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君封调兵巧布局 烧粮草凌青中伏
作者:谦和   此去安都两万里最新章节     
    汉军军帐内
    沐君封挥手制止众人:“诸位,要想让这凌青咬钩还需再布下些饵料。”
    众将齐声道:“请大将军示下。”
    沐君封随即一番安排后,众将各自领命而去。
    ……
    齐国 邓州城
    城内凌青众人在商议破敌之策,因那沐君封令汉军辅兵与周遭百姓分田而作,彻底断了凌青这久持耗粮之计谋。
    当数日前凌子祖与马渊中计兵败撤回邓州之后,凌青深知这邓州不过是一处顽固些的石块罢了,若不寻得战机,怕是早晚被汉军拖死在此地。
    凌青谓左右众将曰:“诸位,今汉军当前数倍于我,且粮草充足。我等坚守不战之策已是不成。诸位可有何良策?”
    郭都盯着地图上标红的几处地点说道:“望花山、中南山、洋河郡此三处定然有一处实为汉军屯粮所在。若能确定是在某一处便可奠定我军胜利。”
    众将正商议间,忽有军卒来报:“禀将军,汉将徐宁挑着我大齐军旗,前来骂战。”
    众将闻言大怒,俱欲出战。
    凌青笑道:“圣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暂且坚守为上,待我等寻到汉军屯粮所在便是我等反击之时。”诸将见状只好依令不出。
    徐宁在城下辱骂良久,见齐军仍是不出只好打马回营。
    沐君封见凌青不肯出战,并不着急。望着中南山葫芦谷说着:“该准备好了吧。”
    中南山葫芦谷内
    重返战场的尉燎与驻守在此地扶余正在大肆布置。按照大将军沐君封布置,二将令人在谷口造起木栅,营中掘下深堑,多积干柴引火之物;周围山上,多用柴草虚搭窝铺,内外皆伏火油、硝石等物。
    尉燎引兵守住葫芦谷后,并在此安置大岭雷石滚木。
    扶余则是率兵暗伏兵于谷中。
    做完一番布置后,二将令军卒隐去踪迹,只等那凌青追入谷中。
    而在山谷上,车骑将军昭苏目不转睛的盯着身旁这三盏明灯。
    ……
    两日后
    望花山汉军大营
    沐君封又唤来徐宁说道:“算算时间,凌青应当得知我军粮草囤积在中南山葫芦谷中了,但其一向谨慎。
    令你可引两千兵马去往城下讨战,凌青势必会遣军出战。你不可取胜,只可诈败。凌青为探我军虚实必追赶,你可一路向中南山方向败走,只要引得凌青入葫芦谷内,吾自有擒之之计。”
    徐宁引兵而去。
    沐君封又唤卫布仝吩咐道:“你可将粮草车辆三十为一群,或五十为一群,各装米粮,于中南山与望花山之间山路往来行走。务必引那齐军抢去。”卫布仝领计,安排粮草车去了。
    沐君封将望花山中军卒半数调去,只推屯田;并吩咐道:“如是那凌子祖之流来战,只许诈败;若凌青自来,诸军待凌青主力过后、合力只攻打界桥,断其归路。”沐君封军令下达已毕,自引尉迟驰一军近中南山葫芦谷东十里下营。
    ……
    却说自凌青得知汉军屯粮所在后,为确定消息真假,遂令凌蒙、凌子祖二人分兵两路前往中南山一带。正行之间,忽见汉军驱粮车马而来。
    二人一齐杀了过去,汉军略作抵抗大败奔走,粮草车辆尽被齐兵抢获,解送邓州城中。
    次日二将在中南山外又劫掳得人马百余,亦解赴城内。凌青将被俘虏的汉兵一一带来,审判虚实。
    汉卒:“我家大将军只料凌公坚守不出,尽命我等四散屯田,以为久计。不想却被擒获。”凌青示意众将将汉兵尽皆放回。
    凌蒙:“杀了便是,何须放回?”
    凌青:“量此小卒,杀之无益。放归本寨,实为攻心之计。“遂传令今后凡有擒到汉兵,俱当善遣之,仍重赏有功将吏。诸将皆听令而去。
    ……
    沐君封令卫布仝佯作运粮,往来于上方谷内;凌蒙等人不时偷袭截杀,半月之间,连胜数阵。凌青见汉军屡败、且中南山附近粮车不断心中欢喜。
    某一日,又擒到汉兵数十人。凌青唤至帐下问道:“沐君封今在何处?”
    众军卒:“大将军此刻不在望花山大营,悄悄领兵在中南山葫芦谷东十里安营扎寨。近日常常运粮屯于葫芦谷内。”
    片刻后,凌青唤来诸将吩咐道:“沐君封今不在望花山大营,而在那葫芦谷安营。你等于明日辰时,可一齐并力攻取望花山汉军大寨。吾自引兵来接应。”众将各自领命准备出战。
    郭都问道:“大将军何故反欲攻其后?”
    凌青笑道:“望花山乃是汉军之根本,若见我兵攻之,余下各营必尽来救;本将趁虚而入直取葫芦谷烧其粮草,使其首尾不接,必大败汉军。”
    凌青即发兵起行,令马渊、赵商各引五千兵,在后行军以为接应。
    ……
    中南山上
    沐君封正在山上,遥望见齐军兵马队伍纷纷、前后顾盼,料必来攻取望花山大寨,于是传令众将:“若凌青自来,汝等便往劫齐军邓州,夺了城关,或者是截断齐军归路。”众将各个听令。
    ……
    齐军皆奔望花山山寨来,汉军四下一齐呐喊奔走,虚作救应之势。凌青见汉军都去救那望花山大寨,果断引着郭都、凌子祖并中军一万人马,杀奔中南山葫芦谷。
    且说齐军兵至,徐宁在山前引军列阵见齐军杀到,徐宁纵马向前见来袭军马正是凌青率军亲至。
    徐宁持枪大喝一声:“凌青休走!”
    凌子祖遂持枪接战,二将相斗十余合,徐宁诈败拨马便走,凌青随后赶来。
    见徐宁麾下军马又少,放心追之;令郭都引军在左,凌子祖引军在右,凌青自居中,一齐攻杀将来。
    徐宁抵不过齐军,引败军皆退入谷中去。
    凌青追到谷口,先令人入谷中哨探。回报谷内并无伏兵,山上皆是草房。凌青曰:“此必是积粮之所也。”遂大驱兵卒将校,尽入谷中。
    入谷内,凌青忽见草房上尽是干柴,前面徐宁已不见踪迹。
    凌青心生疑惑,谓二将曰:“倘有兵截断谷口,如之奈何?”言未已,只听得喊声大震,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