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京中事毕
作者:间隔中人   在大明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雄鸡一唱天下白
    明己吃过早饭,便去了晋王府。待在京城,总有事情找上门来。
    明己感觉自己这次醒来后,过得有些忙碌了。还是早点离开好。只要自己跑的快,事情就追不上。镇江悠闲日子才是生活。
    到了晋王府,让朱?准备明日出发去镇江了。朱?欣然答应。他早就想离京了。
    至于朱棣,让朱?去通知便是了。他倒不是想念镇江。只是喜欢躺在侯府悠哉悠哉。清净的生活。
    从晋王府出来,便进宫去了。廖永忠的事情还得解决。
    明己入宫后,便去了谨身殿等候老朱。老朱这会儿还在上朝。
    明己在大殿里踱步,这次找老朱算是有一定私心了。想必老朱会给他面子。不过明己自己有些过意不去。
    以往都是站在大明的角度。可以说是把自己放在了道德制高点。并无什么私心。虽说保下一名猛将是好事。可毕竟这人和汤府沾亲带故的……
    明己走来走去,人在世俗中不可能不世故。明己也没了以往出尘的心境。
    尤其在虚无梦境中沉沦两年。或许他自己都没发现。这次醒来后,他有些珍惜事物了。或者说更有人情味。
    历生死来到大明,那时,他像是看透了一切。心境可谓麻木。对一切都是漠不关心。甚至不在乎。
    随着时间变化,他在影响身边人。身边人也在影响他,汤和汤圆温暖了他,虎子护着他。皇后宠着他等等。
    让麻木的他,再世为人。沉睡在虚无梦境两年。让他懂得了珍惜与不舍。对这个世界也开始走心了。可能这就是成长吧。
    明己的变化悄无声息,他自己都没发现。原因无他。初来乍到的他像是一个大龄婴儿。还是内心有着成熟三观的婴儿。
    因此与常人不同。成长对他而言就是在恢复。在这个时代,恢复的进度,并不会有惊艳之处。自然也就难以察觉。等积累多了,或许他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又活了一世。
    大殿中踱步的明己。从来不是一个钻牛角尖的人。抛开亲戚关系。确认了廖永忠没做什么出格的事。保下他对大明有好处就行了。
    日后若是做了什么就是他自己的命了。心境通明。明己也不纠结了。走到老朱的办公桌随意的拿出一封奏折
    “这人有病吧!这是写奏折还是写作文啊!”
    明己看了一眼通篇词藻堆砌,引经据典的开篇。忍不住感叹一声。不过也来了兴致,继续看了下去
    看了万余字,明己都没看出这奏折主题是什么。用词也是华丽,语意晦涩。只能说这是一篇华章。有文化!
    明己心里嘀咕,我都看不太懂。老朱那个泥腿子能看懂嘛?带着学习文化的兴趣,明己总算是看完了
    “尼玛!这人是真有病啊!不就是五条工作建议嘛?五百字都绰绰有余!显着你有文化是吧!这人应该放翰林院啊。做什么侍郎啊!这不屈才了嘛!老朱日子不好过啊”
    “哈哈,说得好!兔崽子知道咱辛苦了吧!”
    老朱进来有一小会儿了。见明己看得认真。也没打扰。明己看奏折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当初学兵法的时候,就常常帮朱标看奏折。对此老朱也是默许的。
    “这些文官喜欢卖弄。虚词失实,巧文乱真。咱也是厌恶的紧!”
    “你是老板…皇帝。你给他们立规矩不就是了!”
    听老朱抱怨,明己不以为意。你是老板。公司这么弄。报表怎么做。你定个规矩不就是了。
    “哼!你以为咱不想啊!咱说一句,他们能说十句,百句!什么广开言路,什么文人气节。什么闭塞圣聪要尽忠啊。咱就是昏君。就他们是贤臣!”
    古人还是多有文人傲骨的。死谏也是真敢干。有好人,当然也有博取清名之辈。大明一朝的铁头娃可是不少。
    “老朱,你可真憋屈啊!换个方式不就好了。又不是不让他们说”
    明己也是一个实用主义者。销售也讲究效率。数据说话!整这些修饰词不胡闹嘛。快节奏的生活,谁有空读文章啊。
    “嗯?给咱说说”
    “朝政也应该讲效率。简洁明了。要切于实事才能有利大明。像这本词藻堆砌。说了半天不知道说什么的。不是耽误功夫嘛。一天能看多少?我要是你啊。非得揍他一顿不可!
    我建议你规定奏折格式!直接说事就行了!言简意赅。就像这个,五条建议。直接一二三四五陈列就是了。说这么多废话!
