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电影上映既疯狂,邵氏认输
作者:老刀锋   四合院开局:我媳妇188会太极最新章节     
    《龙头》的拍摄进度并不快,因为没有这方面专长的导演。
    看看港岛电影就知道了,大都是从戏剧转化过来的。
    这很适合港岛,或者儒家文化圈,但是不适合全球市场。
    所以这方面要改。
    还好永华有好来屋的人才,杨庆让有相关专长的人过来帮忙,进行拍摄指导,配上邓光这个既有社团经验,又有拍摄经验的货从旁辅助。加上杨庆提出的时装剧和大场面,暴力,火于血的想法。
    《龙头》的档次立马就有了。
    因为这里面要用到很多时装,杨庆让陈自强去拉七成国外高档品牌三成港岛品牌过来,商谈赞助的事情。
    拉赞助这种事情在这个时候的港岛还比较少见。
    杨庆如此大面积的搞赞助,也算是开了这先河。
    不过因为永华现在国际片的影响力,还是有很多品牌过来了。
    第一次搞,杨庆也没有要的太狠,只要求每家提供服装加十万赞助费。
    几个大品牌本着火了大挣,不火不亏的心思,同意了永华的要求。
    而港岛本地的品牌倒是犹犹豫豫起来。
    气的杨庆骂娘。
    “吃屎你们都吃不上热乎的,走吧,走吧,和你们这样没魄力的人合作,丢份。”
    杨庆这一激将,为了脸,有三家也上了车。
    永华连拍三部国际片,很快就在港岛掀起了热潮。
    邵逸羡慕的不行,邹文怀也蠢蠢欲动。
    打不过怎么办,加入。
    而最好的加入路径就是山寨。
    邵氏和嘉禾很快也推出了自己的国际片计划。
    邵逸更是通过自己的人脉,搞定了全球发行事宜。
    现在的英联的脸还是很大的,大多数国家都要给点面子,而且英联自己的圈子也不小。
    支撑起一个发行渠道还是没有问题的。
    嘉禾没门路,只能学永华找小发行商一个个的去谈,也勉强有了一个渠道。
    而且他还要感谢永华,为港岛片,打开了出路,吸引了大量发行方,别人才有发行港片的兴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顺风快运上市了,徐明浩搞的没错,田国立也配合默契。
    顺丰快运总股本1亿,发行1千万股,发行价1.2。
    通过徐明浩和田国立的努力,股价稳定在家,1.5。
    杨荣拿着钱去看弯岛,开拓市场。
    国际上。
    兔子和毛熊边界冲突越来越牵动着全世界的人心。
    弄的港岛人心惶惶的。
    也就杨庆知道结果,才安心的很。
    没过多久,教员的换家计划和你打我我就打他,然后他会打你的战略威胁论提出,毛熊软了。
    煽风点火的鹰酱也不敢太过分了。
    转而开始积极和兔子改善关系,想拉拢兔子作为桥头堡,在毛熊屁股后面放炮。
    就在这个气氛下,《猛龙过江》和《花木兰2》终于杀青了。
    这次福克斯承担了两部电影的发行,而且一切顺利,没有出现什么幺蛾子。
    大公司渠道就是硬,这边还在做后期,那边已经开始铺天盖地的宣传了。
    让两部电影未播先热。
    全世界到处都有讨论这两部电影的观众。
    李龙是男人的偶像,茅英是女人的偶像。
    10月12日《猛龙过江》正式上映。
    当天就创造了1321万美金的票房。
    这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奇迹。
    13日,屏幕增加,全球票房来到1517万美金。
    14日,口碑发酵,收1722万美金。
    15日,达到了最高潮,1977万美金。
    差一点就破两千万了。
    邵逸看到这样的数据,有种挫败感。
    他奋斗了这么多年,比不上人家一部电影的。
    不要忘了,电影可不是一次性的,还有录像带的授权收入,电视的播放收入,一部大火电影可以吃很多年。
    再一次的成功,永华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他不是昙花一现,他的根基已经无人可以撼动了。
    想明白这个结果,邵逸立马安排人,全面放开了对永华的抵制。
    打不过就加入,邵逸沉浮商海多少年,很明白这个道理。
    跟着大哥喝口汤,也要比自己不识好歹,不自量力的继续对抗来的强。
    抵制令其实早就名存实亡,永华在外面找到了出路,他再抵制也没用。
    但是抵制令取消,带来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这就意味着,电影界的大哥换人了。
    永华的地位开始攀升,杨庆开始有成为电影教父的趋势。
    港岛这里的变化没有影响《猛龙过江》的票房。
    但是《猛龙过江》的优先上映,却引来了有些人的不满。
    “凭什么《猛龙过江》先上,我们要看《花木兰》,我们要看《花木兰。》”
    不知道谁组织的,大量女人走向了街头,认为青虹传媒公司是歧视女性。
    刚开始杨庆还没有觉得什么,但是事情好像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他就知道不对劲了。
    这是有人故意的。
    有人眼气青虹传媒,想借机生事。
    杨庆赶紧让福克斯的人做好公关,《花木兰2》也不留着了,立马上映。
    在还没有造成重大事件前结束这场风波。
    至于因此造成的票房损失,杨庆认了。
    计划赶不上变化,只能如此。
    福克斯很快就出了公告,解释,是因为《花木兰2》一直在进行翻译,现在才完成。
    很快就会上映。
    这个解释虽然不怎么有令人信服,但是有了这个解释,风波就小了一点。
    虽然还有各种煽风点火,表示不信的。
    但是随着电影放映,人都去看电影了,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手里没有了人,也只能作罢。
    撤退之前,他们还在媒体上,抹黑了一遍青虹传媒。
    《花木兰2》没有因为仓促上映,而影响票房。
    首映就创造了1960万的惊人票房。
    第二天更是登上两千万俱乐部,实现了2122万美金的票房,创造了票房神话。
    女人的消费能力,比男人强多了。
    (参考麻辣滚烫和小鲜肉电影)
    《花木兰2》王天林拍摄的很用心,几乎把自己全部的能耐都用上了,他都感觉自己整个人都空了。
    “杨总,我可能要休息几年,才能继续拍摄了。”
    杨庆明白他的意思,这是潜力耗尽的表现。
    把精华一股脑抛出来了,他整个人就空虚了。
    短时间再拍,也拍不出新意了,老调重弹只会坏了这么好的本子。
    杨庆同意了他的请求。
    “那天林叔,你就随便给自己找个事儿玩,别光歇着,歇不出灵感,反而容易把人歇废了。”
    “要不然你去《龙头》剧组,指点指点他们的演技去。”
    王天林点头同意了。
    听说对面场面很残暴,自己去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