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带奶奶游览
作者:凡丁   四合院:我贾棒梗院士护国最新章节     
    英伯伯说道:“京城的娃娃1月份就下农村去了,羊城这边正在宣传动员,我想让他们两个去滇南或者西北。”
    棒梗看过一个知识青年在西北扎根七年的书籍,提出建议:“要不去西北先辈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地方?”
    英主任沉吟片刻说:“我在那里战斗过若干年,的确锻炼人,一个去滇南,一个去陕北。小六、小七自己决定。”
    英时和英变神色大变,看看父亲(伯父)后,再对视苦笑了。
    英变跟棒梗更熟识一些,苦笑着说:“贾粳,你就在中山大任教吧,回港也方便。”
    贾棒梗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一直目标在京城农大,完全没有意识灯下黑的问题。
    他思考一下说:“我和奶奶是京城人士,更适宜那里气候。我先回去见周先生,再决定去哪里?”
    英伯伯皱眉道:“棒梗,你为何不考虑政府部门?”
    棒梗知道现在形势复杂严峻,可不能卷进去。“我受聘在港大,学业有专攻,大学可能更适合我。”
    吃了午饭,棒梗准备留下一些物资,被英家拒收了,他们收下了一些糖果。
    英变后来说服了父亲,随棒梗一起北上,他将跟六哥英时都去陕北。
    有了英变开车,棒梗更有收集沿途的生物和照料贾张氏。
    他们一行先去江西井冈山根据地。一路上,三人聊着天,有说有笑。
    几天后,他们顺利来到了江西井冈山根据地。
    这里是革命的摇篮,充满着历史的厚重感。英变感慨万分,而棒梗则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底深处是崇敬异常。
    他们参观了革命旧址,了解了当年红军的艰苦斗争。在这里,棒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者牺牲的意义和价值。
    他们有幸遇到了一位老革命家。老革命家给他们讲述了许多革命时期的故事,让他们深受感动。
    无以回报,他留下了许多粮食作物的种子,没留多少经济作物,怕给老区人民留下祸根。
    之后,他们启程前往湘省,本想重走长征路,怕奶奶太受罪就熄了想法。
    在路上,棒梗每每发现了一些奇特的植物和作物品种,都兴奋地采集起来。当英变提问时,他推脱说打算带回学校研究。
    六月初的武陵源景区,阳光洒落在层峦叠嶂的山峰上,仿佛给整个世界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棒梗停好车,背着奶奶,踏着蜿蜒曲折的山路,一路上欣赏着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走在山间小道上,他们时而驻足欣赏那云雾缭绕的山巅,时而聆听那山涧里潺潺的流水声。这里的每一处风景都让他们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
    不久,他们来到了一个名叫“金鞭溪”的地方。溪水清澈见底,沿着山间流淌,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他们沿着溪边漫步,感受着那清凉的水汽和微风的轻拂,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走累了,他们便坐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休息。望着眼前这片美丽的景色,他们不禁感慨万分。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广阔和美丽,而他们只是其中的微小一部分。但正是这些微小的存在,才构成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在武陵源景区的这几天里,他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他们一起爬山、涉水、欣赏风景、品尝美食。每一个瞬间都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他们知道,这些美好的记忆将永远留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当他们离开武陵源景区时,心中充满了不舍和留恋。但他们也明白,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而旅行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探索和发现。他们期待着下一次的旅行,期待着更多的美好和惊喜。
    然而他们不知道此刻龙小满找他们快找疯了;他们也不知道这里地处山区,耕地有限,旅游此刻不发达,山民生活还是很艰辛。
    直到有一天,棒梗三人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山村。这里的村民们热情好客,尽管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的笑容却如同阳光般温暖。
    村民们从家中的炉火上拿出珍藏已久的腊肉,那腊肉由于长时间的存放,表面已经长出了一层薄薄的霉斑。他们还准备了苞谷饭,这是他们日常的主食,简单而朴实。
    村民们将腊肉洗净切片,和包谷洋芋一起焖饭,那香味很快就弥漫了大队长的小屋。他们将这些美食摆在了客人的面前,而他们自己则只喝了一点菜汤泡饭。
    这一幕,让他们深感动容。他们明白,这些村民的生活并不容易,但他们却愿意将最好的食物拿出来招待客人,这种无私和善良让他们深受感动。
    尤其是棒梗知道,未来无数个村子会接纳知识青年,养着那些少不更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城市少年们。
    在这个山村里,他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他们和村民们一起劳作,一起品尝美食,一起分享彼此的故事。他们感受到了这个山村独有的宁静和和谐,也感受到了村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这也算提前给英变预演农村生活。
    临行时,棒梗去“打”了几头野猪,分享给了这群淳朴的人,还偷偷留了一些鲢鳙鱼在河流,鲢鳙对净化水质有较好作用。
    当村民拿出蘑菇等一些山珍时,棒梗拿出糖果、盐巴、海带回赠他们,嘱咐他们保护好这里的山山水水。
    这样一路走走停停、游山玩水,他们来到“归来不看岳”的黄山。
    棒梗自己来过、“偷”过黄山松种子,故地重游、感慨无数。他突然想去小岗村看看。
    棒梗三人到达小岗村后,发现这里的农民们正面临着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低下的困境。
    棒梗分析了这里的气候,光温水都挺不错,终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同季,干冷同期,无霜期较长。
    小岗村地处江淮分水岭,造成两江袭夺此地土壤,存在水土流失。地势西高东低,西面是一片不高的岗丘,东南是呈梯状分布的冲积地。冲积地一般多为水田。
    最大的农业障碍是岗丘的土质属盐碱地。
    棒梗在小学时就知道“农业学大寨”,可这里似乎没学,人们出工两条腿、上工三条腿(拄着锄头休息、出工不出力),跟棒梗表弟的远房舅舅黄五月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