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一百的两倍
作者:间隔中人   在大明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汤和与汤继祖中午不回汤府,午宴便有王小婉这个主母操持。
    汤媛在书房的确看到相关的律法,也彻底安心了。恢复了往日的模样。
    午宴开始,明己笑着说道,
    “大舅,一路辛苦。来京城了,就多住一些时日,娘也是想你们得紧。正好让娘带你们在京城逛逛。”
    汤媛跟着说道:“是啊,舅舅。娘可想你们了。就是没时间回去看你们。京城好玩的地方可多了。”
    “好,舅舅就多住一些日子。就怕麻烦你们啊。”
    王睿渊笑着说道,王小婉有些疑惑的看着汤媛,不明白汤媛态度怎么转变了。但终究是好事,笑着说道
    “娘一个妇道人家,怕是有所不便……”
    “有什么不方便的?出去走走也是好事。没什么不方便的。娘,你就是思想包袱…不是,就是想多了。成天在家里多无聊!去玄武湖泛舟,去秦淮河赏灯,多好。去吧!”
    明己出声打断了王小婉,王小婉和汤媛看向了明己,汤媛靠近明己小声的说道
    “哥,你以前不是天天在家嘛?”
    明己笑着说道:“不一样,我是不想出去。娘是想出去,顾忌旁人的眼光。”
    汤媛点点头,觉得明己说的对,因为她经常出去玩。明己也从不会在乎别人的眼光,汤媛也是如此。
    王小婉很少出府,出府也是采买一些布匹之类的。
    明朝时期,民风开放了不少。唐诗宋词明小说。
    女子地位也相对提高了不少。出现了教授女工和儒家道德的女教师,贩卖收购女工产品的女商人,便是卖婆。明末女子从军的秦良玉。
    老朱就设立了女官,六局一司,尚宫,尚仪等都是正六品官。
    明初这股风气便以冒头,但大多都是王小婉这样被世俗教条所约束的人,却也有不为世俗的女子,如春笋破土一般冲破束缚。
    明己的话让王小婉心动,家里有明己这些的人,想不改变都难。甚至不能说是明己影响,而是他们自己内心的指引。
    “好,娘听你的。出去走走”
    王小婉笑着说道,随即又和王睿渊聊了起来。
    吃过午饭,众人在客厅闲聊。明己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汤媛也跟着出去了。
    王小婉知晓明己每天下午,不是在家就是在城中溜达。见明己出门,便出声让明己带着王翰文。
    明己答应后便带着两人出府了,有关商税的告示下午就会张贴,明己准备去看看市场反应。
    王翰文给明己的感觉,就是有钱版的韩清。
    不同的是王翰文是王家培养出来的,君子怀幽趣,谦恭礼乐才。看着就像琴棋书画都会一点的样子。
    出了汤府,汤媛快步走到明己身旁,挽着明己的手,小声的说道
    “哥,表哥看着好傻!好呆哦。”
    明己正要回头,汤媛连忙说道
    “你别回头啊!”
    明己笑了笑说道
    “像不像韩教授?”
    汤媛回头看了看,王翰文微笑回应。汤媛回头低声说道
    “不像啊,感觉有点像,又不像!”
    “什么像不像的,背后说议论可不是好习惯。”
    明己说完回头对着王翰文说道,
    “表哥,你走快点啊。跟在后面干嘛?”
    王翰文践行着礼仪,碍于明己的身份才不敢同行。
    听了明己话便快走了几步,保持着落后明己一个身位的距离。
    明己停下了脚步,伸手搭在了他肩膀上,向前一推,两人便同排了,出声说道
    “表哥,你跟后面干嘛?你特像我一个朋友!”
    王翰文大脑被明己的行为,弄的有点宕机,还没缓冲过来。出声说道
    “哦…,是,吗?”
    “嗯,刚刚还跟汤媛说呢。不过他去了山东,你是见不到了。”
    回过神的王翰文,略做遗憾之色说道:
    “那倒是有些可惜。”
    “没事,有机会,介绍你们认识”
    明己同他闲聊了起来,王翰文到底是大家公子,气度也是有的。
    与明己交谈态度谦卑,却也有着读书人的傲气。不卑不亢,温文尔雅。
    通过交流,明己也知道了。他并非是和汤媛结亲,而是入京提前适应京中水土。准备参加明年的春闱。
    这便是富贵人家与普通百姓的区别。他们可以提前几月入京适应,避免考试期间水土不服。
    京城开销的费用可不低,不是寻常人家能负担起的。都是赶着会试时间入京。
    高中之后,有着汤家的关系,任职和升迁都会容易许多。
    韩清若非明己,侥幸高中之后,估计现在还在韩林院,做七八品的编修典籍呢。
    若非科举的出现,创造相对的公平,明己都得主动给王翰文行礼问好。
    自宋开始,普及纸质书籍,降低了读书成本,科举制逐步向下延伸。选官制度完善。彻底断绝了贵族门阀的时代。
    安史之乱和黄巢给世家来了一记狠的,宋朝则是彻底斩断了他们。
    世家不会消亡,如野草一般。春风又生,社会平稳的发展,会以新的形式破土而出。明朝士绅便是如此。
    得知王翰文的来意,最高兴的人是汤媛。对王翰文也热情了不少。
    明己在看到大明律时,便大致猜到了原因。王小婉知书识礼,老头又一向谨慎。怎么会知法犯法。
    汤媛也不觉得表哥呆傻了,出声说道。
    “表哥,我带你去贡院逛逛?你先熟悉熟悉。”
    “啊?怕是进不去吧?”