    虚词卖弄不实事求是的。直接开除就是了!想死让他去死好了。博清名之辈而已。没什么大用!”
    “好!说的好!咱也不喜卖弄酸文之辈!标儿,这事你与吴琳商议!速速落实!”
    “是,儿臣遵旨!”
    朱标倒是很像老朱的行政秘书。明己都有些担心他不会真是累死的吧
    “老朱,你怎么啥事都让标哥做啊!放权也没你这么放的啊!别给我标哥累死了!你哭都来不及!”
    “你个王八蛋!说什么呢!欠揍了是吧”
    “我是说真的!可没跟你开玩笑”
    老朱刚想动手,明己赶紧补了一句。老朱一愣。明己的神奇他是知晓的。立马转过身对着朱标说道
    “标儿,你累不累?这事咱自己来。你快回去休息。王德!王德!去传太医!”
    “爹,孩儿不累,更没病啊。不需传太医了。”
    朱标被老朱的反应也给吓了一跳。看老朱着急的神色,确认了老朱还是爱他的
    “没病好,没病好!你先回去休息。让太医调理调理身子也是好的”
    明己看着这两父子。老朱对朱标是真好啊!老朱如果是把刀的话。马皇后就是刀鞘了。朱标就是这把刀的灵智。
    马皇后没了,刀就没地收了。朱标没了。这刀也就没有理智了。只能咣咣一顿乱砍了。
    明己可没能力握住这把刀。老朱和他更像是要好的朋友。合作伙伴。不伤他就很好了。朱标还是很重要的!
    “老朱,开个玩笑。你不至于吧”
    明己出声说道,洪武二十五年还早呢。你这反应有些大啊
    “你个王八蛋!这是能开玩笑的事吗?啊!”
    老朱对着明己就是几脚。他刚刚是真的着急了。要不是明己在心里分量重。算命先生口中雄英的贵人。他对明己的无状也有了抗性。只怕一个诅咒国本的罪名就来了
    “我这不是担心标哥累坏了嘛!你把他当牛使。牛还得休息呢”
    老朱知晓明己好意,只是有些气不过。又踹了一脚。没好气的说道
    “你来谨身殿干嘛?又是那个弟弟要饿死了?”
    明己还真是来保人的。不过他脸皮厚也不在意老朱的调侃
    “我弟弟还小呢!你想要我还舍不得!我明日走了,这不是来给你告别嘛!”
    “哼,你有这好心?昨日不是道过别了嘛?没事就滚吧。趁早滚出京城,咱也省心不少”
    “好,我滚。哎,本想推荐一个人才给你。你不要算了。我走了”
    明己作势欲走。老朱对人才还是很看重的。曾经多次下江南寻觅人才。如今大明百废待兴。也正是人才奇缺的时候
    “说说吧!”
    “老朱,我发现一个猛将!廖永忠!”
    “咱用你发现啊!”
    老朱听到是廖永忠就没了兴致。廖永忠猛不猛他还不知道嘛!在这个时空。老朱也没有要动他的意思。
    廖永忠对他还是很忠心的。明己作为留给朱标和雄英的底牌。他也是需要帮手的。老朱也准备把廖家两个儿子提前塞东宫去了。只是明己不知道而已
    “老朱,我想说的是,把他留在京城有些埋没人才了。”
    老朱这回倒是有了兴趣。明己这是要教他用人啊。老朱对自己用人还是很有自信的。他也想看看明己能说出什么花来。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老朱。大明想位列强国之巅。当兴四海。昨天我不是说了明元制衡海外诸国嘛。想做到这一步还得需要你支持!
