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赤红龙旗扬城头 将军夜奔不知踪
作者:谦和   此去安都两万里最新章节     
    日头渐高,陵城。
    杨济道面色凝重、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坚毅地扫视着城外的数万汉军。终于,他下了决定,示意众人不必跟随,勒转马头,独自一人,向城门驰去。
    城门缓缓打开,杨济道策马而出,阳光映照在他那满是血迹的铠甲上,十分耀眼。他单枪匹马,气势如虹。
    汉军见状,纷纷骚动起来,数万人马如潮水般涌动,但杨济道却毫无惧色,他高举右臂,大喝一声:“对面的,请你们大将军沐君封前来相见!”
    声音在战场上回荡,如同惊雷炸响。
    汉军军阵中,一阵骚动过后,车骑将军昭苏、左卫将军尉迟驰、右卫将军卫布仝、左龙卫将军樊职阶、右龙卫将军公孙止等人策马而出,向杨济道行来。
    杨济道见沐君封并未现身,不禁眉头紧锁,怒斥道:“汉军就如此态度对待本将?诚意何在!”
    昭苏等人见状,连忙上前抱拳行礼,解释道:“杨将军勿要气愤,大将军未曾前来实在是事出有因。”
    杨济道疑惑地问道:“何因?”
    昭苏长叹一声,道:“昨夜陵城动乱之时,西门忽然打开,一彪轻骑快马迅速出城,冲破我军阻拦,奔入荒野。后据值守将军来报,言说是李玄贞策马冲阵出逃。大将军爱才心切,不愿如此英才白白埋没,故此点上亲卫精骑前去追了。”
    杨济道闻言,神色虽然不动,但其心中大惊。李玄贞乃是他授意放出城去的,若他落入汉军之手,那后果不堪设想。想到此处,杨济道不禁为李玄贞担忧起来。
    然而,此时的他已没有退路。杨济道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心中的情绪,沉声道:“本将为城内百姓计,愿开城投降,但有两点条件。”
    昭苏等人连忙问道:“请杨将军明示。”
    杨济道缓缓道:“第一,善待我城内百姓,不得滋扰;第二,善待我西军将士兵卒,不得虐待。若能满足这两点条件,我杨济道愿率全城军民归降大汉。”
    昭苏等人闻言,连连点头称是。他们深知,此时的陵城已是一座孤城,若不加以管理,只会让百姓们遭受更多的苦难。杨济道的条件也合情合理,众人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于是,昭苏等人再次向杨济道行礼,表示同意他的条件。杨济道见状,也松了一口气。他转身回到城内,下令道:“打开城门,迎接汉军的入城。”
    随着杨济道一声令下,陵城的城门缓缓打开,城内的百姓和西军士卒们纷纷站在街道两旁,等待着汉军的到来。正午的阳光洒在空旷的街道上,映照出人们复杂而忐忑的心情。
    汉军众将见城门大开,纷纷下达命令,让部队有序入城。车骑将军昭苏、左卫将军尉迟驰等人策马前行,他们的身后是整齐列队的汉军将士。他们面色严肃,但眼中却闪烁着对胜利的喜悦。
    汉军将士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穿过城门,进入陵城。各部军卒纪律严明,没有一人敢擅自行动,更没有一人敢对城内的百姓和士卒有任何不敬之举。随着汉军的到来,不仅没有给陵城百姓带来一丝恐慌,反而带来了一丝安宁。
    昭苏等汉军将领骑马行至杨济道面前,众将下马行礼,向杨济道表示敬意。昭苏拱手道:“杨将军深明大义,为城内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而做出此等决定,实在无愧于当今豪杰之美名。”
    杨济道回礼道:“昭公过奖了。本将也不过是顺应时势,为城内军民谋求一条生路罢了。今后,还望将军能够善待城内百姓和解甲归田的士卒,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昭苏点头道:“杨将军放心,我等必当遵守承诺,善待城内军民。同时,也请杨将军能够协助我等,共同维护陵城的安宁与繁荣。”
    杨济道点头答应,表示将全力配合汉军的工作。随后,他亲自详细介绍了陵城的城防设施、仓库等重要地点的情况。
    与此同时,汉军将士们也在城内展开了一系列的工作。他们协助百姓修缮受损的街道和房屋,清理废墟和垃圾,恢复城市的正常秩序。他们的到来,让陵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
    昨夜 丑时末
    夜色如墨,寒月如牙。
    陵城西门外的荒野上,马蹄声急促而有力,打破了夜的沉寂。
    李玄贞,这位曾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将领,此刻头戴银白云纹盔,身着雪白袍虎头亮银甲,腰悬寒光宝剑,端坐在一匹神骏飒沓之上,手握玉泉银枪,率领着麾下三百余骑亲卫,如一道闪电般冲向远方的汉军营寨。
    李玄贞心中明白,这是杨济道为他安排的脱身之计。
    西门之外,汉军徐宁的营寨灯火通明,守军正严阵以待。然而,李玄贞毫无惧色,他深知此刻唯有决断与勇猛,方能打开一线生机。
    随着距离的拉近,李玄贞一马当先,银枪如龙出海,瞬间挑飞了营前的拒马。紧接着,他身后的亲卫们甩出爬钩,准确地钩在营门之上。战马嘶鸣,力量爆发,寨门在瞬间被破开。
    李玄贞率众冲入营中,如同猛虎入羊群,所向披靡。
    汉将徐宁闻讯,急忙调拨兵马前来支援。他手持钩镰枪,身先士卒,冲在最前。然而,李玄贞所部早已打定主意不做纠缠,他们在营中穿梭,所过之处,汉军四散奔逃。
    营中顿时乱作一团,火光与喊杀声交织在一起,映红了半边天空。李玄贞率领亲卫骑兵,如入无人之境,将汉军搅得晕头转向。
    就在此时,徐宁率领的汉军精锐终于赶到。他们迅速列阵,试图阻挡李玄贞的去路。
    然而,李玄贞却毫不畏惧,他银枪一抖,率先杀入敌阵。双方激战在一起,刀枪碰撞之声不绝于耳。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李玄贞所部终于杀散了汉军,趁机穿营而过,向着远方疾驰而去。
    ……
    当李玄贞逃出包围的消息传到中军大营时,汉军大将军沐君封正盯着沙盘沉思。他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李玄贞是难得的将才,绝不能让他就这么跑了!”
    “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