得都一样惊艳,没有什么不同。
    可解梦显然不这么觉得。
    他没有随手摘取,反而闭上眼睛,细细嗅闻花香,欲从中分辨出最美的那一朵胭脂花。
    出乎本心者,其情必真。
    陈灵川站在胭脂花丛外,默默看着这一幕。
    ……
    在陈灵川待在天域的三年里,东川域风调雨顺,使得原本就热闹的庆川城,更加安居乐业。
    正午时分,一叶小扁舟顺流悠然驶入城内,河岸边身穿粗布麻衣的船夫,瞧见解梦和陈灵川一副超然模样,料想两人是了不得的修士,却也不畏惧,主动凑上前,说是不嫌弃的话,可以帮他们两位公子停泊扁舟,换取点小钱养家糊口。
    船夫虽是躬身小心伺候着两人,但眼神中除了点羡慕外,没有丝毫自惭形秽,应了那句“赚钱糊口不寒碜”,这让陈灵川开怀大笑。
    扁舟属于灵器,陈灵川心意一动,便可收回储物戒,又怎需要人帮忙停泊照看呢?
    但他想了想,伸手递给岸边的船夫一枚灵石,笑道:“那便劳烦老哥了。”
    那船夫不知是受宠若惊,还是为人耿直,一个愣神后,连连摆手,对陈灵川说道:“公子使不得,灵石太过贵重,小的这买卖对公子而言,压根不打紧,收点铜钱便好。”
    船夫估摸着也是见过修士的神奇手段,知晓自己帮忙停泊扁舟纯属是画蛇添足,一时间涨红了脸。
    陈灵川哈哈一笑,倒也不勉强,从储物戒角落里找到些许久不用的世俗钱财,重新递给船夫。
    船夫捧着大半年才能赚取到的银两,有些恍惚,随后连连躬身道谢。
    陈灵川随意摆了摆手,示意船夫不必挂怀,而后同解梦一起走上沿岸街道。
    看着世俗城池的市井坊间,空气中弥漫着烟火气息,陈灵川深呼吸一口气,顿感亲切。
    如今行走于修行界,见惯了尔虞我诈,这样歌舞升平的景象,陈灵川其实早已见得极少。
    修士境界越高,与世俗的距离就会越大,哪怕再闲逛城池,也多是修士为主导的大城,或是大势力的生意场,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俗的市井坊间逐渐淡出修士视野。
    因为随着境界的高深,口腹之欲、大宅别院,都已是身外之物,世俗界又没有能够吸引修士驻足的宝物,自然而然不入修士的眼,加上修士一招一式,对于世俗百姓而言,都是祸事,为避免伤及无辜,修士少入凡俗是不成文的认知。
    当然,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至少在庆川城,修士与凡人相处得就颇为融洽。
    恰巧,陈灵川便钟情于这般歌舞升平的氛围。
    解梦注意到陈灵川的气息变化,心思一动,询问道:“小师弟应当快要破入六境了吧?”
    提及这事,陈灵川脸上笑容不由得更盛,点头道:“五境九重楼近在咫尺,或许再过一段时日,便能试着感悟神魂。”
    解梦对于自家这位小师弟的天赋,早有所知,可即便如此,仍是有些惊讶。
    思量片刻,解梦提点道:“塑造神魂是与天地相合的过程,天,俯瞰万物,修士要向天学习进取之心;地,容纳万物,修士要向地学习包容之心,最后精气神与天地相合,便可聚念化魂。”
    陈灵川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解梦却是晃了晃指头,“不,你还未明白,塑造神魂并不是一味打坐苦修便能成功的,以师兄过来人的经验来看,多入红尘历练,多与姑娘把酒言欢,多感受世态炎凉,对破入六境更有裨益。”
    陈灵川微微发愣,虽然不知道与姑娘把酒言欢,对修行的益处在哪里,但还是将解梦的话放在了心上。
    ……
    拐进小巷。
    看到小巷里那家酒坊依然生意兴隆,解梦微微一笑,心想那位安姑娘这两年应该过得不错。
    酒坊内,一位老者一手摩挲着花白的胡须,眯眼享受着美酒,活脱脱一副好酒之人面孔。
    老人看到忙前忙后的安宁,突然询问坐在对面的老丈,“老安头,你家姑娘也不小了,还没有定下一门亲事吗?”
    老丈闻言停下夹下酒菜的动作,喝了口酒,摇头苦笑道:“姑娘大了,有自己的主张,不乐意听老头子念叨这些。”
    “这怎么行!”老人放下手中酒碗,“婚姻大事,还是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过几年,姑娘家家年岁大了,到时候可不好嫁人了啊,依我之见,还是早些定下亲事,城南那位王媒婆是城里有名的说媒高手,改日你去找她说道说道。”
    一旁偷听的安宁终于忍不住,走过去给老人添了一碗酒,笑道:“孙伯,我还没有嫁人的想法,您就不必操这份闲心了。”
    老人夹了一筷子下酒菜,笑呵呵道:“那怎么能行,我和你老爹可是做梦都盼着你风光出嫁呢。”
    安宁一脸不乐意,“我只想经营好家里的酒坊,至于嫁人一事,有缘再说。”
    “你啊你。”被叫做孙伯的老人与安宁他爹对视一眼,无奈摇头。
    这番谈论清晰传进即将进入酒坊的解梦耳中,让他猛然怔在原地。
    而陈灵川听到这番谈论,也是有些感慨。
    事实上媒妁婚约这个说法,是东川域自古便有的风俗,世俗凡人也都秉承着这种契约行嫁人娶亲一事,若是他陈灵川不曾修行,一直待在太平镇,想必现在也差不多娶妻生子了。
    安宁打断长者的谈话后,便转身继续忙碌。
    注意到店门口站着的解梦二人,安宁下意识停下脚步,觉得很是面熟,随之脸色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