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绯闻对象
作者:长夜未明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最新章节     
    长孙皇后目露怜悯,说道:“如此才华卓绝的女子,偏偏落得这样的下场,实在可惜!”
    人们爱慕歌妓的美貌歌喉,但他们往往打心眼里瞧不起歌妓,若非没有谋生的办法,薛涛向来也不会去做歌妓。
    父亲死了,只有寡居的母亲和年少的自己,又怎么生活得下去呢?
    李世民说道:“得罪权贵……看来后世子孙的情况,不容乐观啊。”
    贞观一朝,虽然有明争暗斗,但还是比较收敛的,他看不得这种人心险恶的事情。
    薛涛苦笑:“若我也能如男子一般依靠自己的才华手脚而活,又怎会去做歌妓?”
    歌妓看似光鲜亮丽,受人追捧,但这背后都是无数苦命女子的血泪,和世人的指指点点。
    若是可以,她也想与男人一般,进士及第,为官做宰,但她没有这个机会。
    元和十年,元稹正与白居易诗酒唱和,听闻薛涛的经历,不免哀叹:“朝中明争暗斗,即使薛洪度是当世不可多得的才女,也免不了卷入其中。”
    白居易沉默半晌,说道:“你我,不也是如此么?”
    他们的官途也不尽如人意,此前元稹被流放荆楚,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人情冷暖,人心诡谲,算是尝了个遍。
    在权贵眼里,他们与薛涛的父亲也没什么两样,都是可以随意摆弄的棋子罢了。
    【贞元元年,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一职,他对薛涛的才华非常欣赏,还想让她做身边的校书郎。但这个职位虽然品阶很低,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只有进士才能做,薛涛是女子,自然考不了进士,因此没能做成,但世人还是称其为女校书。薛涛与当时的许多文人都有过诗词唱和,譬如元稹、白居易和刘禹锡等人,薛涛名声大振,号称“文妖”、“孔雀”,有什么宴会都会请薛涛赴宴。】
    【由于薛涛名声太大,很多官员到成都都会向薛涛送礼,薛涛转手将这些礼物上交给韦皋,但还是惹得对方不悦,薛涛也因此被贬往松州,在前往松州的路上,她写了一首《十离诗》献给韦皋,终于使得他回心转意,重新重用了薛涛。据说大臣武元衡也欣赏薛涛的才华,想要再次奏请薛涛任女校书一职,但当时的薛涛已经打算脱离奴籍,没有这个打算,便写下了《罚赴边上武相公二首》来回答武元衡,此后薛涛以清客身份参加酒宴、诗会。】
    元稹摇头叹道:“薛洪度有女校书之才,可那毕竟是朝廷官职,品阶再低,也不是一个女子可以做的。”
    他并非看不起薛涛,相反他很欣赏薛涛的才华,只是现实如此,薛涛再有才,也做不了校书郎,只能做歌妓清客。
    白居易问道:“几年前你与薛洪度见面,觉得如何?”
    元稹思量片刻,说道:“闻名不如见面,文妖之名,她当之无愧!”
    无关男女,无论官职,薛涛都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才女。
    薛涛说道:“能与当世文人往来,诗词唱和,已经很好,校书郎一职,还是不必考虑了。”
    她的才华再高,也做不了校书郎,何必费这个力?倒不如安心做个清客,写写诗,喝喝酒,逍遥自在。
    【不过,薛涛最广为人知的不是她的才华,反而是她与元稹的绯闻。这个绯闻大概是这么说的:元和四年三月,元稹担任监察御史一职,出使各地,来到蜀地后,他听闻薛涛的名声,便约她见面,二人由此产生了爱情,薛涛爱上了元稹,为此写下了《池上双鸟》。元稹离开后,二人书信往来,虽然不能见面,但书信却寄托着他们的感情。元和九年,薛涛去江陵与元稹见面,旧情复燃,但一直到薛涛死去,元稹也没有娶她为妻,反而娶了出身世家的裴淑。】
    【元稹曾写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以此悼念亡妻韦氏,但妻子还没死,他便与薛涛浓情蜜意,后来又娶了两任妻子,人们都说元稹渣男,嘴上说爱妻子,实际上很花心,还欺骗了薛涛的感情……这段绯闻其实有很多种版本,但大概剧情都是一样的:元稹欺骗了薛涛的感情,也背叛了妻子。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元稹和薛涛,都只是被绯闻野史连累的倒霉蛋罢了。】
    白居易险些被呛死:“咳咳……什么?”
    他震惊地看向元稹:“还有这事?!你没跟我说过啊!”
    元稹凭空被扣了一大口黑锅,简直百口莫辩:“怎么可能,我与她只有知己之情,何时欺骗她的感情了?!天幕也都说了是野史!”
    白居易面露同情,说道:“我懂,可能这就是名气太大的坏处吧!”
    一个人名气太大的时候,往往会生出各种流言蜚语,编排一下这个人的风流韵事,也是正常的。
    薛涛:????
    她原本因为回忆起往事的哀伤之情顿时熄灭了,心道这是什么跟什么?!
    元和四年,我都四十一岁了,早就没有那些世俗的欲望了,怎么可能与元稹有什么?!
    知己知己,难道只有男人之间能做知己,男女之间就是爱情了么?
    【元和四年,元稹确实与薛涛有过联系,但那只是文人之间的诗词唱和,这在文人之间很普遍的,只不过薛涛是个女子,人们就联想出许多绯闻,但她其实与许多文人都往来过,难不成他们之间也有感情?何况,薛涛那个时候已经四十一岁,在现代,一个女子四十一岁还能说是正当盛年,可在古代,四十一岁已经是一个挺老的年纪了。】
    【哪怕是从她的年龄上来看,薛涛也无法与元稹产生什么感情,二人只不过是知己罢了。薛涛在写给元稹的诗里,确实有相思二字,但这个词并不能证明什么,很多文人之间也会写相思,何况薛涛还在诗中称呼元稹为知音,他们不过是两个投契的诗友,反而被说成是情人,还成了元稹负心薄幸的证据,也是够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