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终于回来
作者:希一奥   重生80:从挣钱盖砖瓦房开始最新章节     
    火车晃晃悠悠了好几天,也终于到了东鲁省省城了。
    一下车,张子明赶紧提着小包、扛着大包去了车站的签票处办理了转票。
    毕竟这个时候真的是没有直达民安县的火车啊。
    要么就从省城转车,要么就从金昌地区的火车站办理转票。
    张子明还是选择了省城,毕竟路经省城的车次可是多多了,办理转票也快多了。
    没有多余的停留,等赶到民安县的时候,连五四青年节都过完了。
    当然,五四青年节跟张子明也没什么关系。
    这些节日,最开心的终究是那些每月固定拿工资的那些人。
    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实力,当然也有任务去做一些有关的活动。
    像报社的徐一民,此时因为有作品问世,估计会被邀请去做一些演讲什么的吧?
    张子明心想,自己也是作者之一,会不会也有人邀请自己啊?
    只是自己这一出门,没有什么联系方式可以联系到,两眼一抹黑,如同失联了一般。
    而民安县下属的大北河公社瓶子村大队,会庆祝五四青年节吗?
    当然也会庆祝。
    只是庆祝的方式看不出有什么不一样来:
    这一天除了会读一下报纸之外,肯定还是一如既往的下地干活。
    现在已经过了五四了,地里面,刚种下去的花生,应该快发芽冒头了吧?
    自己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下地了,地里的花生还有自己一份吗?
    这些问题,张子明决定统统不考虑了。
    地肯定会有人种的,而且明年就会实行“大包干”的政策了。
    届时,全县的粮食产量蹭蹭上涨,白面馒头不再是幻想。
    而吃饱喝足之后,就要考虑衣食住行中的“衣”、“住”、“行”了。
    张子明最需要抓住的就是这个时候。
    然则,当前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得需要去报社找一下徐一民。
    不找他找谁啊?县里面就跟他最熟悉。
    当然有几个高中同学也是住县里的,但是这两年都没有联系过,都不知道人家住在哪里。
    当张子明手提小包、肩扛大包走到报社门口的时候。
    果不其然又被传达室的大爷给拦下来了。
    只听大爷声音洪亮的喊道:
    “欸,干什么的啊?扛的什么啊?”
    张子明知道,传达室的大爷没认出自己来。
    于是放下大麻袋,舔着脸笑嘻嘻的说道:
    “大爷,是我啊,我还是来找徐一民的。”
    或许真是大麻袋挡住了张子明脑袋的原因,这一露脸之后就被放行了。
    不过,张子明还是给传达室大爷留下了半盒烟,对,就是自己抽剩下的半盒烟。
    等再见到徐一民的时候,徐一民意气风发、神采奕奕,这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神色啊。
    徐一民看着张子明,满脸亲切:
    “子明啊,你这一趟可是走了一个星期了,五四青年节的时候,人家是邀请我们两个去做报告的,可是又联系不上你,我就自己去了......”
    张子明知道,这个五四青年节徐一民肯定是出尽了风头。
    “五好四有”的新青年称号是非他莫属了。
    这种场面事,自己是不喜欢的。
    而且,看徐一民很享受的样子,感觉这事很适合他徐一民。
    张子明把手表、水杯都还给了徐一民,只是又把自行车借走了。
    不借不行啊,这个大麻袋扛着回村的话,那还不累个半死啊。
    当然,走的时候,给徐一民留了块布料。
    这惹的徐一民有些喜出望外,雀跃的说道:
    “子明,咱两个什么关系啊,用不着这样.....”
    嘴上虽然说着用不着,但是这个嘴巴乐的都露出后槽牙了。
    张子明摆了摆手说道:
    “咱俩什么关系啊,这就是送给你的,你要是不要的话,我这就给传达室大爷拿去。”
    “别别.....别啊,我要,肯定要,这最起码能做两件衬衣呢。”
    “我要是买的话,得花十几块钱呢。”
    “你也知道,我这手头也没有布票。”
    徐一民一脸不舍与兴奋的说道。
    张子明没有继续听徐一民的叨叨,把麻袋捆好后就出发了。
    只不过临走的一句话,直接让徐一民乐的蹦了起来。
    对嘛,这个才是徐一民最需要的。
    “的确良”是他徐一民需要的吗?
    也是,但不是最需要的。
    徐一民最需要的当然是灵感。
    而灵感这个东西,张子明有吗?
    不能说有的是,只能说要多少有多少。
    张子明答应再给徐一民一些灵感或者大纲,当然,也许这是最后一次给徐一民提供大纲了,毕竟徐一民也是有进步的嘛,怎么会总依赖张子明呢。
    再次骑上了这辆“大金鹿”自行车,张子明没有一点疲惫感,只想尽快往家里赶。
    载着这一麻袋的布料倒也感觉不到特别累,这“大金鹿”载个三四百斤不成问题。
    在大多数人靠双腿步行的年代里,张子明算是一路风驰电掣了。
    等骑到公社的供销社的时候还是停了下来。
    家里面肯定不知道张子明是今天回来,估摸着家里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吧。
    毕竟父母都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人,就算自己临走的时候给他们留下了钱,他们也不舍得花的。
    估计自己给他们留的钱,此时此刻还在某块小方巾(小手绢)里包裹着,安安静静的躺在炕头的樟木箱子里面吧?
    那是家里唯一存放贵重物品的地方了。
    张子明把酒、肉、菜、花生米都买了一些,自始至终也都没有用过票。
    这些东西,就当是给自己接风了吧。
    当然,是开玩笑的。
    张子明还不会这么奢侈的自己给自己接风。
    今晚上,张子明还是要宴请几个人的。
    一来呢,自己离开了这么长的时间,临走的时候又托付大队书记和二叔帮忙买建筑材料。
    这回来了,请他们吃顿好吃的,那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平常虽然也是不舍得吃喝,但是过来吃自己买的东西,应该是很乐意的。
    二来呢,也是想就后面要干的大事,好好商量商量。
    毕竟自己在这瓶子村大队只是一个毛头小子而已,没有老家伙们的掌舵,怎么能一呼百应啊,至少形式和面子上也是过不去的。
    从公社骑自行车到瓶子村大队平常也就是二十分钟的时间,可是张子明回家心切。
    所以,在新买的上海牌手表上显示,张子明只骑了十五分钟时间就回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