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一样的时代,不同的人,不同的道路!
作者:芙蓉树下   展示近代伟人开国,皇帝们被圈粉最新章节     
    说这话时,陈仲甫眼里没有星光点点,有的只是深深的忧愁。
    鲁迅的《狂人日记》在这样一个吃人的时代翻起浪花,固然是开了一个好头。
    但要如何保持下去,让国民启智,才是重中之重。
    “延年,路还长着,这条路,难走啊……”
    陈仲甫回过神来,看向自己的儿子,幽幽叹了口气。
    两个儿子才刚刚竖立要为革命出一份力的决心,他不忍心告诉,这是一条不成功,便即死的路。
    画面就这样变黑。
    天幕中这个画面倒映各个朝代之中。
    春秋。
    原本有些欣喜的孔子再一次沉默了。
    《狂人日记》的出现,批判着这个‘吃人’的社会,可那是一时之喜,同样的,也带来了无尽的压力。
    “这个世道太乱了,以至于唯有出现好几本,乃至几十本《狂人日记》这样的文章、小说出现,才能起到一点效果……”
    孔子喃喃自语。
    “可是一个时代又有几位‘鲁迅’呢?”
    西汉。
    刘彻的眉头皱得越发的深了,他忍不住瞥了一眼下方的董仲舒。
    他开始思考,同意董仲舒的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决定是否正确。
    “一个时代,只有一种观念发声,这是否也是一个‘牢笼’?”
    刘彻开始思索。
    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可是看了后世的中华,尤其是看到这么多人纷纷提笔,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后,他产生了怀疑。
    另一边,唐朝。
    李世民微微点头:“的确需要更多的《狂人日记》出现,但是那个时代的狂人只有一位,那就是他!”
    “他说,未来还要创作一篇小说出来!”
    同样是唐朝,不过是周武时代。
    一整个唐朝的诗词、文人都在仰头看着,期待着。
    期待这个以‘鲁迅’为名的文人,以更加犀利的言辞,与更加疯狂的视角,来批判这个世界。
    “唤醒时代的明智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互换,可以呐喊,也可以疯骂。”
    “或许会得罪一整个时代的文人,但是必须这么做!”
    “这个铁屋子的门,正在缓缓打开。”
    ……
    《狂人日记》,就像一颗最闪亮的陨石、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狠狠砸在‘历史’这条长河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各朝越来越期待这个民国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天幕中,文字浮现。
    【1918年5月4日,由于南北军阀的联手,逸仙辞去‘大元帅’的职位,并于20日乘船离开广城,回到魔都。】
    画面浮现。
    孤独的船只,漂泊在海上,在狂风大浪中,显得的是那么孤单。
    逸仙静静站在甲板上,深邃的看着前方。
    “吾国之大患,莫过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一丘之貉!”
    这双眼睛,带着余怒。
    看清了军阀的本质,也渐渐看不清这个国家的未来在哪儿了。
    更重要的是他渐渐感觉到了力不从心。
    “时代风起云涌,变幻太快,也许中华的火种,不在我手里!”
    逸仙叹息。
    回到了船舱内,他打算沉寂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他会思考建国的方略是什么。
    是没有希望了吗?
    不,不是的!
    夜深,船舱窗户开了一条缝,有海风吹进来,将桌上一本杂志吹得哗啦啦作响。
    这本杂志的封面,写着三个大字:《新青年》。
    文字继续浮现。
    【6月3日,世界流行性感冒袭击魔都。】
    画面展开。
    此刻的魔都,仿佛一座死城。
    出街的人少了,一张张广告贴士被风吹得哗哗作响,一片萧条景象。
    军阀混乱还没结束,又有感冒袭击,天灾人祸齐至。
    这个国家,变得越来越千疮百孔起来。
    北宋。
    王安石看着此刻的中国,真的看不到希望。
    他摇着头,叹息着:“这个国的希望,究竟在哪里……”
    【6月15日,南北两军阀终于坐在一起宣布罢战休兵。】
    【7月1日,李守长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画面再次转动。
    北大的一间房间里,李守长正在阅读有关十月革命的书籍文献。
    他摘下了眼镜,深深闭上了眼睛。
    一闭眼,眼下的民国惨状,就会如梦魇般浮现在他的脑海里,挥不去,忘不掉。
    “比革命下的沙俄还要乱!”
    李守长重新睁开眼睛,眼中带着不忍。
    “天灾人祸之下的民国,没有人性,更无伦理与道德,人的劣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沙俄能成功,我们也一定能步之后尘!”
    随着他拿起笔,李守长眼神坚定,喃喃自语。
    自始至终,他都坚信着。
    文字继续浮现着。
    【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决意出家,从此一轮明月伴弘一。】
    画面浮现。
    最近的月亮,格外的圆。
    此时,他还叫‘李叔同’,将丰子恺等一群学生叫到了他的家里。
    前者慷慨的将房间里的东西都送了出去。
    他给丰子恺的是一副自己的诗词手卷,笑着说道:“我作这阕词的时候,正是你的年纪。”
    “老师……”
    丰子恺早就知道老师要出家了,眼泪瞬间流了出来。
    他的夫人从家里一路追到杭城,哭着挽留。
    可李叔同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租了一艘小船,将夫人送至船边,一桨一桨慢慢驶向湖心。
    李叔同双手合十,作了一辑。
    “爱,是慈悲。”
    随后划着船,缓缓驶入深山中。
    “当——”
    山中寺庙香烟袅袅,当古钟响起的一刹那。
    寺庙大门缓缓关上,门后面早已进入了寺庙中的身影早已剃了发。
    背着时代。
    也背对着这个众生。
    当寺庙门关上,曾经那个才情惊艳,风流倜傥的才子李叔同不见了,有的只是常伴青灯古佛,口中念诵着‘阿弥陀佛’的弘一法师。
    文字浮现。
    【正在时代召唤的时候,他隐遁于孤独的丛林之中,甘愿在清贫的佛门度过后半生,正是他领悟了人生的真谛。】
    这样的文字与画面,映入各朝帝王们中,作为看客,帝王们全部沉默了。
    他们感到唏嘘。
    唏嘘的同时,还弥漫着一丝悲凉之意。
    “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道路。”
    唐朝,武则天时期。
    武则天收回视线,轻轻叹息一声。
    “但正是因为这些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这个时代,才更加精彩,不是吗?”
    下方,狄仁杰亦抬头仰望着,脸上挂着淡淡的笑。