    大明应当筹备海军!现在大明军威强盛。大多是陆军。虽然能震慑海外诸国。却无力远征。若是海军就不一样了。出四海,消耗也不大。真正有能力镇压不臣。
    也不会出现高丽不给你面子的事了。想推翻国王,先得来找你汇报。而且有了保障。明元也能顺利推行。武力经济双制衡。大明才是巅峰强国。”
    明己为了廖永忠也是拼了。开始给老朱画饼了。见老朱有些意动,继续说道
    “大明决定开海。也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保护大明海境!也能解决你担心的贼寇。海军与水师不同。海战也不同。
    德庆侯能辖制巢湖水师!再弄出一个巢湖海军想来也不是难事!应该提前筹备。眼下就是一个好机会。
    让他率军协助高丽拿下全州。驻兵建设港口。大明多一个海外军事基地。海军也能快速适应大海。提高战力不是。
    大明开海之日,就是海军出道之时。逃亡海外的叛逆也只能回来请罪了。倭患也不再是问题了。”
    听着明己的话,老朱也有些意动。只是筹建海军,所耗钱粮甚大。时代影响,他们认为大海无利可图。且大海无垠。充满凶险。对大海充满敬畏!远不是几句话这么简单
    好在明己出海的利益,老朱也是有所耳闻。他也有了心思。好处虽多。但也困难重重。他难以决定
    明己不是急于求成的人。做事也是逐步进行。但终究不是本地人。在他眼里一件很正常的事。老朱作为实施人。面临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土地归公,明己觉得这是历史的正确走向。他已经很重视了。老朱面对破碎山河的压力,他是感受不到的。
    史上多称赞谋士能臣。其实帝王才是压力最大的。执行和买单都是他。业绩平平的帝王已经算人杰了。能青史留名的就不用说了
    明己弄出的先进工艺,带来方便的同时。潜在的危险也得老朱买单。有时候,步子走的太快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明己清楚自己不是一个有政治能力的人。老朱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他说完后就不再言语了。等老朱权衡利弊。做决定。
    老朱本就不是优柔寡断的人。何况他已经决定开海了。海军自然要有了!他可没有开海等别人打他的习惯。稍作思索便做出决定了。倒是明己有些想多了。
    “咱准了!大明当有海军!标儿,此事……。咱自己来!”
    明己见老朱同意,继续补充道
    “老朱,海上没有标识物。容易迷失方向。我之前想到一个办法还没来得及实施。你可以让德庆侯带人试试”
    “哦?”
    “八分仪!利用天体和地平线来辨别方位。需要熟知天文和航海的人去实践。你让钦天监的人一起去试试。原理我知道。具体用法我就不知道了。不过这东西是真有用”
    明己说的八分仪,就是六分仪的升级款。也是英国海军使用最久的。测量比六分仪精确多了。
    天文地理他就不懂了。天体在夜空中。在他眼里都是星星。北极星他都不认识。更别说让他测量方位了。
    这也是明己出海的时候想到的。原本准备让沈秀的船队去实践。水手大多靠经验。民间通晓天文的太少了。
    钦天监倒是合适。毕竟专业对口。让他们去航海总比研究吉凶要好。至于结果,明己并不担心。能研究出二十四节气的民族还能输给十二星座不成?
    老朱自然是点头同意了。大明如今国力强盛。钱粮支撑海军前期建设也不是什么难事。
    “洪武八年初。洪武大帝兴建海军!决意镇压四海!派德庆侯于全州设高丽卫。大明第一个海外军事基地!大明位列世界之巅的征途自洪武一朝伊始!老朱,听着是不是很提气?”
    明己保下了廖永忠。大明在老朱手里开海。郑和到时候不得环球航行啊。笑着吹捧了老朱一句。
    “哈哈。好一个位列世界之巅!”
    老朱也很是高兴。他比谁都希望大明好。
    明己也是如此。大明开海也就和世界接轨了。
    “老朱,我有一个想法。你考虑一下!我建议把纪年改了!海军是要走出国门的。为了提高大明的影响力。最好是让其他国家也使用大明的纪年。当以方便为主
    把洪武元年改成大明元年。今年就是大明八年。大明万年多好!洪武多少年。标哥到时候来个标哥多少年?雄英多少年?
    不好记。万一后世有了败家子。对外不强势了。但他们还是得用大明纪年不是。趁现在大明现在强大。先规定藩属国使用大明历!”
    上学的时候,可没少在时间上丢份。一会儿这个年间,一会儿十六世纪。让人头疼!
    “你个王八蛋说谁败家子呢!”
    “万一,我是说万一!龙生九子各不同!你说是吧?”
    老朱虽然有些不满。但也知道明己说的有道理。这种事情他也不能保证。
    “哼。咱会考虑的!”
    明己也不在意。那个皇帝不想截留一段历史呢。让他自己考虑。至于老朱的嘴硬,明己在心里嘀咕了一句,瓦剌留学生。
    “行了,去坤宁宫给咱妹子辞别吧”
    明己点点头,准备出去了。老朱想起昨天明己嘲笑他老了
    “对了。咱听说你昨日在坤宁宫,与徐妙锦相谈甚欢啊。要咱给天德说说嘛?”
    明己一愣。就是回答个问题而已!朱重八,你是人吗?人家还是个小孩子!
    “快去吧。妹子对你还真是好!”
    明己看着老朱,他倒不是怕,只是觉得马皇后这事办的有些糊涂了。他可不想跟着胡闹
    “标哥,你替我给娘说一声!我就不去了。年底见!保重!”
    明己转身出了大殿。直奔宫外而去。原本还打算和常氏辞别。也放弃了。
    老朱和朱标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让明己无奈的事情可不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