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御史言官齐开喷 沐君封出言辩解
作者:谦和   此去安都两万里最新章节     
    太极宫内
    寂静无声的大殿内,百官肃立。窦怀高声宣布新增四卫三品大将军的任命,陈颂、沐白、李玄贞、曹知节的名字逐一响起,犹如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激起千层浪花。
    “等等,窦侍郎,你确定没念错?”饶是同为军方一脉的数位将军闻言也是有些不可思议,故此,心直口快的尉迟驰直接开口询问。
    “尉迟将军,没错,的确是陈颂、沐白、李玄贞、曹知节四位年轻将军。”窦怀微笑着说道。
    尉迟驰闻言瞪大了双眼,瞅了瞅依旧平静如常的大将军沐君封、还有那做好准备,一副有种弄死我的样子的兵部尚书崔题,心中便已明白,果断闭嘴退后。
    “唉,捂住耳朵吧各位,不出意外的话,那群御史言官们又要开喷了,不知道大将军顶不顶得住。”徐宁低声与周遭几位将军说着,顺手掏出几枚棉花团,“老弟兄几个,要不要?”
    李迟、秦简几人看着掏出棉花团的徐宁,惊讶不已,秦简捏起一个棉花撕吧撕吧分成两个,塞到自己耳朵里。顺势对徐宁称赞一声:“机智!”
    李迟有些诧异:“你怎么会想起来带这个?”
    徐宁无奈道:“自从上次朝会,礼部与户部、御史院吵架将近一个时辰,我便带着了,不然耳朵太受罪了。”说罢,赶紧塞住耳朵。
    与此同时,口诛笔伐的盛宴开始了。
    “此四人,皆年轻有为,然资历尚浅,何以担此重任?”侍中崔原眉头紧锁,率先发难。
    御史中丞韦见素更是义愤填膺,他疾步上前,声音铿锵有力:“陛下,此等任命,实乃儿戏!沐白乃大将军沐君封亲子,陈颂、李玄贞皆为其弟子,曹知节虽非门生,却也是大将军亲自劝降之人。
    如此任人唯亲,置数万将士性命于何地?”
    此言一出,朝内顿时哗然。众文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韦见素并不满足于此,他转向刘弥,继续道:“陛下,大将军沐君封操纵权柄,安插亲信,兵部尚书崔题更是助纣为虐,此二人皆应严惩不贷!”
    御史言官们纷纷附和,言辞激烈,气势如虹。他们或指天发誓,或痛陈利害,仿佛要将沐君封与崔题这两个官场毒瘤铲除干净。
    此时,那些心思活跃,却未能当选的数位老将们面色阴沉,这一众人等望着台上那两位被众人围攻的军方魁首,心中五味杂陈。
    老将张忠良长叹一声,道:“我等征战沙场数十年,身上创伤数不胜数,方有今日之地位。此四人不过年轻小辈,何德何能,竟能一跃成为三品大将军?”
    “不错!”另一老将赵柱亦愤愤不平,“陛下,此等任命,实难服众。望陛下三思!”
    见军方内部出现如此大的分歧,一众御史言官们更加嚣张,众人的议论声如潮水般汹涌,太极宫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而刘弥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嗯,很好。朕先不表态,看看沐爱卿与崔爱卿如何分辩?”
    就在这时,大将军沐君封与兵部尚书崔题同时走出队列,二人面色沉稳,仿佛早已料到会有此等局面。
    沐君封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陛下,臣等此举,实乃为朝廷计。此四人虽年轻,但皆有非凡之才。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他们定能胜任此职!”
    此言一出,众臣皆是惊讶不已,老好人尚书右仆射魏知古知道是自己出场的时候了,于是便拱手劝道:“大将军此话严重了,自古举贤不避亲,只要大将军能用活生生的例子表明这四个小子是有大才,足以胜任的。想必韦大人、崔大人他们定然不会横加阻拦的,对吧,二位大人?”
    韦见素、崔原二人闻言点点头说道:“只要大将军说的属实,我等自然不会无端生事,横加阻拦。”
    沐君封拱手谢过:“好,既然如此,那某便说一说这四人能力如何?
    先说沐白,本将之子,在汉国军方年轻一辈中也算佼佼者,十六岁便随老夫入沙场征战,首战曾以麾下五百骑卒在漠南之战中,绕后百里,火烧土特部粮草,并将土特部狼王叔父等三人斩于马下。
    弱冠之年,蒙陛下厚爱,擢升六安关守将,与齐军交战数年,保边疆平安。近些年来,奉陛下诏令,东出六安关,与李、秦二位将军合力破齐国重镇望关。至于邓州之战、青丘会战自然不必多言。
    再说陈颂,已故南安侯之子,本将之首徒,但十七岁便奉陛下诏令前往南境梅州承袭爵位,整肃南境,训练兵马,南下攻取汨罗关,收复义州,其后率领南境边军五万水路并进,破长阳,攻新安,吞汕州,将大汉南境推到十万大山之前。
    其后更是与项生将军兵分两路,东进攻枝江、克湘东、袭当归,击败齐国西军数位大将,更是以身冒险,翻越云端山脉,偷袭甘溪,与句盛将军合兵一处,奔袭数百里,在乌江畔击溃齐军残部主力。
    再说曹知节,曾为齐国西军三杰之一,一手排兵布阵的本事十分缠人,这一点你等若是不信,则可问问咱们军阵大师昭苏将军。
    此人曾在西军之时,与我汉军主力在邓州、青丘交战数次,杨济道更是对其信任有加,每逢战事,西军排兵布阵几乎是此人的手笔,此人指挥西军八万大军毫不生疏,沙场上,屡次排兵布阵阻拦我军,可谓是十分难缠。
    至于李玄贞,本将之关门弟子不假,但其半数本领却是沙场上一枪枪戳出来的,这小子十七岁入齐军樊可信麾下,在其亲军靖安骑中任职,首战便与杨济道交战八十余回合不落下风,后更是数次设计陈颂,略占上风。
    当然,这小子自从投奔齐国西军杨济道之后,杨济道一身战阵本事几乎全部传授给这小子,而后逐渐成名,有西军三杰之称。
    然,此番青丘会战更是此人踩着我大汉众将成名,纵横三郡千里,戏耍咱们李大将军,紧接着破我军合围,打伤公孙、徐宁二位将军,救出杨济道。青丘斗将俘获张英。
    其后在两军相持之时,引精锐夜袭我军,在昭公手下烧毁半数器械军资仍可全身而退。后,趁雨夜掩护,踹了本将大营。一人力战昭公、尉迟,之后便撤走。
    青丘追逐战,一人力战王彦章、徐朗、杨刻,最后三人全被其打伤,险些殒命沙场。
    乌江之战,这小子面对陈颂、句盛、昭公,平之数位将军围堵,仍是不惧,单骑断后。
    本公试问朝堂上的诸位公卿,我大汉年轻一代,可有此等杰出之辈?如此杰出之辈,当不得三品一卫大将军之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