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秋风吹破将军梦 陵城议事搏前程
作者:谦和   此去安都两万里最新章节     
    陵城
    “杨将军‘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若将军愿弃暗投明,归顺我汉室,某愿保举将军依旧领兵为将,共谋天下大事,如此一来,何愁功名不就,青史不留名!”“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将军的抱负!”
    杨济道回到城中,耳边依旧回荡着沐君封的劝降之声,那些话语如同附骨之疽,让他心神难宁。他的内心犹如波涛汹涌的海面,难以平静。身为西军之主,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万千百姓,这份重担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
    陵城 杨济道府邸
    “将军回府。”
    亲卫兵卒高声喝道。
    杨济道翻身下马,摆摆手示意众人不必跟随,独身穿过府门,踏入深深的庭院,夜色将近,杨济道那每一步都显得十足沉重。他那素来刚毅的面容上,此刻布满了疲惫与迷茫。
    府内的灯火摇曳,将他的身影拉得老长,投射在青石板上,显得格外孤寂。其夫人陈氏迎了上来,她温婉的脸上带着关切之色,“夫君,你今日似乎心事重重?莫不是战事不利?”
    杨济道叹了口气,将今日一战,汉军得胜,沐君封趁势讲出的劝降之语复述了一遍,言语间透露出深深的迷茫与不安。
    夫人陈氏听后,并未立刻回应,而是拉着杨济道在府中中庭庭院中的石桌旁坐下,轻轻握住他的手,柔声说道:“夫君,你我都是明白人,如今的汉国与齐国,究竟孰强孰弱,不言而喻。”
    陈氏的声音柔和却坚定,“夫君,明眼人都看得出,汉国自平定北境、畜养战马,改革军备之后,国力日渐强盛,军力充沛,百姓安居乐业,吏治清明,凡咱们大齐商队来往经商皆是称赞,这点咱们家的商队掌柜们也多有提及。
    然,反观齐国,自先帝掌权后,朝内大权旁落,党争不断,昏聩不堪、吏治混乱,如田老太师、骆老太傅等一众国之栋梁沦为党政的牺牲品,外戚专权,皇室衰微,以至于兵权旁落,大齐诸地,诸侯割据、豪强林立,苛捐杂税、百姓民不聊生,当街卖女者、逼良为娼者、落草为寇者,不知几何!
    这难道是夫君你想要坚守的大齐吗?”
    闻听自家夫人这透彻直白的肺腑之言,杨济道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认夫人陈氏所言非虚。但身为武将的骄傲与执着,让他难以轻易放下手中的兵器,难以放下西军主将的架子。
    然,陈氏看出了他的犹豫,继续劝谏道:“夫君,且不论家国大事,于私人来讲,你要为杨家日后的发展考虑。若我们一味坚守这日渐衰败的齐国,杨家的前途何在?如今熏妹、柯儿尚且年幼,若是夫君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娘三儿如何在这乱世之中立足,延续你杨家将门的血脉香火?”
    杨济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庭院中,仰望夜空,秋风萧瑟,落叶纷飞。
    华灯初上,秋风轻轻吹拂着他的衣襟,带起一缕缕惆怅。夫人陈氏不再多言,静静的看着自家夫君。
    只见杨济道在屋檐下静静地站着,眉宇间透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痛苦与挣扎,心中更是天人交战。开城投降,意味着放弃了他西军主将的威严,放弃了身为天下名将的骄傲与执着,亦是放弃了割据一方的野望。
    然,杨济道也是心中清楚,这是为了杨家,为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
    夜色渐深,秋风吹破了他心中的迷惘。
    杨济道喃喃道:“夫人所言不可谓不透彻,如今汉国与齐国,国力悬殊,汉国吏治清明,民心所向。若是某固守一方、无异于螳臂当车、终非长久之计。某身为西境军主帅,应以大局为重,不可因一己之私,而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杨济道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屋中,对着陈氏点了点头,其沙哑的嗓音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坚定:“夫人,我明白了,就依你所说,杨家世代忠良,若因我今日之决定,而累及后世子孙,岂非罪莫大焉?为夫这便放下执念,顺应时势,为西军将士百姓争一个朗朗乾坤。”
    夫人陈氏闻言,起身对着杨济道施了一礼:“夫君,有如此胸怀,妾身替西军将士,陵城百姓拜谢将军。”
    杨济道哈哈大笑,似乎恢复了往日的神采,揉着肚子大笑道:“夫人,为夫这肚子饿了,可有美酒佳肴乎?”
    夫人陈氏笑吟吟的说着:“妾身早有准备,这便吩咐后厨预备饭菜。”言毕,便转身离去。
    杨济道深吸一口气,转身对不远处的亲卫说道:“传令下去,明日辰时召集各位将军议事厅内商议军情,你,安排亲卫掌管议事厅周遭警卫。另,派遣亲信掌管城门,若有违令者,持本将兵符,皆斩!”杨济道声音虽轻,却充满了决然。
    “诺!”亲卫领命而去。
    陵城的秋风继续吹拂,杨济道的身影显得愈发孤寂。但他知道,这是自己为家国天下做出的最后选择,虽然心有不甘,但已无怨无悔。
    ……
    翌日 辰时 西军将军府议事厅内
    杨济道召集了麾下的将军们商议此事,原本热闹非凡的议事厅内,如今只有李玄贞、杨延、杨潇等几人。杨济道环视众人,遂将开城投降的决定缓缓道出,众将虽然吃惊,但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杨延率先表态:“将军,既然您已经决定,末将自然遵从。”杨潇等数位将校也纷纷出言附和。
    唯独李玄贞站在一旁,面上虽然不动声色,但内心却是波涛汹涌。他跟随杨济道也有些年头,深知杨济道心中的骄傲,如今看到他做出这样的决定,李玄贞心中五味杂陈。
    “玄贞,你有何看法?”杨济道注意到了李玄贞的沉默。
    李玄贞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将军的决定,自有您的道理。只是,这投降汉军之事,关乎我等将士的荣誉与未来,末将需要一些时间消化。”
    杨济道点了点头,“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时局如此,我们不得不为长远考虑。”
    商议结束后,杨济道独自站在城墙上,远眺着城外汉军大营的方向。杨济道心中知道,这个决定会改变西军众将的命运,或许,可以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然,李玄贞则站在不远处,默默地看着城外汉军大营,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秋风再次吹拂过城墙。这一次,秋风带来的不仅仅是凉意,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