    随着交流深入,又都是年轻人。王翰文也随意了不少,贡院平日都是封闭的。
    “没事,我们翻…。不是,让哥哥带我们去就好了!哥,我们去贡院呗。”
    汤圆随意的说道。明己瞪了她一眼,汤媛的性子和他有些相像,怕是除了皇宫,就没它不敢去的地方。
    “走吧,”
    明己没有拒绝,贡院在大中街背后,离应天衙署不远,此刻转道还会路过衙署。
    没过多久,便到了衙署。见门口围着不少人。汤媛出声问道
    “哥,是不是出什么事了?你不去看看吗?”
    “他们在看告示呢!走吧,过去看看”
    明己出声说道,三人便朝着人群走去,凑近时便听到,衙署的知事正在和大家解释。
    “……为了你们自己,不再上当受骗。避免商家以次充好!大家一定要记住了。日后一定要去有,咱们应天府衙颁发商业执照的地方。
    若是上当受骗,应天府衙给你们做主!大家一定要记住了……”
    商业执照便是明己执行新商税的第一步。让商家主动来官府办理商业执照。
    应天府归他辖制,让商户登记造册也是衙署的职责。同时让商户接受税制。
    不接受就拿不到商业执照!没有商业执照,官府便不承认商家。
    舆论宣传,煽动造势,诽谤抹黑等手段便会上演。
    官府代表权威,应天府的衙役,在百姓中也有着十分不错的形象!巡街衙役不断的宣传带动。从顾客下手,釜底抽薪。
    皇家商会在京,本就有着不少铺面,这段时间又新增了不少。
    短时间支撑供应京师商业运转不是难事。若是京中商人打持久战,除了也会血亏到底,将市场让出去别无他法。
    商会能调动的物资,人力财力足以应对。甚至可以停止出海,彻底将京城商业垄断。
    白糖,布匹,玻璃,酒水,铁制品等货源都在商会手中。粮食,药材等物资商会也能短时间调集。
    明己这套组合拳有着上千年的功力,京城商家没理由能接住。不配合就只能被淘汰。
    王佐办事效率很快,告示张贴后,三班衙役全员出动,负责通知各自巡视范围的商家,前来办理商业执照。
    京中各处隶属商会的门店,像是接到命令似的。纷纷将早已办好的执照,挂在门口。
    衙署门口的知事,不断重复着话术。明己出声说道
    “走吧,没什么看头了。”
    王翰文感叹道:“应天府尹官中上品也!若是有缘相见,小生定要拜上一礼。”
    王翰文和韩清一样,追求科举功名。一腔热血奔着为民请命而去。还未经过官场的摔打。
    “呵呵,表哥,你已经见到了啊。我哥就是应天府尹。”
    汤媛笑着说道。王翰文惊疑看着明己,他知道明己有着亲王爵的身份,并不知道明己就是应天府尹。
    “表哥,不至于。我是代理府尹。都是王大人他们做的。”
    明己出声说道,王翰文见明己承认了。躬身对着明己行了一礼。明己连忙上前扶起了他。出声说道
    “表哥,你也太认真了吧!走吧,去贡院看看。”
    “君子重诺,言出必行”
    王翰文认真的拽了一句文词,明己笑了笑说道
    “走吧”
    若是韩清,明己定会和他理论一番。韩清很纯粹,和他斗嘴是明己的乐趣。
    把人比作房子,韩清就是乡间草堂。王翰文则是豪华别墅。只是明己的性子偏爱草堂。
    汤媛上前挽着明己的手说道
    “哥,我不想当科学家了。我想做商人。”
    “你,还是算了吧!iq不过关。”
    明己损了汤圆一句,汤媛这会儿明显是被知事的话影响了。汤媛继续说道
    “哥,真的,我很聪明的!”
    “成本一百,利润翻一倍是多少?”
    明己笑着问道,汤媛不假思索的说道
    “两百啊!”
    明己笑了笑,再次问道:“那两倍呢?”
    “两……”
    汤媛没说下去,默默的在心里计算。明己笑着说道
    “你还是老实在家待着吧!”
    王翰文看着兄妹两人,嘀咕了一句:青袍美少年,黄绶一神仙!
    “表哥,你知道一百的两倍利润是多少吗?”
    汤媛回头对着王翰文问道,王翰文脱口而出:“两百”
    “那一倍呢?”
    “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