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朝流暗动
作者:抽雪茄的喵   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最新章节     
    九月的天气依旧炎热,就好像老天爷根本就没有察觉到日期的变动一样,从早烤到晚,京城刚换上的柏油马路都被晒得出现软化的迹象。
    街边的商贩有气无力的兜售着已经完全常温化的绿豆汤,希望早早卖完收工。
    几条狗蜷缩在树荫下,完全没有平日里相互争斗的生龙活虎的精力,
    两眼紧闭,舌头尽可能的伸出,
    身上落着的苍蝇也没力气扫下去,尾巴有一搭没一搭的胡乱拍打在身上。
    在这种炎热的天气中,朱良锋为了表现自己的体恤下属,将内阁的日常会议都挪到了那间有小冷气机的房间中,
    绝对不是自己贪恋凉气!
    就算他已经换上了夏布做成的衣物,可大量的汗水依然让衣物和皮肤黏在一起,费了好大劲才弄开。
    小皇帝倒是舒服了,甚至在屋子四角还都弄了一台大功率电风扇,给列祖列宗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现代科技!
    只不过实在是苦了那些老臣,
    从外面烈日烤地的环境中步行数里路,带着汗气进了冷气屋,没几天功夫,一个个都患上了重感冒。
    “诸位爱卿,继续议事吧,先汇报一下昨日的军情。”
    为了防止这该死的重感冒传染给皇帝,朱良锋不但要带上厚厚的口罩,还被迫将门窗大开进行通风散气,
    每次开完会后还要咽下味道奇苦无比的药汁,声音也因为口罩的阻碍而变得瓮声瓮气。
    “启禀陛下,咳咳咳,昨日我军共消耗各类枪弹18万发有余,主要是正定方向的叛贼发动了新一轮攻势,
    好在我军右翼由飞虎军两个师组成,左翼也得到了郭松龄带来的第12旅和第5旅的增援,
    在大中口径火炮上占据优势,用数千发炮弹稳住了防线。
    太行方向上,我军仍然在和逆贼进行拔点作战和山区攻防战,
    受到山区地形的阻隔,我们无法投入大量兵力,也无法进行穿插,只能缓慢的一个个攻克山头据点。”
    兵部尚书杨彦武第一个出席报告,老头虽然年岁已高,但身子骨较起那些文官来说仍然硬朗,
    这场重感冒风波中他受影响最小,除了在脸上显得小一号的口罩和时不时咳两声外,就啥事没有了。
    “陛下,昨日户部所掌的银库支出军费二十三万龙洋……支出朝廷官俸二十九万龙洋,支付各国借款利息八万七千龙洋……
    收到捐款六万龙洋,收到直隶各州县结余款项十五万龙洋……洋行发款二十五万,账目净亏损十四万七千龙洋……”
    户部尚书叶轩从椅子上爬了起来,有气无力的为朱良锋简要说明了昨日的财政情况。
    没说几句话就得歇一下,头发在开战后也肉眼可见的变白,变稀疏,让人不忍直视。
    “叶尚书躬身倾力,实在是国家栋梁,日后还得多多依靠,还请注意身体。”
    礼部尚书病倒在家,根本无力上朝,只好让礼部的左右侍郎一起前来。
    吏部的官员深陷各地阵亡和投降官员的选补,班房里只剩下几名刚刚从翰林院下来的生手补员,
    让这些人上朝议事,恐怕只有清流之辈才能干得出来。
    最关键的工部忙的热火朝天,直隶地区的大小工厂全部被纳入官方管理中,实行所谓的战时体制,
    实际上就是不付钱的生产拿货。
    至于为何前线还会出现纱布药品不足,以及送来的罐头全都是烂货,这就不得而知了。
    “臣请求调遣神卫军南下参战,兵书上都说,要聚而歼之,只有集中绝对的力量,才能快速解决齐逆。”
    “臣附议,但可留下一军拱卫京师。”
    “龚大人说得对,谢大人说得对,陛下说得对!”
    内阁中的群臣并不是都懂军事,在他们看来,前线的部队越多越好,以堂堂天军之威,行雷霆万钧之事。
    面对同僚的提议,有过兵事经验的人都微微皱眉,颇感无语。
    这帮人真以为士兵都是不用吃喝的机器吗?
    现在前线的运力已经十分紧张,不少非重点地段上的部队必须要在驻地周围寻找副食,
    每日送来的补给也仅仅是人均600克的糙米,再加几十年未变的腌菜。
    即便是从陆战一旅手中得到了500辆卡车的赞助,还强行接管了境内所有民营铁路,能够保障现在的进攻规模已经是天大的奇迹了。
    真要如他们所想,将规模数万人的神卫军投放到正定防线上,
    配备了大量轻重机枪,拥有独立师属炮兵营,火力旺盛的援军将成为压垮后勤工作的最后一根稻草。
    除非他们甘愿将神卫军当做吉祥物,或者削减给其他部队的配额,
    否则补给困难将成为比齐军进攻更大的威胁。
    正当这些在地方兵备道历练过的年轻部员准备出言提醒时,却被不动声色的大佬们制止了。
    能爬到这一步的自然都是人精,谁都能看得出来让神卫军南下绝对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可如果杨彦武不让神卫军南下,他们就有理由对前几年的大笔拨款好好说道说道了。
    钱一文不剩的花出去了,得到的却是一支不能拿出来用的军队,这该作何解释呢?是浪费国资吗?
    你要问为什么一直针对杨彦武,就离不开均衡两字。
    六部之中,长期存在着上三部和下三部的说法,吏户礼三上部,兵刑工三下部。
    兵部并不能完全掌握军事权,仍然需要和各地督抚,驻军将军和皇帝共同分工。
    但一切在本世纪初发生了改变,朝廷与德国进行了军事交流,引入了总参谋部体制,大量兵部供职的参谋军官成为了整个军队计划的主导。
    而随着国内战事在这几年愈演愈烈,甚至一年之内会爆发多次冲突,兵部的权力也越来越大,隐隐有成为六部第一的态势。
    杨彦武作为兵部十余年来的实际话语人,在军中的关系无法想象。
    如今的神卫军、中央军,曾经的近卫军与北方军,全都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
    随着现在战事日渐胶灼,他现在已经可以在各个重要地区安插军政长官,还对财税大权有染指的能力,这让大家都略有不满。
    而更令大家恼火的则是,皇帝和太后似乎有意向将其内定为第一任责任制内阁首相。
    自从600年前废相后,杨彦武是最接近宰相的人。
    一言以蔽之,朝堂内不允许出现这样牛逼的人!
    如果杨彦武不答应,那么就可以让御史台上死谏,弹劾他手握大军,有不轨之心。
    如果杨彦武答应了,反正前线死的又不是自己人,该干嘛还干嘛,前明的招数大家都门清。
    杨彦武对于这一切也看得很清楚,但他无可奈何,这是一场阳谋,两个方向都是深坑。
    “陛下,臣为神卫军请虎符!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杨爱卿甚得朕心,朕自然也不会亏待这些为国征战的将士们,私库中将支出一百万龙洋,用作先登的犒赏,如有其他功绩,朕将不吝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