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农村自我毁灭的困境
作者:老刀锋   四合院开局:我媳妇188会太极最新章节     
    其他人见状纷纷配合,一时间,桌子上哭成了一团。
    杨庆看的一阵于心不忍。
    他赶紧劝慰道。
    “诸位,诸位,都过去了都过去了,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周伟嗷一嗓子。
    “杨厂长,怎么会好,我们靠天吃饭的,怎么会好。”
    “而且,地只有这些,而我们的人口却越来越多。”
    “我们不是越来越好,而是会越来越难过。”
    “只怕过不了几年,我们很多地方孩子,都穿不起衣服了,只能光着屁股了。”
    “再过些年,别说拖拉机了,只怕一个锄头,我们都可能买不起了。”
    “而且我听说,城里的人口也越来越多,要养活这些人,粮食从哪里来?”
    “还不是要从我们嘴里扣,这日子还怎么过?”
    “活不起啊,活不起。”
    秦兵:“呜呜,太惨了。”
    秦城:“不敢想啊,不敢想,一想一宿一宿的睡不着。”
    马祥林:“我们以后可能只能种红薯玉米了,种其他的养活不了这些人。”
    这确实是一个死循环。
    十年动荡,就是这个死循环无法解决的体现,只能先用这个办法开源节流,一方面是全国大力开荒,一方面是城市人口大量下乡。
    后来就是农药,化肥,机井的使用,解决了靠天吃饭的问题,杂交水稻等新育种,解决了产量的问题。
    加上开放后的粮食进口。
    综合起来才算是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根据资料显示,从1980年代到2020年,华北平原的地表水直接沉降了上百米。
    以前用铁锨挖几米,就能挖出一个井来,到了后来,用打井机,打一百多米,都出不了水。
    所以这些人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杨庆劝解道。
    “人活着,总是有出路的。”
    “农技站正在推行新技术,你们可以积极响应农技站的号召。”
    “旱涝的问题,国家也在解决,未来几年,应该会大力发展水利工程,到时候你们把低洼的地方挖成湖,这样可以适当调节洪涝问题。”
    周伟立马反对。
    “那不行,我们本来土地就少,怎么能挖湖,这不是让我们更难了吗?”
    杨庆无力的看向他。
    “湖里可以种莲藕啊,莲藕不能吃?还是莲子不能吃?还可以种鸡头米,这也是好东西,菱角,水芹,荸荠………”
    “如果这些你们看不上,那湖里它不能长鱼吗?鱼不值钱?还是不能吃?”
    “而且有了湖水的调节,旱时有水,涝时有排洪处。”
    “这要拯救多少粮食?”
    “人要往长远了看。”
    “不要只盯着眼前。”
    几个人齐齐看向了他,这个人真的是有真才实学的。
    不过周伟不打算放过他。
    “这样做就能解决我们的困境?要知道现在我们可是很能生的,谁家没有几个孩子?”
    “几十年后,人只会更多。”
    这家伙,把杨庆都给干沉默了。
    最终他还是实话实说道。
    “要想用有限的地,养活无限的人,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我们国家的地少,但是全世界其他地方的土地,多的用不完。”
    马祥林被盖特道爽点了。
    “你是说,去抢?”
    杨庆翻了一个白眼。
    “用东西换,抢什么,打仗是不花钱?还是不死人的”
    “咱们是和平主义者,不要整天想着打打杀杀的。”
    “我是说,我们用东西换。”
    “像自行车,一辆自行车两百,就顶你们在五六亩地里忙活一年。而自行车,放开了制造,一天生产几千辆轻轻松松的,别人一个厂要顶你们种多少地?”
    “这就是我们大力发展工业的原因。”
    “价值大,而且生产这些东西的原材料,也不在种田的地里,都是长不了粮食的地里的东西。”
    秦德禄眼气的不行,颓丧道。
    “嗨,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又干不了了。”
    杨庆呵呵一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那?”
    几个人瞬间来了兴致。
    “杨总你给说说。”
    杨庆夹了一个肉片,丢进了嘴里。
    慢条斯理的道。
    “罗马,它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首先,你们要搞工业,是不是要有工人。”
    “工人从哪里来?就要解放农民的双手,也就是要多用机器,能用机器生产的,就不用人。”
    “这一下子,就可以闲出很多人来。”
    “这些闲出来的人,就是工人。”
    “这些人做什么?”
    “可以生产一些力所能及的东西。”
    “比如搓衣板了,比如棒槌了,比如擀面杖了,比如案板了,比如编织品了,比如……………”
    “反正,都是生活用得上的,不贵的,便宜的。”
    “自己公社产的东西,你说公社会不会支持。”
    “如果你们觉得这些还不够,我还有条路,指给你们。”
    “我们农械厂,可以把农具的木把订单给你们。”
    “只要你让你们公社和我们厂签一个帮扶协议就行了。”
    “如果这还不够你们折腾的,我原先在长租房项目,砖头的使用量很大,我们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要,你们也可以建个砖厂。”
    “红海房地产公司会收,就是不卖给红海房地产公司,你们也可以在周边售卖。”
    杨庆也不隐瞒,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
    反正对他来说,秦家村野心越大,农业设备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如果他们真的挣到了钱,那拖拉机的市场,也就打开了。
    最好的客户,是互相成全,互惠互利。
    几个人听了杨庆的话,互相看了一眼。
    就连周伟都心动了。
    秦德禄给周伟使了一个眼色,两个人借尿遁,出去了。
    杨庆和剩下的人吃喝了起来。
    一夜又过去了。
    秦淮茹很小心,几乎不和杨庆怎么接触。
    她也知道事情没有结果前,不能被人抓住了把柄。
    杨庆迟迟没走,就是最好的情况。
    秦父秦母,见秦淮茹不走,不由得劝了起来。
    “淮茹,你该回去了。”
    “家里的孩子还要有人照顾,而且请假都是钱啊。”
    “你这一天不上班,这不就一块钱没有了。”
    “我们两个,没啥陪的,能吃能喝好的很。”
    “你哥哥,姐姐,弟弟,也都成家了,不用你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