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人员结构
作者:希一奥   重生80:从挣钱盖砖瓦房开始最新章节     
    “是这样的,两位老板,咱二店呢,就只有我一个女员工,胖墩他们都是男的,我想增加一个女员工,可以吧?”
    孙玉梅小心翼翼的提出了想法。
    加人,就意味着增加成本。
    面对两位老板,孙玉梅提的比较委婉。
    “加,当然得加了,咱就是以女装为主的服装店,就玉梅姐一个女员工,确实说不过去。”
    谭倩赞同的点点头,同时也看向了张子明。
    谭倩原本计划也提一下男女员工比例这个问题的,包括胖墩五个人的使用问题,一家服装店用不了这么多人的。
    现在由孙玉梅提出来,倒省的她开口了。
    既然是做生意,那就要考虑成本。
    “嗯,说的对,应该要增加女员工,玉梅姐,有合适的人选吗?”
    这些问题,张子明早就考虑过了。
    只是没有预料到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预料到会收下这么多的小弟;
    第二个问题就是,没有预料到这么快就开二店。
    所以。
    目前的人员安排,都是临时的。
    两家服装店,每家店留下五个人足够了。
    一个店长,两个男员工,两个女员工,足矣。
    其余的人员,张子明计划都转到销售部门,拓展销售渠道。
    这个时代,摆服装摊的个体户太多了,都是潜在客户。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南下广城上货,现在近在眼前就有堪比南方服装品质的上货点,何必要跑南方呢,这个市场需要拿下。
    只是这些想法,孙玉梅和谭倩都不是很清楚。
    “对啊,玉梅姐,有合适的人选吗?”看到张子明这个大老板反问人选的问题,谭倩也重复问道。
    这个时候的城市个体户,如果要招人,不是很容易。
    城市里的无业人员,要么是混混,要么是返城知青。
    混混自然不能用,返城知青宁愿自己当个体户,也不会给个体户打工的。
    所以进城从事个体户工作的农村人,大都是自己从村里带人出来。
    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基本都被村办企业安排了,所以张子明没有从村里带人的打算。
    “子明,倩倩,我倒是有个人选,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孙玉梅在考虑加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有过盘算。
    所有认识的人,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还真有一个人选,于是试探着提了出来。
    “玉梅姐,你是店长,你认为合适,那就合适,不用考虑我们两个。”谭倩说话的时候,还瞥了张子明一眼。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谭倩学以致用了。
    孙玉梅也跟着看向了张子明,谭倩说到底只是二老板,大事还得是张子明做主的。
    “嗯,玉梅姐,谭倩说的对,你明天把人叫过来吧,七天的试用期,合适就留下。”
    张子明当然信任孙玉梅,但是总要叫过来试用一下。
    谭倩和孙玉梅一听,都兴奋不已。
    张子明随即又淡淡说道:
    “如果有合适的,可以加两个人女员工。”
    “增加两个?”孙玉梅惊讶问道。
    “增加两个?不用控制成本吗?”谭倩也睁大眼睛不解的反问道。
    “是的,玉梅姐作为店长,下面配2个女员工,2个男员工,服装店标配5人。”张子明看着二人疑惑的眼神,解释道。
    “那....那他们.....”孙玉梅指向了旁边的胖墩等人。
    也就是说胖墩5个人只能留下2个,那其余的3个人怎么安排呢?
    总不能不管了吧?
    如果张子明不管了,孙玉梅也要把他们养起来,那都是她的弟弟。
    “对啊,他们怎么安排啊?”谭倩也小声的提问道。
    虽然谭倩也考虑过优化人员,但是毕竟她心里也没有方案呢。
    如果还没有开业就有了隔阂,那以后还怎么相处啊?
    张子明随即把想法说了一遍。
    2个留在店里当营业员,剩下的3个人临时先在二店帮忙,等合适的时候会把他们跟王大力五个人编在一起,成立一个销售部门。
    按照当前的叫法,就是销售科。
    市场前景广阔,需要这样一个部门拉动一下。
    现在二店也开业了,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做这件事了。
    孙玉梅和谭倩为张子明的魄力,鼓起了掌。
    想法太大了,还要把衣服卖到外地去?
    金昌才开了两家店呢,就想着卖到外地去?
    而旁边,胖墩五个人也长吁一口气。
    方才把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在听到只留两个男员工的时候,甚至那么一瞬间,他们都想好了谁留下谁离开了。
    这下好了,全都留下,虽然干的工作会不一样,但还都是一个老板呢。
    对于金昌开店的事,张子明也想过了,肯定还要继续开店的,但是跟外地销售是不冲突的,可以同时进行。
    接下来的时间,张子明跟谭倩又对着店里的陈列进行了一次小调整,将促销服装、换季服装等扩大了陈列面。
    同时对于服装的价格、面料、款式等知识,也进行了一次提问考试。
    明天就要开业了,不能啥啥都不熟练吧?
    如果一个营业员被顾客问住了,那不是就闹笑话了吗?
    离开服装店后,张子明买了菜和肉就回温柔乡了,老婆好不容易回来过周末,可不能冷落了啊。
    .....
    一夜风流无话。
    翌日。
    明欣服装店金昌二店开业了,一如既往的低调风格。
    张子明带着雨欣一早就过来了,谭倩也难得起了个大早赶了过来。
    “子明,这是王艳妮,是我在北郊村住的时候,关系最好的一个朋友了,就是想让她过来上班。”
    老板们一进门,孙玉梅赶紧介绍起了新来的王艳妮。
    “艳妮,这就是我们的大老板张子明,老板娘林雨欣,还有我们的二老板谭倩,打个招呼吧。”
    “张老板,谭老板,我跟玉梅姐是关系最好的姐妹,经常听她提到你们,我能加入进来,我特别高兴,我一定好好干。”王艳妮朴实无华,但口才还行,至少不怯场。
    张子明跟谭倩都说了几句鼓励的话。
    看这个表现,应该没啥问题。
    做营业员,只要不内向,问题就不大。
    按照计划的编制,还缺一个女营业员,张子明计划从大林寨村带一个出来。
    瓶子村就别想了,几家村办工厂都不够用。
    只能从大林寨村带了,等回头给林正茂打个电话,让林正茂帮着好好挑选一下。
    九点半的时候,店里来了第一波顾客。
    张子明没有预料到,在完全没有宣传的情况下,这个开门红居然来的这么快。
    熟不知,这个开门红也是有缘由的,只是张子明不知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